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武漢工程大學2020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微生物與生物化學》考試大綱
一、課程基本信息
課程中文名稱:微生物與生物化學
課程英文名稱:Micro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適用招生專業: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教材:周德慶 《微生物學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王鏡巖等主編《生物化學》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二、考試性質與要求
本考試是全日制微生物與生化藥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學的專業考試。要求考生在微生物方面比較系統地理解和掌握微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實驗技術,能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釋人類生產、生活過程中所發生的微生物相關的現象或事件,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應用微生物相關的理論和技術問題; 在生物化學方面比較系統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掌握重要的生物化學研究技術;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了解生物化學領域的引人矚目的最新進展。
具體要求學生主要掌握以下幾方面內容:
微生物方面:掌握微生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病毒的結構與屬性,微生物的營養、代謝、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及其控制、微生物遺傳、微生物的生態、感染與免疫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生物化學方面: 掌握生物大分子結構、理化性質、結構與功能的關系;掌握物質代謝的主要代謝途徑、生物氧化與能量轉換、代謝途徑間的聯系、信息傳遞及代謝調節;掌握中心法則所揭示的信息流向,理解重組DNA技術及最新進展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三、考試內容
微生物主要包括以下考試內容:
(一) 緒論
1. 了解微生物的類群、特點及其與人類的關系;
2. 了解微生物學的定義和分科;
3. 了解微生物學的發展簡史和21世紀微生物學的發展趨勢。
(二) 原核微生物
1. 掌握原核微生物細胞細胞壁的結構、成分與革蘭氏染色的關系;
2. 掌握細菌芽孢的結構與形成過程;
3. 掌握細菌莢膜、鞭毛的結構、功能與作用;
4. 了解原核微生物細胞的其它細胞結構;
5. 掌握細菌的繁殖和群體形態;
6. 了解原核微生物的分類與常見代表類群。
(三) 真核微生物
1. 掌握真核微生物細胞細胞壁的結構與成分;
2. 了解真核微生物細胞的其它細胞結構;
3. 掌握真菌的形態和繁殖;
4. 了解真菌的分類與常見代表類群;
(四) 病毒
1. 掌握病毒的一般形態結構和化學組成;
2. 了解病毒的分類。
3. 掌握噬菌體的繁殖過程;
4. 了解植物病毒和人類與脊椎動物病毒的生活周期;
5. 了解昆蟲病毒;
6. 了解亞病毒的類型和特點;
(五) 微生物的營養
1. 掌握微生物的營養物質類型及微生物的營養類型;
2. 掌握配制培養基的原則,了解培養基的類型及應用;
3. 掌握微生物的四種物質運輸方式及特點。
(六) 微生物的代謝
1. 理解EMP途徑、HMP途徑、ED途徑、PK途徑、HK途徑及TCA循環;
2. 掌握發酵、呼吸、無機物氧化三種產能方式,了解光合磷酸化產能的方式;
3. 理解微生物細胞物質的合成和耗能代謝;
4. 了解微生物次級代謝。
(七) 微生物的生長及其控制
1. 掌握細菌的個體生長與群體生長規律;
2. 掌握真菌的生長;
3. 掌握營養物質、水的活性、溫度、pH和氧等因素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4. 掌握微生物生長測定的直接計數法與間接計數法;
5. 了解微生物測定的重量法和生理指標法;
6. 了解微生物的純培養技術;
7. 掌握理化因子對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控制。
(八) 微生物遺傳
1. 了解以DNA和RNA作為遺傳物質的微生物學實驗證據;
2. 了解微生物的基因組結構;
3. 了解質粒的分子結構、類型和不親和性;
4. 了解轉座因子的類型、分子結構轉座的遺傳學效應;
5. 理解基因突變及修復;
6. 掌握細菌的接合作用、轉導和遺傳轉化;
7. 了解基因定位和基因組測序;
8. 了解真核微生物的遺傳學特性;
9. 掌握誘變育種技術和基因重組育種技術;
10. 了解菌種保藏技術。
(九) 微生物的生態
1. 了解生態環境中的微生物;
2. 了解微生物與生物環境間的相互關系;
3. 理解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十) 感染與免疫
1. 了解感染的途徑與方式及微生物的致病性;
2. 理解宿主的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3. 掌握抗原的特性和種類;
4. 掌握抗體的基本結構、分類和生理功能;
5. 了解免疫學的應用
生物化學主要包括以下考試內容:
(一)蛋白質化學
1.蛋白質的化學組成
2.氨基酸的分類及簡寫符號
3.氨基酸的理化性質及化學反應
4.氨基酸的分析分離方法
5. 肽、肽鍵與與生物活性肽
6. 蛋白質的分類和理化性質
7. 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8. 蛋白質分子結構和維系蛋白質結構的化學鍵
9. 蛋白質的高級結構及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10. 蛋白質的分離純化和純度鑒定常用方法與技術
(二)酶學
1. 酶的化學本質和催化作用特點
2. 酶的分類和命名
3. 酶的作用機制和酶活性調節
4. 酶的結構和功能的關系
5. 酶活力測定及影響因素;米氏方程式和動力學常數意義;酶的抑制作用
6. 酶分離純化技術
7. 核酶、抗體酶、寡聚酶、同工酶及誘導酶和固定化酶的基本概念和應用
(三)核酸化學
1. 核酸的基本化學組成及種類
2. 核苷酸的結構
3. RNA的分子結構、分類及各類RNA的生物學功能
4. DNA的分子結構及測序方法
5. 核酸及核苷酸的性質
6. 核酸的分離純化及研究常用的技術和方法
(四)維生素與輔酶
1. 維生素的分類
2. 維生素與輔酶的關系
3. 各種維生素的活性形式、生理功能
4. 輔酶的金屬離子
(五)新陳代謝總論和生物氧化
1. 新陳代謝類型及其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