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級宏觀微觀經濟學》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中級宏觀經濟學、中級微觀經濟學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試卷內容結構
中級宏觀經濟學 50%
中級微觀經濟學 50%
三、試卷題型結構
單項選擇題 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名詞解釋 8小題,每小題4分, 共32分
簡答和計算 6小題,每小題10分,共60分
論述 2小題,每小題19分,共38分
中級宏觀經濟學部分
考試內容
宏觀經濟學發展簡史;國民收入核算;生產率、產出和就業;消費、投資與儲蓄;開放經濟下的投資與儲蓄;資產市場、貨幣與價格;經濟增長;經濟周期概論;IS-LM和AD-AS模型;古典主義宏觀經濟學;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失業、通貨膨脹與菲利普斯曲線;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開放條件下的宏觀經濟政策。
考試要求
1.了解宏觀經濟學發展簡史.
2.掌握各種國民收入核算的方式;了解流量和存量概念;了解價格指數.
3.了解生產率、產出和就業;掌握勞動力市場均衡;了解奧肯定理.
4.掌握凱恩斯消費理論、生命周期消費理論和持久收入消費理論;掌握新古典投資理論;掌握產品市場均衡.
5.了解開放經濟下的投資與儲蓄;了解開放條件下產品市場均衡.
6.了解貨幣的定義與功能;掌握投資組合配置與資產需求;掌握貨幣需求理論;掌握貨幣市場均衡.
7.掌握SOLOW經濟增長模型;了解經濟增長的源泉;了解新經濟增長模型;掌握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
8.了解經濟周期的定義、事實.
9.熟練掌握 IS-LM和AD-AS模型.
10.在IS-LM和AD-AS框架下熟練掌握古典主義宏觀經濟學的基本思想和分析邏輯.
11.在IS-LM和AD-AS框架下熟練掌握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的基本思想和分析邏輯.
12.掌握菲利普斯曲線和附加預期菲利普斯曲線;了解通貨膨脹;了解失業.
13.掌握貨幣供給;了解利率目標制;了解凱恩斯主義和古典主義對于貨幣中性的看法.
14.了解政府預算;掌握李嘉圖等價的分析邏輯及其可能不成立的原因;了解政府赤字與債務、通貨膨脹之間的關系.
15.了解匯率的定義;掌握匯率的決定;掌握開放條件下的IS-LM模型;了解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及各自的優缺點。
中級微觀經濟學部分
考試內容
消費者理論;生產者理論;不確定性;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壟斷與不完全競爭;博弈論;不對稱信息;外部性和公共品。
考試要求
1.理解理性選擇公理、偏好、效用函數
2.掌握無差異曲線的數學推導、邊際替代率、無差異曲線的凸性;
3.掌握特定偏好的效用函數;
4. 掌握兩種商品情形下效用最大化和支出最小化的圖形分析方法;
5.掌握n種商品情形下效用最大化和支出最小化的拉格朗日方法;
6. 掌握隱函數定理和包絡定理在效用最大化和支出最小化中的應用;
7.掌握需求函數以及收入變化和價格變化對需求的影響;
8. 了解間接效用函數、支出函數、補償性需求曲線及其函數、需求彈性;
8. 了解正常商品、劣等商品、普通商品、吉芬商品,以及需求曲線和恩格爾曲線;
9. 掌握斯拉茨基方程、替代效應、收入效應;
10.理解消費者剩余、補償性差異、等價性差異的概念及其數學方法;
11.掌握生產函數、等產量圖、邊際技術替代率、特定生產函數;
12.了解替代彈性、規模報酬;
13.掌握成本最小化的拉格朗日分析方法、成本函數及其性質;
14.了解邊際成本函數和平均成本函數及其圖形分析;
15.了解短期成本曲線和長期成本曲線的關系;
16.掌握利潤最大化分析方法、利潤函數及其性質、供給函數
17.掌握隱函數定理和包絡定理在成本最小化和利潤最大化中的應用;
18.掌握市場需求函數和市場供給函數、局部均衡以及相應的比較靜態分析;
19.掌握運用Edgeworth Box 描述純交換經濟、有效配置、一般均衡;
20.了解福利經濟學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
21.掌握壟斷廠商的利潤最大化問題、壟斷市場下的價格歧視;
22.掌握Cournot模型、Bertrand模型、Stackelberg模型;
23.掌握靜態博弈、純策略和混合策略納什均衡、最優反應、序貫博弈、子博弈完美均衡、逆向歸納法;
23.掌握委托代理模型中的隱藏行動模型和隱藏類型模型;
25.理解廠商之間的外部性、外部性與有效配置的關系、處理外部性的方法;
26.了解公共品的特征、公共品和資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