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代碼: 3008
科目名稱: 嚙合原理與承載能力分析
適用專業:機械工程
參考書目:
《齒輪嚙合原理》,吳序堂,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年
《齒輪承載能力分析》,朱孝錄,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考試時間:3小時
考試方式:筆試
總 分:100分
考試范圍:
一、平面嚙合的基本原理
齒形嚙合基本定理,共軛齒形的形成及求法的基本概念,輪轉曲線與卡姆氏定理,平面坐標變換,共軛齒形的求法-齒形法線法,根據已知的嚙合線求共軛齒形,平面嚙合共軛齒形的曲率及其關系,博比利厄法則及其應用,平面嚙合的滑動系數。
二、齒輪的動載荷
名義載荷與當量載荷的計算,齒輪載荷系數的組成、含義、影響因素及改進措施,輪齒的剛度分析。
三、齒輪傳動的類型、材料及潤滑形式
按齒輪傳動軸線方位齒輪傳動類型及特點,齒輪常用材料的種類及其機械性能。潤滑的功用,齒輪傳動的潤滑的方式。
四、變位齒輪
變位齒輪的定義,變位齒輪參數的計算,在齒輪傳動中采用變位齒輪的原因。
五、齒向載荷分布
按照ISO觀點載荷分布系數的物理意義,齒輪載荷計算引入齒向載荷分布系數的原因,影響載荷沿齒向分布不均的因素,改善齒向載荷分布的措施。
六、齒間載荷分配
齒間載荷分配系數的定義,齒輪載荷計算引入齒間載荷分布系數的原因,影響齒間載荷分配的主要因素,改善齒間載荷分布的措施。
七、齒面接觸強度分析
齒面接觸應力計算,許用接觸應力,齒面接觸疲勞強度的計算,按接觸強度齒輪承載能力的計算,提高齒面接觸強度的措施。
八、輪齒彎曲疲勞強度分析
齒根應力分析,許用齒根應力,齒根彎曲疲勞強度的計算,提高齒根彎曲疲勞強度的措施,按彎曲強度齒輪承載能力的計算。
九、輪齒膠合承載能力分析
齒輪產生膠合的原因,提高齒輪的抗膠合能力的措施,齒面膠合、齒輪膠合計算的閃溫法、齒輪膠合計算的積分溫度法的定義。
十、齒輪輪齒的損傷
分析齒輪輪齒損傷的目的及測試檢查方法,齒輪輪齒損傷的主要形式、影響因素及計算準則,每種齒輪損傷的特征、產生原因及對策,輪齒損傷分析方法。
十一、齒輪的試驗
齒輪實驗技術的主要內容,運轉式齒輪試驗裝置的分類、工作原理及框圖,按單項影響因素齒輪試驗的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