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原子物理學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原子物理學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試卷內容結構
原子物理學100%
三、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 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填空題 10小題,每空2分,共40分
判斷題 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解答題(包括證明題) 5小題,共70分
原子物理學
考試內容
1.原子的位形:盧瑟福模型。包括:背景知識(電子的發現、電荷、質量,原子的大小),盧瑟福模型,盧瑟福散射公式,盧瑟福公式的實驗驗證,行星模型的意義及困難.
2.原子的量子態:玻爾模型。包括:背景知識(黑體輻射、光電效應、光譜),玻爾模型,實驗驗證(光譜、弗蘭克—赫茲實驗),玻爾模型的推廣.
3.量子力學導論。包括:玻爾理論的困難,波粒二象性,不確定關系,波函數及其統計解釋,薛定諤方程.
4.原子的精細結構:電子的自旋。包括:原子中電子軌道運動的磁矩,施特恩—蓋拉赫實驗,電子的自旋,堿金屬雙線,塞曼效應.
5.多電子原子:泡利原理。包括:氦的光譜和能級,兩個電子的耦合,泡利不相容原理,元素周期表.
6.X射線。包括:X射線的發現及其波動性,X射線產生的機制,康普頓散射,X射線的吸收.
考試要求
1.理解原子結構模型提出的背景知識,掌握盧瑟福模型、散射公式及其實驗驗證,了解行星模型的意義及困難.
2.理解玻爾模型提出的背景知識,掌握玻爾模型、公式及其實驗驗證,了解玻爾模型的推廣.
3.理解量子力學理論提出的背景知識,掌握波粒二象性及不確定關系,理解量子力學波函數及其統計解釋,掌握薛定諤方程并會應用.
4.掌握原子中電子運動的不同角動量和磁矩,理解施特恩-蓋拉赫實驗及其解釋,掌握堿金屬雙線和塞曼效應的物理現象和機理分析.
5.掌握氦原子光譜和能級,掌握兩個電子的耦合和泡利不相容原理,理解元素周期表,掌握原子的電子組態、原子態和能級(殼層)次序.
6.了解X射線的發現及其波動性,掌握X射線的產生機制,掌握康普頓散射的現象和機理分析,掌握X射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以及吸收等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