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原子核物理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原子核物理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試卷內容結構
原子核物理 約100%
三、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 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單項選擇題 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簡答題 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計算推導題 2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論述題 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原子核物理
一、 原子核的組成和基本性質
考試內容
原子核的質量、電荷與半徑;核素圖 原子核的自旋、磁矩、電四極矩、宇稱、統計性、同位旋 結合能 液滴模型。
考試要求
1. 理解原子核的概念;
2. 了解原子核的質量、電荷與半徑;掌握核素圖;
3. 了解原子核的自旋、磁矩、電四極矩、宇稱、統計性、同位旋;
4. 掌握核液滴模型;
5. 理解結合能。
二、 原子核結構
考試內容
核力及其性質 費米氣體模型 殼模型。
考試要求
1. 掌握核力及其性質;
2. 掌握費米氣體模型和殼模型。
三、 原子核衰變
考試內容
放射性衰變規律 α衰變 β衰變 γ衰變 衰變綱圖 放射性衰變的應用。
考試要求
1. 掌握放射性衰變規律;
2. 了解α衰變、β衰變和γ衰變;
3. 能使用和繪制衰變綱圖;
4. 掌握常見的放射性衰變應用。
四、 原子核反應
考試內容
核反應的描述方式 核反應的規律 Q方程及其應用 核反應截面 核反應產額 細致平衡原理 核反應三階段圖像 光學模型 復合核模型。
考試要求
1. 了解核反應的規律與描述方式;
2. 掌握Q方程及其應用;
3. 理解核反應截面、核反應產額和細致平衡原理;
4. 掌握核反應三階段圖像、光學模型和復合核模型。
五、 射線與物質相互作用
考試內容
帶電粒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γ射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考試要求
1. 了解帶電粒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2. 了解γ射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六、 輻射探測技術
考試內容
核輻射探測器 帶電粒子與γ射線的探測方法及應用 中子的探測方法及應用。
考試要求
1. 了解氣體探測器、半導體探測器和閃爍探測器的原理及主要結構;
2. 了解帶電粒子、γ射線和中子的探測方法及應用。
七、 中子物理基礎
考試內容
中子分類 中子核反應 中子源 中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中子慢化 中子擴散 中子衍射。
考試要求
1. 了解中子分類和中子核反應;
2. 了解中子源、中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3. 了解中子慢化、中子擴散和中子衍射。
八、 原子核裂變
考試內容
自發裂變與誘發裂變 裂變產物 裂變能及其分配 裂變中子的產生及其能譜 鏈式裂變反應 核反應堆。
考試要求
1. 了解自發裂變與誘發裂變;
2. 了解裂變位壘、裂變產物,包括裂變碎片、裂變能和裂變中子;
3. 理解鏈式裂變反應;
4. 了解裂變反應堆。
九、 原子核聚變
考試內容
聚變原理 慣性約束聚變 磁約束聚變 核武器原理。
考試要求
1. 理解核聚變原理,掌握聚變燃料、聚變庫倫位壘、勞森判據和可能的聚變途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