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 考試科目名稱: 文學綜合
一、考試內容及要點
考試內容:分為中國文學史、外國文學史與文藝理論三部分。中國文學史主要包括從先秦到晚清以前的中國古代文學;外國文學史主要包括從古希臘到十九世紀中葉的西方文學、從古埃及和古印度到十九世紀的東方文學;文藝理論主要考察文學基本原理。
考試要點(外國文學史部分):
(一)西方古代文學(古希臘羅馬文學)
1、古希臘文學的人本主義精神、現世主義特點、成就突出的幾大門類;
2、荷馬史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3、古希臘神話的特點和奧林匹斯神系的主神;
4、古希臘三大悲劇家的創作及其代表作的思想藝術特點;
5、羅馬文學與希臘文學的關系及其黃金時代的名家名作。
(二)中世紀文學
1、教會文學的概念,英雄史詩的概念和代表作,市民文學的特點和代表作;
2、騎士文學的概念、類型、思想藝術特征、意義影響、代表作;
3、但丁的地位、創作概況,在文學史、思想文化史上承前啟后的意義影響;
4、《神曲》的思想內容和藝術表現上的二重性。
(三)文藝復興時期文學(重點)
1、人文主義思想要點,人文主義文學特征;
2、大學才子派、流浪漢小說、七星詩社等名詞概念;
3、彼得拉克、薄伽丘的創作,《十日談》的思想藝術特點及其意義、影響;
4、塞萬提斯《堂吉訶德》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堂吉訶德形象的二重性;
5、拉伯雷《巨人傳》的思想主題、藝術特色;
6、莎士比亞戲劇創作三個時期的概況,莎士比亞在歐美文學、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影響,莎士比亞化、福斯泰夫式背景等名詞概念;
7、莎士比亞歷史劇、喜劇、傳奇劇的思想藝術特點、代表作概況,;
8、《威尼斯商人》的主題、情節,夏洛克、鮑西婭的形象;
9、《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雅典的泰門》等悲劇的思想藝術特點、主人公形象。
(四)17世紀文學(古典主義文學)
1、古典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征及產生背景、發源地、中心、創作代表、理論代表;
2、古典主義、三一律等名詞概念;
3、古典主義文學的兩大悲劇家及其代表作的思想藝術特點;
4、古典主義喜劇家莫里哀的創作概況、思想藝術基本傾向;
5、《偽君子》、《慳吝人》的思想藝術特點、主人公形象。
(五)18世紀文學(啟蒙主義文學)
1、啟蒙思想的要點和啟蒙文學的特征;
2、英國、法國、德國啟蒙文學概況;
3、百科全書派、狂飆突進運動、魏瑪古典主義、感傷主義文學等名詞概念;
4、笛福、伏爾泰、狄德羅、盧梭、席勒的代表作的思想藝術特點、主人公形象;
5、歌德的主要作品和藝術成就;
(六)19世紀前期文學(重點)
1、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產生背景、基本特征,在德國、英國、法國、俄國的發展概況和代表作家;
2、耶拿派、海德堡派、湖畔派、拜倫式英雄、歐那尼之戰等名詞概念;
3、《抒情歌謠集》中的名作及該詩集序的意義,雪萊的名作,司各特的創作成就;
4、拜倫、雨果和普希金的主要作品及藝術成就;
5、美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特點、發展概況、名家名作特別是霍桑、惠特曼、麥爾維爾等名家的名作。
(七)東方古代文學
1、古埃及、巴比倫文學的突出成就;
2、《舊約》、“摩西五經”等名詞概念,《舊約》中的神話、英雄傳說、詩歌、小說、戲劇名篇,《舊約》藝術成就和影響;
3、古代印度詩歌、故事、戲劇的名篇及其基本內容,迦梨陀娑的《沙恭達羅》的情節內容和思想藝術特點。
(八)東方中古文學
1、中古日本文學四個時期的宏觀發展概況、各時期突出的名家名作,“和歌”、“物語”、“能”、“狂言”等名詞概念;
2、《源氏物語》與《一千零一夜》;
3、中古波斯三大詩人的創作成就;
(九)東方近現代文學
1、近現代亞非文學的特點;
2、日本近代文學(昭和時代以前)的宏觀發展概況和名家名作;
3、泰戈爾的世界影響,主要詩集(如《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的基本內容,《戈拉》的思想主題和藝術特點;
4、夏目漱石、普列姆昌德和紀伯倫。
二、參考書目
黃懷軍、詹志和主編《外國文學史》,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
勃蘭兌斯:《十九世紀文學主流》,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
考試要點(中國文學史部分)
(一) 先秦文學
1、文學的起源。
2、神話的產生。
3、先秦詩歌的發展軌跡及成就。
4、先秦散文的發展軌跡及成就。
(二) 兩漢文學
1、兩漢散文發展概況。
2、兩漢辭賦的文學成就。
3、史傳文學的形成、發展,及其成就,歷史地位。
4、漢樂府的思想與藝術價值。
5、文人五言詩的成就、地位和影響。
(三) 魏晉南北朝文學
1、建安文學的歷史必然。
2、兩漢詩歌的評價。
3、陶淵明與田園詩。
4、南北朝詩歌、辭賦、駢文的成就。
5、南北朝小說的價值。
6、魏晉南北朝文學的自覺問題。
(四) 隋唐五代文學
1、各種詩歌流派之特征、成就、地位、影響。
2、李白、杜甫、白居易。
3、唐詩四分法及各期詩歌之特征、成就、影響。
4、唐代古文運動與韓柳之散文。
5、唐代傳奇。
6、唐五代詞。
(五) 宋代文學
1、宋詞之形成、繁榮、成就、影響。
2、蘇軾、辛棄疾、李清照。
3、宋代古文運動與宋代六大家之散文。
4、陸游。
5、宋代話本。
(六) 元代文學
1、元代散曲。
2、元代雜劇的形成及其體制。
3、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
4、南戲與《琵琶記》。
(七) 明代文學
1、明代長篇小說。
2、《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
3、明代短篇小說。
4、“三言”、“兩拍”。
5、明代戲劇。
6、湯顯祖與沈璟。
7、明代詩文。
(八) 清代文學
1、清代戲曲及各流派。
2、《長生殿》與《桃花扇》。
3、清代小說。
4、《紅樓夢》《聊齋志異》《儒林外史》。
5、清代詩、文、詞及講唱文學。
主要參考書
馬積高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
周先慎:《中國文學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考試要點(文藝理論部分)
(一)文學本質論
1.、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屬性。
2、語言在文學中的地位,掌握文學語言的特點。
3、認識文學的社會作用與功能。
(二)文學構成論
1、文學形象的形成、表現形式與內部結構;文學形象的審美形態。
2、文學作品內容與形式的辯證統一關系;內容、形式的具體內涵和表現形態。
3、文學體裁內涵及具體形態。
(三)文學創作論
1、文學創作主體、客體內涵及關系,文學創作過程與思維特征;文學創作與文學傳統的關系。
2、文學創作方法(現實主義、浪漫主義、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的內涵與特點;文學風格和流派的內涵與具體形態。
(四)文學接受論
1、文學接受理論的發展脈絡和主要內容;期待視野、召喚結構等主要概念,了解文學鑒賞的基本特征和方法。
2、文學批評的性質、原則、方法、職能與作用。
(五)文學生產論
文學生產、文學消費、文學傳播的理論內涵,把握文學與文化產業的關系。
(六)文學發展論
文藝起源的諸種學說,文學發展規律與趨勢。
主要參考書
趙炎秋主編:《文學原理》,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童慶炳主編:《文學理論教程》(修訂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