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特殊效用函數(完全互補、完全替代)的均衡解。
(7)無差異曲線的含義與特征。
(8)預算線的含義和預算線的變動。
(9)價格-消費曲線
(10)收入-消費曲線
(11)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
(12)斯拉茨基方程
(13)消費者剩余
4. 生產理論
掌握要點:
(1)生產要素與生產函數。
(2)短期生產與長期生產、里昂惕夫生產函數、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
(3)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的含義。
(4)邊際技術替代率及遞減規律、規模報酬的含義及判斷方法。
(3)總產量、平均產量、邊際產量的關系。
(4)等產量線的含義和特征。
(5)等成本線的含義。
(6)兩種生產要素最適組合的公式與圖形。
5. 成本理論
掌握要點:
(1)短期與長期的含義和區別。
(2)短期平均成本與邊際成本的關系。
(3)短期成本與長期成本。
(4)兩種產品的生產——范圍經濟
(5)總收益、平均收益和邊際收益的含義
(6)成本最小化和利潤最大化的基本原則。
6. 廠商理論
掌握要點:
(1)完全競爭、完全壟斷、壟斷競爭與寡頭壟斷的含義。
(2)完全競爭市場上的短期均衡與短期供給曲線。
(3)完全競爭市場的經濟效率。
(4)生產者剩余
(5)完全競爭市場的長期均衡、市場效率。
(6)完全壟斷市場的單個廠商的短期均衡和長期均衡。
(7)壟斷市場勢力的來源與社會成本。
(8)市場勢力與定價
(9)壟斷競爭市場和寡頭壟斷市場的相關內容。
(10)對完全競爭市場、完全壟斷市場、壟斷競爭市場與寡頭壟斷市場的比較。
(11)價格歧視(一級價格歧視、二級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的含義和應用。
(12)博弈論和競爭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