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控制原理》
一、考試要求說明
科目名稱:809 自動控制原理
適用專業:0811 控制科學與工程、0854 電子信息
題型結構:全部為分析計算題,共 10 個大題,每題約 15 分,共計 150 分。各部
分內容大體上占分為:建模和模型化簡約 30 分;二階系統和勞斯判據約 30 分;
根軌跡約 15 分;頻率響應約 30 分;離散系統穩定性和 Z 變換約 30 分;非線性系
統描述函數分析約 15 分。
考試方式:閉卷筆試
考試時間:3 小時
參考書目: 胡壽松,自動控制原理(第 6 版),科學出版社,2013
二、考試范圍和內容
第一章 自動控制的一般概念
1. 掌握:由實際控制系統繪制系統的方框圖。
2. 理解:反饋、檢測變送、控制器、執行器、被控對象等基本概念;自
動控制系統的組成和方框圖描述; 自動控制系統的基本要求。
3. 了解:信息和信號、開環和閉環、負反饋和正反饋等概念;自動控制
系統的分類
第二章 控制系統的數學模型
1. 掌握:拉普拉斯變換;依據電路、力學等系統的工作機理建立系統的
微分方程和傳遞函數數學模型;利用結構圖化簡法求取系統的傳遞函數;利用
梅森增益公式法求取系統的傳遞函數。
1
2.理解:系統的輸入、輸出和中間變量;系統的方塊圖和信號流圖描述;
前向增益、回路增益或傳遞函數的概念。
3. 了解:系統的穩態工作點、線性化、系統的動態和穩態等概念。
第三章 線性系統的時域分析法
1. 掌握:一階、二階系統的脈沖響應和階躍響應計算;一階系統和二階
系統的性能指標計算;勞斯穩定性判據的應用;系統的類型和穩態誤差的計算。
2.理解:系統的零點和極點概念;系統的穩定性、快速性和準確性概念;
高階系統的時間響應;拉普拉斯變換終值定理計算信號穩態值的方法。
3. 了解:主導極點和偶極子的概念;減小或消除穩態誤差的方法;二階
系統性能改善的方法。
第四章 線性系統的根軌跡分析法
1. 掌握:依據根軌跡繪制法則繪制系統的閉環根軌跡。
2.理解:根軌跡方程、幅值條件和相角條件;根軌跡的繪制法則;添加
零點、極點對系統根軌跡的影響。
3. 了解:利用根軌跡分析系統的性能;零度根軌跡;參數根軌跡。
第五章 線性系統的頻域分析法
1. 掌握:正弦穩態響應與頻率響應的關系;極坐標圖的繪制;Bode 圖的
繪制;Nyquist 穩定性判據的應用。
2.理解:正弦穩態響應、頻率響應、典型環節、角頻率、相位超前、相
位滯后、最小相位、幅值裕度、相位裕度、諧振的概念;典型二階系統的頻域
性能指標。
3. 了解:系統的頻域指標與時域指標之間的關系;系統的低頻、中頻、
高頻段的劃分及其與系統性能之間的對應關系。
2
第六章 線性系統的綜合(校正方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