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四川輕化工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大綱
《微生物學》
一、考試要求說明
科目名稱:805《微生物學》
適用專業:0832 食品科學與工程、0817Z2 制藥工程
0860 生物與醫藥、095135 食品加工與安全
題型結構:填空(10)、單選(10)、判斷(10)、簡答(30)、問答(90)
考試方式:閉卷筆試
考試時間:3 小時
參考書目:微生物學教程(第三版)周德慶高等教育出社
二、考試范圍和內容
緒論
1.掌握微生物的定義、主要類群和五大共性(特點);掌握微生物學發展各階
段主要代表人物特別是巴斯德和科赫及其主要貢獻。
2.理解微生物學的發展歷史和主要階段。
3.了解微生物對生命科學基礎理論研究的貢獻,以及在醫藥、工業、農業、環
境保護等的應用;微生物學的研究領域和相關學科。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的形態、構造和功能
1.掌握細菌的一般構造、特殊構造及其功能;掌握細菌的繁殖方式以及菌落特
征;掌握放線菌的形態構造、繁殖方式以及菌落特征;掌握革蘭氏染色的原理和
一般實驗操作方法和步驟。
2.理解原核微生物的定義、類群及特點;理解真細菌、古生菌與真核生物細胞
的主要特征區別。
3.了解支原體、立克次氏體、衣原體與病毒的主要特點。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態、構造和功能
1.掌握真核微生物的主要類群以及真菌的特點;掌握根霉、曲霉、毛霉及青霉
的特化結構。
1
2.理解真核微生物的細胞結構與功能,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間的主要區別;理
解酵母菌、霉菌、擔子菌的主要代表種群的生物學特征和實際意義。
3.了解真核生物的概念。
第三章病毒和亞病毒因子
1.掌握噬菌體、烈性噬菌體、溫和噬菌體、溶源噬菌體的概念;掌握噬菌體的
結構、特點和功能;烈性噬菌體的增殖與溶菌;溫和噬菌體與溶源性細菌的特點;
噬菌體的效價和一步生長曲線;噬菌體的危害與防治措施。
2.理解病毒的特點和定義;病毒的結構、病毒大小、化學組成、病毒的寄主和
種類以及病毒的群體形態特征;病毒的一般增殖過程。
3.了解亞病毒的概念,亞病毒包括的類病毒、擬病毒、朊病毒等的特性。
第四章微生物的營養和培養基
1.掌握微生物的 6 類營養要素和各要素在培養基中的作用;掌握微生物營養類
型的劃分及其依據,相應營養類型的能源、氫供體及基本碳源和代表微生物舉例;
掌握營養物質進入微生物細胞的方式,各種運輸方式的主要特點及相互間的區別;
掌握培養基的劃分依據和各類培養基的特點,特別是選擇性培養基、鑒別性培養
基的定義、設計原理及用途。
2.理解選用和設計培養基的原則和方法。
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陳代謝
1.掌握生物氧化包括的有氧呼吸、無氧呼吸和發酵三種類型及其意義;以底物
脫氫、遞氫和受氫為主線,掌握化能異養微生物的能量代謝過程;掌握五種不同
呼吸類型的微生物、氧對厭氧菌毒害的機制;掌握分解代謝和合成代謝的定義及
兩者的聯系;掌握肽聚糖的合成過程和青霉素殺菌機理。
2.理解能量代謝中的生物氧化概念;四條底物脫氫途徑的含義和功能;理解初
生代謝物和次生代謝物的概念以及次生代謝和次生代謝產物(包括抗生素和非抗生
素生物活性物質)的重要性;理解微生物代謝調控的一般原理以及工業發酵通過調
節三類初生代謝途徑而提高發酵效率的意義。
3.了解自氧微生物產 ATP 和產還原力過程,循環光合磷酸化、非循環光合磷
酸化和光介導的細菌紫膜產能機制;了解兩用代謝途徑和代謝物回補順序的定義;
了解自養微生物固定 CO2 的途徑,Calvin 循環的三個階段;了解生物固氮的概念、
機理和各類固氮微生物的抗氧機制。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長及其控制
1.掌握測定微生物生長繁殖的基本方法,熟練掌握血球計數板法和平板稀釋計
數法的原理和基本操作過程;掌握單細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長曲線定義,各個生長
時期的含義和特點,并靈活運用這些知識來分析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掌握微生
物連續培養和連續發酵的概念,掌握恒濁器連續培養法和恒化器連續培養法的定
2
義和特點;掌握高溫滅菌的種類和相應的參數條件,特別是濕熱滅菌方法(巴氏消
毒法、超高溫瞬時滅菌法、連續滅菌法及高壓蒸汽滅菌法的注意事項);高溫滅菌
對培養基成分的有害影響及其防止措施。
2.理解影響微生物生長的主要理化因素;理解控制有害微生物的幾個重要概
念;理解抗代謝藥物磺胺類藥物的治療機制,抗生素的概念以及抗藥性產生的機
理等。
3.了解常規的微生物培養方法;了解幾種常用化學殺菌劑、消毒劑和治療劑的
種類和功效,以及其殺菌、抑菌原理。
第七章微生物的遺傳變異和育種
1.掌握證明遺傳變異的物質基礎的三個經典實驗:轉化實驗、噬菌體感染實驗
和植物病毒的重組實驗;掌握基因和基因組的概念;掌握基因突變類型的定義、
基因突變的特點以及基因突變自發性和不對應性的實驗證明;掌握誘發突變、自
發突變的機制,掌握紫外線對 DNA 的損傷和修復機制;掌握產量突變株、抗藥性
突變株、營養缺陷型突變株的篩選方法和基本原理,掌握艾姆氏實驗的原理;掌
握原核生物基因重組方式的種類及各類型的基本機制、相關概念等;掌握準性雜
交的定義、過程和生物學意義;掌握菌種衰退的原因及防止措施;掌握復壯的定
義和方法;菌種保藏原理;掌握常見菌種保藏方法、特點以及國際著名菌種保藏
機構的名稱。
2.理解遺傳物質(DNA/RNA)在微生物細胞內的存在部位(核或核區、核糖體、
質粒等)和功能特性,理解原核生物的質粒定義及幾種典型質粒的特點;理解微生
物基因表達調控的相關元件及其功能,原核微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分子機制;理
解誘變育種的基本環節、原則。
3.了解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在基因組結構、基因結構及遺傳過程中的主要差
別;了解基因工程的定義和相關技術術語,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