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浙江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科目
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
|
|
科目名稱:
|
中國文學批評史
|
適用專業:
|
古代文學
|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 及 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答題紙一般由考點提供。
(三)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概念題):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簡答題(簡述題): 3小題,每小題20分,共60分
分析論述題(綜合題):1小題,每小題50分,共50分
二、考查目標(復習要求)
全日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中國文學批評史科目考試內容包括中國文學批評史等1門古代文學學科基礎課程,要求考生系統掌握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并能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古代文學批評史中的實際問題。
三、考查范圍或考試內容概要
第一章 先秦的文學批評
1.“詩言志”說的形成 。
2.道家對有關文學問題的一些看法 。
3.儒家在文學理論上的貢獻 。
4.法家的功利主義文學觀 。
第二章 兩漢的文學批評
1.漢儒詩歌理論的總匯《毛詩大序》。
2.漢代學者對辭賦的不同看法 。
3.揚雄發展了正統的文學觀 。
4.王充對漢代正統學風的批判。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的文學批評
1.《典論·論文》。
2.《文賦》。
第四章 南朝文學理論的斗爭和發展
1.聲律論的創建和影響 。
2.裴子野和蕭綱的論爭 。
3.蕭統主張文質并重。
第五章 劉勰《文心雕龍》
1.生平和作品的概況。
2.立論原則。
3.文學和時代的關系。
4.構思和修養的關系。
5.意境和比興的問題。
6.內容和形式的問題。
7.風骨和風格的問題。
8.文體論。
9.創作論。
10.批評論。
第六章 鐘嶸《詩品》
1.論五言詩的長處和“滋味” 。
2.五言詩創作中出現的問題 。
3.分品的歷史淵源和標準 。
4.論繼承和流派的問題。
第七章 隋唐五代的文學批評
1.唐初的文學批評和杜甫的詩論 。
2.元稹、白居易和新樂府運動 。
3.韓愈、柳宗元和古文運動 。
4.司空圖的風格論和詩味說 。
第八章 宋金元的文學批評
1.宋初詩文革新運動的開展 。
2.道學家抹殺文學的謬論 。
3.蘇軾對創作經驗的闡述 。
4.黃庭堅的詩論和江西詩派的形成 。
5.南宋詩人對江西詩派的批判。
第九章 宋人詩話和嚴羽的《滄浪詩話》
1.詩話的形成和發展 。
2.張戒的《歲寒堂詩話》。
3.姜夔的《白石道人詩說》。
4.嚴羽的《滄浪詩話》。
第十章 元好問的優秀詩篇《論詩三十首》
第十一章 婉約派和豪放派的詞論
第十二章 明至清中葉的文學批評
1.明代詩文擬古主義者的紛爭。
2.李贄和公安派的創新學說 。
3.明末清初三大學者的文學見解。
4.葉燮探討詩歌原理的著作《原詩》。
5.清初詩壇的紛爭。
6.桐城派的基本理論和發展。
7.明清文人對民間歌曲的評述。
8.明代戲曲理論的爭論和發展 。
9.李漁《閑情偶寄》論戲曲創作與舞臺表演。
10.李贄和金人瑞的小說理論 。
11.浙派和常州詞派的詞論 。
第十三章 清代中后期的文學批評
1.詩界革命。
2.小說界革命。
3.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
參考教材或主要參考書:
1.《中國文學批評史新編》 (第二版) 王運熙 顧易生 主編 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
2.《中國文學批評史》(上中下) 王運熙 顧易生 主編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中國文學批評史》 郭紹虞撰 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
4.《中國文學批評小史》 周勛初撰 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5.《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修訂本) 張少康撰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以上任選)
四、樣卷
中國文學批評史(樣卷)
一、名詞解釋(4*10分=40分)
1.興觀群怨
2.建安風骨
3.肌理說
4.桐城派
二、簡答題(3*20分=60分)
1. 簡評《文賦》中關于靈感的論述。
2. 試論陳子昂的詩學觀念。
3. 簡論葉燮《原詩》的批評史成就。
三、論述題(1*50分=50分)
1.結合宋代詩壇狀況,談談《滄浪詩話》的文學批評特點、成就及缺陷。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