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20年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考試大綱
考試階段:初試 |
科目滿分值:150分 |
考試科目:農業知識綜合一 |
科目代碼:339 |
考試方式:閉卷筆試 |
考試時長:180分鐘 |
一、科目的總體要求
《農業知識綜合一》主要涵蓋植物學、農業生態學和土壤學3門課程。要求考生認識和理解植物學、農業生態學和土壤學的基本規律,理解和掌握相關學科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能夠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其中,《植物學》課程要求考生掌握植物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并能夠有一定程度的運用。了解基本的分類學知識,理解和掌握植物細胞、植物組織的特征、結構和功能等基本知識;掌握被子植物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等各器官的形態發生、生理功能和與環境間的相互關系等知識;了解植物體的形態結構與發育、理解和掌握區域植被類型的特點,植被分布的規律與格局。《農業生態學》課程主要要求考生掌握農業生態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理解農業生態學的基本觀點和生態過程;了解農業發展中主要的生態問題。學會運用生態學的知識來分析農業生產中的問題,指導農業生產實踐,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锻寥缹W》課程要求考生全面掌握土壤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能夠系統地掌握土壤形成、土壤性質、土壤退化與管理等內容,掌握土壤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生產中出現的一些有關土壤的具體問題的能力。
二、考核內容與考核要求
《農業知識綜合一》共包含3個部分的內容:《植物學》、《農業生態學》、《土壤學》所占分值為1:1:1。
(一) 第一部分《植物學》
1、了解植物分類學基本知識;掌握植物界、門、綱、目、科、屬、種的各級單位劃分、理解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幾大類群的劃分。
2、掌握植物細胞與組織的結構和功能,了解細胞的分裂過程和特征,了解植物組織的類型和結構,了解植物細胞的生長與分化。
3、理解植物營養器官,了解單、雙子葉植物根、莖、葉的發育與解剖結構,了解芽的類型與結構,莖尖分區,葉的生態類型。
4、掌握植物體的形態、結構與發育,理解種子的結構與發育;理解果實的形成與類型。
5、了解陸生植物(濕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植物生態類型;了解環境污染指示植物、酸堿性指示植物等的代表種類。
6、了解植物的分類與系統,了解植物界所包括的主要門類及主要演化趨勢,能區分裸子植物的與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了解植物物種和物種的形成,了解植物生態學的基本概念。
7、了解我國植被具有的主要類型,特征,及其分布的規律與格局。
(二)第二部分《農業生態學》
1、了解農業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組成和結構;掌握農業生態系統功能、農業生態系統動態與平衡;熟悉典型農業生態系統類型。
2、了解生物種群的概念和特征、種群的增長模型;掌握生物種群的數量波動與調節;掌握生物種群間的相互關系。
3、了解生物群落的概念與特征;掌握生物群落的結構、生物群落中的生態位和群落的演替。
4、掌握生物的生態作用、環境因子的生態作用、生物的生態適應性和生態平衡。
5、掌握農業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途徑;了解能量流動與轉化的基本定律;了解農業生態系統的能量生產;掌握農業生態系統的輔助能。
6、了解物質循環基本規律和集中主要物質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掌握農業生態系統中的養分循環與平衡和物質循環中的農業環境污染。
7、了解農業資源的分類與特性、我國農業資源狀況與合理利用和全球生態環境問題與農業節能減排;掌握我國的資源環境問題及保護和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
8、了解生態農業與循環農業的產生與發展;掌握生態農業的原理及技術模式;掌握循環農業的原理及技術模式。
(三)第三部分《土壤學》
1、土壤的物質組成
(1)土壤礦物質:土壤礦物質的礦物組成和化學組成、黏土礦物、我國土壤黏土礦物分布規律。
(2)土壤有機質:土壤有機質的來源、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及組成、土壤有機質的分解和轉化、土壤腐殖物質的形成和性質、有機質在土壤中的作用。
(3)土壤生物:土壤生物的組成、土壤生物的環境影響因素。
(4)土壤水、氣、熱量:土壤水分基本性質、土水勢、土壤空氣、土壤熱量與熱性質。
2、土壤性質與過程
(1)土壤的形成發育過程:土壤形成因素及其在土壤發生中的作用、土壤形成過程、土壤發育。
(2)土壤結構與力學性質:土壤顆粒、土壤質地、土壤結構、土壤力學性質、土壤耕性與耕作。
(3)土壤水分移動與循環:土壤液態水運動、土壤氣態水運動、土壤水循環及平衡、土壤水分有效性、土壤水分的空間變異性、農田土壤水動態與調控。
(4)土壤膠體表面化學:土壤膠體的表面類型、土壤膠體表面性質、土壤膠體對陽離子的吸附與交換。
(5)土壤溶液化學反應:土壤溶液的組成與特性、土壤酸堿反應、土壤氧化還原反應、土壤中的沉淀溶解反應。
(6)土壤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土壤碳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土壤氮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土壤磷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3、土壤利用與管理
(1)土壤肥力與養分管理:土壤肥力與土壤養分的生物有效性、土壤養分的供應和遷移過程、農田養分管理。
(2)土壤污染與修復:土壤污染的概念、土壤污染物的來源及危害、土壤組成和性質對污染物毒性的影響、污染土壤的修復。
(3)土壤質量與農產品安全:土壤質量的內涵、安全農產品內涵、安全農產品與土壤質量之間的關系。
(4)土壤退化與生態恢復:土壤退化的概念及分類、我國土壤退化的背景與基本態勢、土壤退化的主要類型及防治、土壤退化的生態恢復。
(5)土壤分類與調查技術:中國土壤分類系統、中國土壤系統分類、土壤資源調查方法。
(6)土壤資源類型及合理利用:我國土壤的形成環境條件、土壤空間分異與分布規律、土壤資源的開發與合理利用、區域土壤資源的改良與保護。
三、題型結構
植物學:考試滿分50分,考試包含3種題型:名詞解釋、選擇題和簡答題。
農業生態學:考試滿分50分,考試包含3種題型:名詞解釋、簡答題和論述題。
土壤學:考試滿分50分,考試包含3種題型:名詞解釋、簡答題和論述題。
四、其它要求
具體考試時間以《準考證》為準。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