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名稱:現代輻射探測與測量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主要考查學生對輻射探測基本原理和實驗方法的掌握、對輻射探測領域前沿動態知識的理解、對新型探測器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的把握,以及結合實驗室儀器創新性開展實驗研究的能力。
二、考試的內容
1.核輻射探測基礎理論知識
內容要點:放射性測量中的統計學,射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帶電粒子與γ射線的測量。
知識點:核衰變數與計數的統計分布、放射性測量的統計誤差、測量數據的檢驗、帶電粒子與靶物質原子的碰撞、重帶電粒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β射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γ射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α/β放射源活度的測量、射線測量方法、γ射線強度測量與能譜分析。
2.常用三種類型探測器專業知識
內容要點:氣體探測器,閃爍探測器,半導體探測器。
知識點:電離室、正比計數器及G-M計數器的工作原理、儀器特點;閃爍體的選擇及物理特性,光電倍增管性能特點,閃爍計數器時間特性和能量分辨率概念;半導體探測器基本原理,金硅面壘探測器工作原理及使用,高純鍺探測器原理及使用。
3.中子探測及中子能譜測量
內容要點:中子探測基本原理,中子探測器,中子能譜測量,中子通量密度測量。
知識點:核反應法、核反沖法、核裂變法、活化法、常用中子探測器操作使用、中子能譜測量儀器及方法、中子通量密度測量方法。
4.探測器發展趨勢和新方法
內容要點:脈沖形狀甄別方法,飛行時間方法,探測器望遠鏡方法,磁分析方法。
知識點:脈沖形狀甄別方法的分類與原理、飛行時間方法的工作原理及測量裝置、探測器望遠鏡方法的工作原理及探測系統、磁分析方法與組合粒子鑒別系統。
5.新型探測器其它類型探測器的發展及應用
內容要點:漂移室,溴化鑭,碲鋅鎘,硅微條等新型探測器的發展及應用。
知識點:漂移室、溴化鑭、碲鋅鎘、硅微條等新型探測器的工作原理、儀器性能、優缺點及實際應用。
三、試卷類型及比例
(1)填空題、選擇題,占20%。
(2)名詞解釋、簡答題,占40%。
(3)計算題、綜合應用題,占40%。
四、考試形式
考試形式為筆試,考試時間3小時,滿分100分。
五、參考書目
(1)Glenn F.Knoll.《Radiation Detection and Measurement》Fourth Edition.John Wile & Sons Inc,2010
(2)吳治華等. 《原子核物理試驗方法》.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