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浙江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科目
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名稱:
|
909中外歷史綱要
|
適用專業:
|
045109學科教學(歷史)
|
|
|
|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由考點提供)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題型結構
選擇題: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
簡答題: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材料分析題: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論述題: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二、考查目標(復習要求)
全日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中外歷史綱要》科目考試內容包括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等6門歷史學科基礎課程,要求考生系統掌握中外通史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研究方法,并能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中學歷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三、考查范圍或考試內容概要
第一部分:中國古代史
第一章 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大一統國家的建立與鞏固
1.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原始社會、夏商周的更替
2.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孔子與老子、百家爭鳴
3.秦漢大一統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秦的興亡、西漢的強盛、東漢的興衰、兩漢文化
第二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
1.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制度更迭:三國鼎立、東晉十六國、南北朝、民族交融、九品中正制、均田制與府兵制
2.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文化:佛教的本土化、文學、書法、繪畫、科技
第三章 隋唐大一統的發展與對外交流的擴大
1.隋唐時期的政治: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三省六部制與科舉制、唐由盛而衰
2.隋唐時期的經濟:大運河的修建、唐都長安、兩稅法、租傭調制
3.唐代的民族政策:安西都護府與北庭都護府、羈縻府州、唐蕃會盟
4.唐朝的文化成就與對外交流:儒佛道三教并行、唐詩、書法成就、唐與東亞、南亞和西亞的交往
第四章 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一
1.兩宋的政治和軍事:北宋專制集權的加強、宋遼對峙、慶歷新政與王安石變法、宋金對峙
2.從蒙古崛起到元朝統一: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宣政院、元朝的民族關系
3.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商業和城市的繁榮、經濟重心的南移、社會階層的流動
4.遼宋夏金元的文化: 儒學的復興、文學藝術、史學、科技成就
第五章 明清中國版圖的奠定與面臨的挑戰
1.從明朝建立到清朝統一:明朝政治體制的變化、八股取士、鄭和下西洋、抗倭、朝貢貿易、明清易代
2.清朝的鼎盛與危機:“康乾盛世”、從“一條鞭法”到“攤丁入畝”、疆域的奠定、統治危機的出現
3.明清經濟與文化:明清經濟的發展、思想領域的變化、小說與戲曲、科技、史學成就
第二部分:中國近代史
第一章 外患頻起與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1.第一次鴉片戰爭:鴉片貿易、虎門銷煙、《南京條約》、《虎門條約》、《黃埔條約》、《望廈條約》、“師夷長技以制夷”
2.第二次鴉片戰爭:《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璦琿條約》、火燒圓明園
3.甲午戰爭:遼東戰役、黃海海戰、旅順大屠殺、《馬關條約》、臺灣人民反割臺斗爭、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4.八國聯軍侵華: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義和團運動、《辛丑條約》
第二章 從器物到制度的累進
1.洋務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洋務派、自強求富、“中體西用”
2.維新變法:維新派、公車上書、《時務報》、“百日維新”
3.清末新政:癸卯學制、預備立憲、《欽定憲法大綱》、立憲派
4.革命、共和與軍閥割據:同盟會與三民主義、武昌起義與民國建立、二次革命、袁世凱復辟、護國運動、護法運動、民族工業迎來“短暫的春天”
第三部分:中國現代史
第一章 民族復興與抗戰
1.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新青年》、新文化運動的內容與代表人物、“文學革命”、近代中國物質生活與社會習俗變遷
2.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與國民黨的改組: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國民黨的改組
3.北伐與國共分裂:新三民主義、黃埔軍校、北伐戰爭、國共分裂
4.國共十年對峙: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
5.抗日戰爭: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九一八事變與局部抗戰、七七事變、八一三事變、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中共七大、抗戰的偉大勝利
第二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長
1.國共內戰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重慶談判、解放區土地改革運動、三大戰役與渡江戰役、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2.過渡時期:抗美援朝戰爭、總路線、三大改造、“大躍進”與人民公社化運動
3.“文化大革命”:破“四舊”、上山下鄉、粉碎“四人幫”
4.改革開放:十一屆三中全會、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5.外交歷程與新中國的崛起:“一邊倒”與中蘇建交、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萬隆會議、中國重返聯合國、中美關系解凍、不結盟、積極參加聯合國事務和區域性合作
第四部分:世界古代史
第一章 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展
1.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古代西亞、埃及、印度和中華文明的產生、希臘城邦的民主政治
2.古代世界的奴隸制帝國:古巴比倫王國、亞述帝國、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孔雀帝國、羅馬帝國、希臘字母、拉丁字母、絲綢之路
第二章 中古時期的世界
1.中古時期的歐洲:中古西歐的王權、教會與城市、歐洲封建莊園、拜占庭與俄羅斯
2.中古時期的亞洲: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的興起、笈多帝國、日本幕府政治、高麗王朝
3.古代的非洲與美洲:阿克蘇姆王國、馬里和桑海的崛起、美洲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
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
第一章 工業文明的曙光
1.西歐的原初現代化:英國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現代民族國家的誕生
2.全球化的開始:新航路的開辟、早期殖民擴張、價格革命、商業革命、世界市場雛形出現
3.西歐的思想解放運動: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啟蒙運動
第二章 工業文明的來臨
1.工業文明在歐美大陸的確立: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現代民主政治的拓展
2.整體世界的最終形成:瓜分殖民地的狂潮、向工業文明艱難邁進的諸文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3.社會主義運動的興起: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空想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
4.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一戰的爆發與結束、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確立、國際聯盟
第六部分:世界現代史
第一章 轉型期的震蕩與探索
1.轉型期的震蕩:大蕭條、法西斯主義的興起、歐亞戰爭策源地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
2.轉型期的探索:蘇聯與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的創立、歐美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的改革、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土耳其、墨西哥)趕超型的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的創立
第二章 工業文明在世界范圍內的全面展開
1.推動現代化穩定發展的主要因素:聯合國的建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不結盟運動的興起、殖民體系的瓦解
2.現代化的擴大與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的擴大、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的進一步調整、發展中國家現代化模式的成就
3.冷戰的興起與兩極格局的形成:雅爾塔體制、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北約與華約、兩極格局中的對抗與沖突
4.區域經濟集團化的發展:歐盟的形成、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合組織
第三章 走向21世紀的人類文明
1.新科技革命和“新經濟”的興起:新技術革命、“新經濟”的興起
2.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蘇東劇變和冷戰的結束、“一超多強”的世界格局、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主題、在合作共贏中促進全球共同發展
3.經濟全球化和全球貿易的加速發展:經濟全球化的加速、世貿組織
參考教材或主要參考書:
1.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2.樊樹志:《國史概要》,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3.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
四、樣卷(參見往年試卷)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