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流體力學考試大綱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試卷題型結構
填空題 20個空,每空1分,共20分
簡答題 5小題,每題6分,共30分
單項選擇題 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計算題 4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考試內容及要求
一、流體及其主要物理性質
考試內容
緒論;流體及連續介質模型假設、流體質點;密度及可壓縮性; 流體粘性;作用在流體上的力。
考試要求
1. 了解流體力學歷史,進展,應用領域、研究方法和工程背景;
2. 正確理解流體和連續介質假設、流體質點;
3. 理解和掌握流體的粘性及可壓縮性等相關概念;
4. 掌握牛頓內摩擦定律,密度、體積彈性模量、表面力和質量力等的有關計算。
二、流體靜力學
考試內容
流體靜壓強及特性;流體平衡微分方程;重力場靜止流體壓強分布;壓強測量;相對靜止流體內壓強分布;流體靜壓力。
考試要求
1. 掌握流體靜壓強特性、靜止流體平衡微分方程;
2. 掌握重力場中靜止不可壓縮流體內的壓強計算;
3. 掌握絕對壓強、相對壓強及真空壓強等概念以及液柱式測壓計特點和計算;
4. 掌握相對平衡流體內壓強分布計算方法,作用在平面上流體靜壓力的計算方法。
三、流體運動基礎
考試內容
描述流體運動兩種方法 ;流線、跡線和脈線(染色線);物質導數;流體微團運動分析;連續方程。
考試要求
1. 正確理解和掌握拉格朗日法和歐拉法,場及其相關概念;
2. 掌握跡線、流線概念及方程,了解脈線和流管概念;
3. 掌握物質導數的概念和計算;
4. 掌握流體微團運動的構成以及線變形率、剪切變形率和旋轉角速度的表達式;
5. 熟悉連續方程,掌握一維流動連續方程。
四、理想流體運動基礎
考試內容
理想流體歐拉運動方程;伯努利方程;伯努利方程應用。
考試要求
1. 掌握直角坐標系下歐拉方程,了解圓柱坐標系下歐拉方程;
2. 理解伯努利方程及各項的物理及幾何意義,理解靜壓強、動壓強和滯止壓強(總壓)等概念
3. 熟練掌握和應用理想流體沿流線伯努利方程;
五.粘性流體運動基礎
考試內容
粘性流體中的力;納維-斯托克斯方程;圓管內泊肅葉流動;湍流概述;雷諾應力和雷諾方程;圓管湍流。
考試要求
1. 熟悉粘性流體的應力張量,本構方程;
2. 熟悉納維-斯托克斯方程,初始條件和邊界條件;
3. 熟悉粘性流體流動的兩種狀態:層流和湍流,臨界雷諾數;
4. 了解圓管內泊肅葉流動解析解的求解方法,掌握圓管內層流的流動特性;
5. 了解湍流的基本特性、湍流時均化表示方法,熟悉雷諾應力概念,了解混合長度理論;
6. 熟悉光滑圓管湍流速度和切應力分布特性。
六.流體動力學的積分方程分析
考試內容
雷諾輸運定理;連續方程;能量方程;動量方程;動量方程應用。
考試要求
1、 熟悉系統、控制體概念及特性,雷諾輸運方程及各項含義;
2、 掌握積分型連續方程和動量方程,熟練其與伯努利方程的綜合應用;
3、 了解能量方程、掌握流體總流伯努利方程;
4、 理解動能修正系數、動量修正系數、緩變流等概念。
七.量綱分析與相似定理
考試內容
量綱分析;泊金漢π定理;動力相似;模型實驗。
考試要求:
1、 理解量綱概念、了解量綱和諧原理、掌握量綱分析法和泊金漢π定理;
2、 掌握動力相似及常用相似準則數;
3、 了解模型實驗。
八.勢流
考試內容
勢流、勢函數及流函數、勢流伯努利方程;平面勢流;基本勢流及疊加;柱體繞流。
考試要求
1、 掌握勢流概念、勢流伯努利方程、勢函數、流函數及柯西—黎曼條件;
2、 掌握速度、勢函數和流函數之間相互求解;
3、 在掌握平面基本勢流的基礎上學會求解圓柱繞流問題。
九.管道內流動
考試內容
充分發展流動;沿程水力損失計算;非圓管道;局部水力損失計算;簡單管路計算。
考試要求
1、 了解起始段和充分發展流動特點;
2、 掌握水力直徑定義及計算;
3、 熟練掌握粘性流動總流的伯努利方程,沿程損失和局部損失產生原因及計算;
4、 熟練掌握單管、并聯和串聯管的水力計算。
十.繞流物體的粘性不可壓縮流動
考試內容
邊界層概念及特性;邊界層微分方程;邊界層動量積分方程及對平壁邊界層求解;邊界層分離
考試要求
1、 正確理解邊界層概念和特點,熟悉邊界層微分方程和動量積分方程;
2、 掌握運用動量積分方程求解順流平壁層流、湍流邊界層和混合邊界層;
3、 了解平壁層流、湍流邊界層的特性,掌握平壁邊界層參數分布特性及計算。
4、 掌握曲壁邊界層特點和分離現象。
十一.可壓縮流動基礎
考試內容
可壓縮流動基本概念;基本方程;參考狀態;一維定常等熵流動;正激波;幾何噴管中的流動。
考試要求
1、 熟悉微弱擾動波的傳播過程和區域,掌握音速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2、 熟練掌握定常一元等熵氣流的特性及計算,以及設計工況時的噴管流動計算;
3、 了解變噴管工況下流動特性;
4、 了解激波的形成機理,掌握正激波兩側氣流參數的變化特性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