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 《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考試大綱
一、考試總體要求
98
考試內容涉及數字測圖相關內容的基本原理、常用技術、常
規方法及相關方案設計和精度分析。要求考生對相關概念及原理
方法有較深入的了解,熟練掌握數字測圖原理和方法,并能夠綜
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設計方案并評定精度。
二、考試內容
第一章 測量坐標系和高程
掌握地球的形狀及大小、測量坐標系的概念,了解高斯投影、
水準面與大地水準面、高程與高程基準、方位角等基本概念,掌
握參考橢球體的定位、用水平面代替水準面的限度,掌握“三北”方向換算關系,統一坐標的含義,測量工作基準線、面。
第二章 地形圖基本知識
掌握地圖、地圖比例尺及地形圖精度的概念,了解地形圖的各類地物和地貌符號意義,等高線的定義、類型及其特性,矩形分幅與梯形分幅的異同,掌握地形圖分幅與編號的計算方法。
第三章 誤差理論的基本知識
熟練掌握觀測誤差的類型、偶然誤差及系統誤差的特性,熟練掌握用中誤差、相對誤差、容許誤差來評定精度,掌握誤差傳播定律及其應用。熟練掌握用真誤差及改正數來計算中誤差,熟練掌握算術平均值及其中誤差的計算,熟練掌握廣義算術平均值及權,掌握單位權中誤差的計算公式及等權代替法平差。
第四章 水準測量
掌握水準測量原理,掌握 DS3 水準儀的構造、主要軸線關
99
系及其使用、DS3 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了解自動安平水準儀及
其補償機制,了解電子水準儀的測量原理,掌握水準路線的布設,
熟練掌握等級水準測量的施測及誤差配賦,熟練掌握水準測量的
主要誤差來源及其消除或減少方法。
第五章 角度測量與距離測量
掌握水平角、豎直角的概念及其觀測方法 (測回法、方向法),
掌握 2C 差、豎盤指標差的原理與計算,掌握電子全站儀測角原
理,掌握 DJ6 經緯儀的軸線關系、檢驗與校正,熟練掌握水平角
與豎直角的觀測誤差及其減弱措施,掌握三角高程計算原理。了
解全站儀基本構造與基本功能;掌握鋼尺精密測距原理。
第六章 衛星定位系統
了解 GNSS 的發展現狀、GNSS 組成,掌握 RTK 與 CORS
工作原理,了解 GPS 控制網圖形設計的基本概念,了解 GPS 數
據處理的基本過程。
第七章 控制測量
了解等級平面控制網設計與高程控制網設計的基本概念,掌
握坐標正反算的計算,掌握不同形式的導線測量、檢核與差錯、
成果計算及精度評定,掌握交會測量的概念與實施,掌握單一水
準路線與帶結點水準網的計算與精度評定。
第八章 碎部測量
了解碎部測圖的基本方法,掌握碎部點三維坐標的計算原理,
掌握地物地貌的測繪與表示方法,掌握典型地貌的區別方法,了
100
解地形圖各要素配合表示的一般原則,掌握手工勾繪等高線。
第九章 大比例尺數字地形圖測繪
了解大比例尺測圖技術設計的基本內容,坐標系統設計的基
本要求,掌握圖根控制點的設置、測量方法和精度要求,掌握草
圖法野外全要素測圖方法,掌握數字地形圖質量控制、檢查和質
量評定方法。
第十章 數字地形圖的應用
了解地形圖的常規應用,掌握斷面圖、匯水面積、按坡度選
線、根據等高線整理地面基本原理與計算方法,掌握坐標解析法
的計算原理,掌握基于等高線、斷面法、方格網法計算方量的原理與方法。掌握 DEM 的概念,了解數字測圖軟件中建立 DEM 的方法與原理,了解 DEM 的基本應用。
三、考試題型及比例
填空題:25%左右
名詞解釋:20%左右
簡答及論述題:30%左右
計算題:25%左右
四、考試形式及時間
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試卷總分值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三
小時。
五、主要參考教材
1、數字地形測量學.潘正風,程效軍,成樞等編著.武漢:武漢
101
大學出版社,2015。
2、測量學(第三版).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測量學編寫組編著,
北京: 測繪出版社, 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