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21年上海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初試考研大綱
612社會學與社會史理論 一、考試目標 《社會學與社會史理論》考試是為招收社會學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考試 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考試考生是否具備攻讀社會學碩士研究生所必須的基本 素質、一般能力和培養潛能。要求考生: 1.比較全面地掌握社會學的基本概念、經典理論和主要理論流派的思想脈絡; 2.比較全面地掌握中國社會史的基本知識、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和主要問題; 3.具有一定的運用社會學與社會史理論知識進行概括歸納與抽象思維的能力,和分析 重大現實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與題型結構 1.名詞解釋:30分每題5分 2.簡述題:60分每題15分 3.論述題:60分每題20分 三、考試主要內容 (一)古典社會學部分: 1.西方社會學產生的思想基礎、理論淵源與社會思潮 2.實證主義社會學的創始人孔德及其主要理論觀點 3.斯賓塞與進化論社會學主要構成 4.馬克思的社會學理論 5.涂爾干的經典社會學理論 6.韋伯的理解社會學 7.齊美爾的形式社會學 (二)現代社會學部分: 1.功能主義理論的興起及其理論來源 2.結構功能主義理論:帕森斯的宏觀結構功能主義理論、默頓功能主義理論 3.社會沖突理論:沖突理論的思想淵源、米爾斯的社會沖突理論、達倫多夫的辯證沖 突理論、科塞的功能沖突理論 4.交換理論:交換理論的思想淵源、霍曼斯的行為主義交換理論、布勞的結構主義交 換理論、愛默森的社會網絡交換分析、交換理論中的經濟與博弈論 5.符號互動理論:符號互動論的理論淵源、符號互動理論早期代表人物及思想、符號 互動論后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符號互動論的方法論問題 6.現象學社會學:現象學社會學的知識背景、舒茨的現象學社會學理論 7.本土方法論(俗民方法論):本土方法論的理論淵源、本土方法論的本質、加芬克 爾的本土方法論、其他人的本土方法論研究 8.社會批判理論:從馬克思到法蘭克福學派、法蘭克福學派的代表人物與主要觀點、 病態社會的診斷――馬爾庫塞的觀點 (三)當代社會學部分 1.新功能主義:新功能主義及其特征、亞歷山大的新功能主義、盧曼的系統功能主 義 2.哈貝馬斯的社會批判理論與溝通理論 3.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與現代性觀點 4.布迪厄的社會學理論 5.理性選擇理論 6.柯林斯的社會沖突理論與互動儀式理論 7.社會資本與社會網絡理論 (四)社會學概論部分 1.社會學的學科性質 2.社會的構成 3.文化 4.人的社會化 5.社會關系與社會結構 6.社會群體與社會組織 7.社會制度 8.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 9.社區 10.社會問題與社會控制 11.社會變遷:社會變遷及其類型、社會變遷理論 12.全球化與現代化: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現代化的主要理論模式、后發生型現代化 (五)社會史理論方法 1.社會史定義與新社會史界定 2.社會史的興起與發展 3.社會史研究領域 4.社會史研究法 5.社會史研究功能 6.社會史與歷史學的關系 7.社會史史料學理論 8.中國文獻中的社會史史料 9.外國文獻中的社會史料 (六)中國社會史理論方法 1.先秦社會結構和社會群體 2.秦漢隋唐社會結構和組織 3.先秦社會階級與階層 4.宋元明清社會結構與組織 5.中國封建社會主要階級與階層 6.近代前期社會社會團體 7.中國近代階級與階層 8.中國古代社會生活方式 9.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習俗 (七)中國歷史理論 1.先秦時期奴隸制的建立、發展和瓦解 2.秦漢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發展 3.秦漢至隋唐中央專制集權的建立和演變 4.隋唐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全面發展 5.宋元明清君主專制的不斷加強 6.宋元明清經濟繁榮與資本主義萌芽 7.宋元明清的文化與科技發展 8.封建社會的農民戰爭及其歷史作用 9.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歷程 10.中國近代主要社會矛盾和革命運動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