|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19 年西南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 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 340 農業知識綜合二 ※ 使用本科目的招生學科/類別 學科/類別名稱及代碼學科/類別所在學院 095133 畜牧 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 《動物遺傳學》部分 50 分 一、總體要求 《動物遺傳學》是報考農業推廣碩士(養殖領域)的考試科目之一??忌鷳到y 全面理解和掌握動物遺傳學基本理論知識、基本研究方法與技術,包括經典遺傳學、 細胞遺傳學、群體遺傳學、數量遺傳學與分子遺傳學內容及其在動物生產中的應用。 二、內容及比例 1、遺傳的細胞學基礎及遺傳信息(20 分) 染色體的結構、功能、形態和數目;細胞分裂及各期染色體數目與特征;遺傳物 質是核酸的證據;基因的概念與結構;DNA 的復制、轉錄、翻譯、基因表達調控、基 因突變等基本概念;遺傳信息傳遞的規律與調控機制;遺傳信息改變的類型、特點、 遺傳效應及其在動物生產中的應用。 2、經典遺傳學(10 分) 孟德爾遺傳定律,包括分離規律和自由組合規律;連鎖與互換定律,包括基因的 連鎖和連鎖基因的互換;性別決定及伴性遺傳;基因的互作及其遺傳規律。 3、群體遺傳學與數量遺傳學基礎(10 分) 哈代-溫伯格定律及平衡定律的應用與擴展;影響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變化的 因素;基因頻率的計算方法;數量性狀的多基因假說;遺傳參數的概念、估算原理及 用途。 4、核外遺傳與分子遺傳學基礎(10 分) 由核基因控制的母體效應、劑量補償效應、基因組印跡的概念、原理及遺傳特 21 征;分子遺傳標記、遺傳圖譜、基因定位、轉基因動物、動物的克隆的概念與技術步 驟,及在動物遺傳育種中的應用。 三、題型及分值比例 名詞概念解釋:10 分; 判斷: 8 分; 單項選擇: 8 分 簡答:12 分; 計算:12 分; 四、參閱書目 李寧主編:《動物遺傳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年第三版。 《動物繁殖學》部分 50 分 一、總體要求 《動物繁殖學》是報考農業推廣碩士(養殖領域)的考試科目之一。考生應系統 全面學習理解和掌握動物的生殖器官結構與功能、動物的生殖激素、動物的配子發生 規律、受精的機理、人工授精、動物的發情控制、胚胎工程的理論知識與技術操作, 熟練掌握基本概念,掌握哺乳動物生殖生理知識,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 動物生產過程中有關繁殖問題的基本能力。 二、內容及比例 1、動物的生殖器官與生殖激素(11 分) (1)動物的生殖器官結構與功能 公母畜生殖系統的組成,公母畜主要生殖器官的解剖組織構造和生理機能。 (2)動物的生殖激素 掌握生殖激素的概念,分類與作用特點;性外激素的概念、研究進展、種類、生 理功能及應用;生殖激素的測定原理與方法。 22 2、動物的配子發生規律(15 分) (1)精子的發生與精子形態 精子發生、成熟的場所,過程和調控機理;精子的正常形態結構和異常形態結 構,精液化學組成,理化特性和主要成分及其作用;精子主要生理特性和外界環境因 素對精子生理活動的影響。 (2)卵子的發生與卵泡發育 母畜生殖機能發育的規律,性成熟、體成熟、繁殖機能變化與初配適齡,母畜淘 汰的關系;卵子和卵泡生長發育的過程及形態生理特征。 (3)家畜發情與發情周期 母畜正常發情時的癥狀和幾種異常發情的概念,特征與原因;乏情的概念,種類 和原因;產后發情的概念和主要家畜產后發情規律,發情周期的概念,類型、階段的 劃分,發情周期中母畜的生理變化、過程、規律、發情周期調節機理;家畜發情穩鑒 定的一般方法和牛、羊、豬的發情鑒定。 3、受精、妊娠與分娩(12 分) (1)受精的機理 哺乳動物兩性配子受精的機理;提高受精率的措施。 (2)妊娠 家畜妊娠識別與建立的機理,妊娠期的生理變化,家畜妊娠診斷方法原理和在實 際生產中的應用;主要動物的妊娠期。 (3)分娩 家畜分娩發動機理;分娩過程與分娩預兆,影響分娩的因素與難產原因,難產助 產的原則與預防難產的措施;產后母畜和新生子畜的恢復與護理,分娩控制的方法。 4、動物繁殖控制技術(12 分) (1)人工授精技術 人工授精的優越性和技術環節;各種采精與輸精的方法;精液品質檢查內容;精 液稀釋與保存的原理與方法。 (2)發情控制技術 同期發情、超數排卵的概念、機理,及技術過程;同期發情與胚胎移植的關系。 (3)胚胎生物工程 胚胎移植的生理學基礎及原則、技術程序;胚胎的培養與保存方法與原理。 23 三、題型及分值比例 名詞概念解釋:12 分 填空:10 分 單項選擇:8 分 簡答題:10 分 論述:10 分 四、參閱書目 1.鄭鴻培主編:《動物繁殖學》,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年出版。 2.朱士恩主編:《家畜繁殖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年第五版。 《動物營養與飼料學》部分 50 分 一、總體要求 《動物營養與飼料學》主要研究和闡明動物攝入和利用飼料中營養物質的過程與 生命活動的關系、飼料分類及營養特點、飼料配方設計以及飼料加工技術??忌?br/>應系統全面理解動物營養和飼料加工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各營養素的基本生理功 能,動物對各營養物質的需要特點;掌握三大營養物質在單胃動物和反芻動物的消 化、吸收特點,掌握蛋白質營養價值評定的指標,各指標的優缺點及飼料配方設計的 方法、飼料加工技術;并能綜合應用營養知識分析和解決生產中出現的營養供需矛 盾。 二、內容及比例 1、 動物生存和生產所需營養物質種類、生物學功能及其相互關系(15 分) (1)水、蛋白質(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 了解各種營養成分的組成、分類和主要性質,熟練掌握各營養物質的營養生理作 用。 (2)各種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代謝 了解各種營養物質在不同動物體內的消化、吸收和代謝過程。掌握反芻動物和非 24 反芻動物對脂類、碳水化合物等物質的消化吸收異同。 (3)各種營養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 理解能量和其它營養物質的關系;熟練掌握蛋白質、氨基酸和其它營養物質的關 系;了解礦物質與維生素的關系。 (4)飼料添加劑 了解飼料添加劑的概念和發展方向,了解在生產中廣泛使用或符合發展方向的飼 料添加劑,掌握其作用機理。熟練掌握抗生素、益生素、酶制劑等飼料添加劑的主要 種類及其應用特點、應用效果、適用方法和發展方向。 2、各種動物的適宜營養需要量(12分) (1)營養需要和飼養標準 掌握飼養標準和營養需要的概念,掌握飼養標準的基本特性;掌握飼養標準的內 容,了解飼養標準的作用,理解應用飼養標準的基本原則。 (2)營養素供給與動物體內代謝的關系 掌握營養素供給對動物體內代謝的影響,了解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對動物健康的影 響。 (3)不同生理階段、生產用途條件下的營養需要 理解維持需要的概念和動物不同的生理階段、不同生產用途下的營養需要。 (4)營養需要及飼料營養價值評定的研究方法 掌握評定飼料養分利用率及營養需要量中常用的消化實驗、平衡實驗、飼養實 驗、比較屠宰實驗以及同位素示蹤、外科造瘺和無菌技術;掌握研究方法常用的實驗 設計原理和操作技術。 3、飼料的營養價值(15分) (1)飼料分類 國際、國內的飼料分類法,分類依據和不同種類的特點。 (2) 飼料的理化特性及其鑒定分析方法 各種飼料的理化性質;抗營養因子的概念,飼料原料中主要抗營養因子的種類; 各種飼料原料的鑒定分析方法。 (3)飼料營養價值評定及其在實際生產中的作用 消化能、代謝能和凈能的測定方法和一般程序;氨基酸可利用性測定一般程序; 礦物元素可利用性測定注意事項。 25 (4)飼料中影響營養價值的因素及其提高營養價值的途徑 飼料源性有毒有害物質和非飼料源性有毒有害物質,聯系近年來飼料方面的重大 安全問題,如何保證飼料安全。 4、飼料生產(8 分) (1)商品飼料(包括配合飼料)生產的理論基礎和質量標準 配合飼料的概念、種類和結構;飼料配方設計的一般原則;飼料添加劑預混料配 制技術、濃縮料配制技術、全價配合飼料配制技術的要點;飼料的去毒加工技術。 (2)粗飼料加工、青貯飼料調制 青貯原理;粗飼料的加工調制技術;青干草、草粉、草塊的調制技術、青貯飼料 的調制。 (3)飼料資源開發 飼料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和開發利用的途徑。 三、題型及分值比例 名詞解釋:12 分 單項選擇:8 分 簡答題:10 分 論述題:12 分 計算題:8 分 四、參閱書目 1.周安國、陳代文主編:《動物營養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年第三版。 2.彭健、陳喜斌主編:《飼料學》,科學出版社,2008 年第二版。 . .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上一篇文章: 2019年西南科技大學339農業知識綜合一考研大綱
下一篇文章: 2019年西南科技大學341農業知識綜合三考研大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