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考研秘籍考研網!    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考博真題下載    考研真題下載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級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網 >> 文章中心 >> 專業課 >> 正文  2021年西北師范大學《中外教育發展史》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大綱

新聞資訊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單位網上接受咨詢和報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學生“就業之家”研究生專場招聘場面火爆
普通文章 廈大女研究生被殺案終審判決 兇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廣東八校網上試點考研報名將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碩士北京招生單位報名點一覽
普通文章 洛陽高新區21名碩士研究生被聘為中層領導
普通文章 浙江省碩士研究生報名從下周一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紖^網上報名時間安排表
普通文章 廣東:研究生入學考試2003年起重大調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國研招上??紖^報名點一覽表
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寧夏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大連鐵道學院04年碩士接收調劑生源基本原則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溫州師范學院(溫州大學籌)05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學04年考研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沈陽建筑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05年碩士調劑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調劑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學04年研究生招收統考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廣西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21年西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大綱  

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

《中外教育發展史》科目大綱

(科目代碼:923)

學 院 名 稱(蓋章):      教  育  學  院    

學院負責人(簽字):                         

編   制   時   間:  2020年  7 月  16  日   
《中外教育發展史》科目大綱

(科目代碼:923)

一、考核要求

通過考核,了解考生對于中外教育史基本知識與發展脈絡的掌握狀況,以及結合教育史的基本原理分析評價中外歷史上的教育現象,為后續專業的學習及研究奠定基礎。

二、考核評價目標

1、系統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識,把握教育思想演變、教育制度發展、教育實施進程的基本線索,特別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認真閱讀和準確理解有關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獻,特別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培養嚴謹、踏實的學風,掌握學習教育歷史的基本方法。

3、能夠運用教育史學的基本原理分析、評價中外歷史上的教育現象,探討有益于現實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理論啟示。

4、通過歷史上教育人物矢志探索教育的精神,培養熱愛教育事業、熱愛祖國和人民的情感。

三、考核內容

第一章   西周官學制度的建立與“六藝”教育的形成

“學在官府”;大學與小學;國學與鄉學;家庭教育;“六藝”。

 

第二章   私人講學的興起與傳統教育思想的奠基

1、私人講學的興起

私人講學興起;諸子百家的私學;齊國的稷下學宮。

  2、孔丘的教育實踐與教育思想

創辦私學與編訂“六經”;“庶、富、教”:教育與社會發展;“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教育與人的發展;“有教無類”與教育對象;“學而優則仕”與教育目標;以“六藝”為教育內容;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啟發誘導、學思行結合;論道德教育;論教師;歷史影響。

3、孟軻的教育思想

思孟學派;“性善論”與教育作用;“明人倫”與教育目的;人格理想與修養學說;“深造自得”的教學思想。

4、荀況的教育思想

荀況與“六經”的傳授;“性惡論”與教育作用;以培養“大儒”為教育目標;以“六經”為教學內容;“聞見知行”結合的教學方法;論教師。

  5、墨家的教育實踐與教育思想

“農與工肆之人”的代表;“素絲說”與教育作用;以“兼士”為教育目標;以科技知識和思維訓練為特色的教育內容;主動、創造的教育方法。

  6、法家的教育思想

“人性利己說”與教育作用;禁私學;“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7、戰國后期的教育論著

《大學》:“三綱領”、“八條目”;《中庸》:“尊德性”與“道問學”、學問思辨行;《學記》:學制與學年、教育教學的原則與方法、教師。

 

第三章     儒學獨尊與讀經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1、“獨尊儒術”文教政策的確立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興太學以養士;實行察舉,任賢使能。

2、封建國家學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經學教育;太學;鴻都門學;郡國學。

3、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對賢良策》與三大文教政策;論人性與教育作用;論道德教育。

 

第四章   封建國家教育體制的完備

1、魏晉南北朝官學的變革

西晉的中央官學;南朝宋的中央官學;北魏的中央官學。

2、隋唐學校教育體系的完備

文教政策的探索與穩定;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機構確立;中央和地方官學體系完備;學校教學和管理制度嚴格;私學發展;學校教育制度的特點。

3、科舉制度的建立

科舉制度的產生與發展;考試的程序、科目與方法;科舉制度與學校的關系;科舉制度的影響。

4、顏之推的教育思想

顏之推與《顏氏家訓》;論士大夫教育;論家庭教育。

5、韓愈的教育思想

道統說與師道觀;“性三品說”與教育作用;論人才的培養與選拔。

 

第五章   理學教育思想和學校的改革與發展

1、科舉制度的演變與學校教育的改革

科舉制度的演變;學校淪為科舉附庸;宋代“興文教”政策;“蘇湖教法”;北宋三次興學與“三舍法”;積分法;“六等黜陟法”;“監生歷事”;社學。

2、書院的發展

書院的產生與發展;《白鹿洞書院揭示》與書院教育宗旨;東林書院與書院講會;詁經精舍、學海堂與書院學術研究;書院教育的特點。

3、私塾與蒙學教材

私塾的發展、種類和教育特點;蒙學教材的發展、種類和特點。

4、王安石的教育思想

主持“熙寧興學”;崇尚實用的教育思想;系統的人才理論

5、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明天理,滅人欲”與教育的作用、目的;論“大學”與“小學”;“朱子讀書法”。

6、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與教育作用;“隨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則;論教學;論兒童教育。

 

第六章  早期啟蒙教育思想

1、倡導新的教育主張

“公其非是于學?!迸c學校的作用;“日生日成”的人性與教育;義利合一的教育價值觀。

2、顏元的學校改革思想

    顏元與漳南書院;“實德實才”的培養目標;“六齋”與“實學”教育內容;“習行”的教學方法。

 

第七章  中國教育的近代轉折

    1、教會學校的舉辦和西方教育理念的引入

    英華書院與馬禮遜學校;教會學校的發展;“學校與教科書委員會”與“中華教育會”;教會學校的課程。

    2、洋務教育的創立和發展

洋務學堂的興辦、類別與特點;京師同文館;福建船政學堂;幼童留美與派遣留歐。

3、張之洞的“中體西用”教育思想

“中體西用”思想的形成與發展;張之洞與《勸學篇》;“中體西用”思想的歷史作用和局限。

 

第八章  近代教育體系的建立

1、維新派的教育實踐

興辦學堂;興辦學會與發行報刊。

2、“百日維新”中的教育改革

創辦京師大學堂;書院改辦學堂;改革科舉制度。

3、康有為的教育思想

維新運動中的教育改革主張;《大同書》的教育理想。

4、梁啟超的教育思想

“開民智”、“伸民權”與教育作用;培養“新民”的教育目的。

5、嚴復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開民智”、“興民德”的“三育論”;“體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觀。

6、清末教育新政與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壬寅學制”和“癸卯學制”的頒布;廢科舉,興學堂;建立教育行政體制;確定教育宗旨;留日高潮與“庚款興學”。

 

第九章  近代教育體制的變革

1、民國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針;頒布“壬子癸丑學制”。

2、蔡元培的教育實踐與教育思想

“五育并舉”的教育方針;改革北京大學的教育實踐;教育獨立思想。

    3、新文化運動影響下的教育思潮和教育運動

    新文化運動抨擊傳統教育促進教育觀念變革;平民教育運動;工讀主義教育運動;職業教育思潮;勤工儉學運動;科學教育思潮;國家主義教育思潮。

    4、學校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實驗

    現代西方教學理論在中國的傳播;設計教學法;“道爾頓制”;“文納特卡制”。

    5、1922年“新學制”

    “新學制”的產生過程;“新學制”的標準和體系;“新學制”的特點;“新學制”的課程標準;“新學制”評價。

    6.收回教育權運動

教會教育的擴張與變革;收回教育權運動。

 

第十章  南京國民政府的教育建設

   1、教育宗旨與教育方針的變遷

黨化教育;“三民主義”教育宗旨;“戰時須作平時看”的教育方針。

2、教育制度改革

大學院和大學區制的試行;“戊辰學制”的頒行。

3、學校教育的管理措施

訓育制度;中小學校的童子軍訓練;高中以上學生的軍訓;頒布課程標準,實行教科書審查制度;實行畢業會考。

4、學校教育的發展

幼兒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抗日戰爭時期的學校西遷。

 

第十一章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教育

    1、新民主主義教育的發端

    工農教育;湖南自修大學;上海大學;農民運動講習所;李大釗的教育思想;惲代英的教育思想。

2、新民主主義教育方針的形成

    蘇維埃文化教育總方針;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教育方針政策;“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教育方針。

    3、革命根據地的干部教育

    干部在職培訓;干部學校教育;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

    4、革命根據地的群眾教育和學校教育

群眾教育;根據地的小學教育;解放區中小學教育的正規化;解放區高等教育的整頓與建設。

    5、革命根據地教育的基本經驗

    教育為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依靠群眾辦教育。

 

第十二章  現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

1、楊賢江的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

論教育的本質;“全人生指導”與青年教育。

2、黃炎培的職業教育思想與實踐

職業教育的探索;職業教育思想體系。

3、晏陽初的鄉村教育試驗

“四大教育”與“三大方式”;“化農民”與“農民化”。

4、梁漱溟的鄉村教育建設

鄉村建設和鄉村教育理論;鄉村教育的實施。

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與實踐

生活教育實踐:曉莊學校、山海工學團、“小先生制”;“生活教育”思想體系。

6、陳鶴琴的“活教育”探索

兒童教育和“活教育”實驗;“活教育”思想體系。

 

第十三章  古希臘教育

 ?。ㄒ唬┕棚L時代的教育

    斯巴達教育。雅典教育。

    (二)古典時代的教育

1、“智者派”的教育活動與觀念。

2、蘇格拉底的教育活動與思想:美德即知識;“蘇格拉底方法”。

     3、柏拉圖的教育活動與思想:學園;學習即回憶;《理想國》。

     4、亞里士多德的教育活動與思想:呂克昂;靈魂論;自由教育。

 

第十四章  古羅馬教育

    (一)共和時期的羅馬教育

    (二)帝國時期的羅馬教育

    (三)古羅馬的教育思想

    1、西塞羅的教育思想

  2、昆體良的教育思想

   

第十五章   西歐中世紀教育

 ?。ㄒ唬┗浇探逃?/P>

    1、基督教教育的機構與內容

   2、基督教教育的特點

  ?。ǘ┦浪捉逃?/P>

   1、教會學校

   2、宮廷學校

3、騎士教育

   4、城市學校與行會學校

5、中世紀大學

(三)拜占庭和阿拉伯教育

1、主要教育機構及特點

2、歷史影響

   

第十六章  文藝復興時期的教育

    (一)人文主義教育家

    1、弗吉里奧;2、維多里諾;3、伊拉斯謨;4、莫爾;5、蒙田;6、莫爾

 ?。ǘ┤宋闹髁x教育的特征、影響和貢獻

   

第十七章  宗教改革時期的教育

    (一)新教的教育思想與實踐

    1、馬丁·路德的教育實踐與思想

    2、加爾文的教育實踐與思想

    (二)天主教教育

  1、耶穌會學校

 

第十八章  歐美主要國家和日本的教育發展

(一)英國教育的發展

     公學;貝爾-蘭卡斯特制;1870年《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法);《巴爾福教育法》;《哈多報告》;《1944年教育法》;《1988年教育改革法》。

  (二)法國教育的發展

啟蒙運動時期國民教育設想;帝國大學與大學區制;《基佐法案》;《費里教育法》;《郎之萬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1959年《教育改革法》;《富爾法案》;1975年《哈比改革》。

(三)德國教育的發展

國民教育的興起;巴西多與泛愛學校;實科中學;洪堡德的教育改革;柏林大學與現代大學制度的確立;德意志帝國與魏瑪共和國時期的教育;《漢堡協定》。

(四)俄國及蘇聯教育的發展

    彼得一世教育改革;《國民學校章程》;蘇聯建國初期的教育管理體制改革;(2)《統一勞動學校規程》; 20世紀20年代的學制調整和教學改革實驗;20世紀30年代教育的調整與改革;50年代后期的蘇聯教育改革。

 ?。ㄎ澹┟绹逃陌l展

   殖民地普及義務教育;賀拉斯•曼與公立學校運動;《莫雷爾法案》;六三三學制;初級學院運動;《國防教育法》;康南特的美國中等教育與師范教育改革的建議;1965年《中小學教育法》;生計教育;恢復基礎運動;1983年的《國家處在危機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六)日本教育的發展

明治維新時期教育改革;軍國主義教育體制的形成和發展;《教育基本法》和《學校教育法》;20世紀70-80年代的教育改革。

第十九章  歐美教育思想的發展

 ?。ㄒ唬┛涿兰~斯的教育思想

    論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論普及教育、泛智學校、統一學制及其管理實施;論學年制和班級授課制;論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

  (二)洛克的教育思想

  白板說;紳士教育。

    (三)盧梭的教育思想

    自然教育理論及其影響;公民教育理論。

    (四)裴斯泰洛齊的教育思想

  教育實踐活動;論教育目的;論教育心理學化;論要素教育;初等學校各科教學法;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五)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道德教育理論;課程理論;教學理論;赫爾巴特教育思想的傳播。

 ?。└5撠悹柕慕逃枷?nbsp;

  教育適應自然原則;幼兒園;恩物;游戲與作業。

 ?。ㄆ撸┧官e塞論教育

    生活準備說;知識價值論;科學教育論;課程論

 ?。ò耍R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對空想社會主義教育思想的批判繼承;論人的全面發展與教育的關系;論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重大意義。

    (九)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期的教育思潮和教育實驗

      新教育運動歷程;新教育運動中的著名實驗;梅伊曼、拉伊的實驗教育學;凱興斯泰納的“公民教育”與“勞作學?!崩碚摚幻膳_梭利的教育思想;進步教育運動歷程;昆西教學法;有機教育學校;葛雷制;道爾頓制;文納特卡計劃;設計教學法。

 ?。ㄊ┒磐慕逃枷?/P>

    論教育的本質與目的;論課程與教材;論思維與教學方法;論道德教育;杜威教育思想的影響。

    (十一)現代歐美教育思潮

  改造主義教育;要素主義教育;永恒主義教育;存在主義教育;分析哲學的教育理論;新行為主義教育;結構主義教育;終身教育思潮;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潮。

    (十二)蘇聯教育思想

馬卡連柯的教育思想;凱洛夫教育學體系;贊科夫的教學理論;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論。

 

參考書目

1.《外國教育史》(上、下),王天一等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

2.《中國教育史》,孫培青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詢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考研咨詢 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郵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稱:昆山創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考研秘籍網 版權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日本免费人成网ww555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