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考研秘籍考研網!    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考博真題下載    考研真題下載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級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網 >> 文章中心 >> 專業課 >> 正文  2021年西北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文學Ⅱ》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大綱

新聞資訊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單位網上接受咨詢和報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學生“就業之家”研究生專場招聘場面火爆
普通文章 廈大女研究生被殺案終審判決 兇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廣東八校網上試點考研報名將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碩士北京招生單位報名點一覽
普通文章 洛陽高新區21名碩士研究生被聘為中層領導
普通文章 浙江省碩士研究生報名從下周一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區網上報名時間安排表
普通文章 廣東:研究生入學考試2003年起重大調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國研招上??紖^報名點一覽表
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寧夏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大連鐵道學院04年碩士接收調劑生源基本原則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溫州師范學院(溫州大學籌)05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學04年考研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沈陽建筑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05年碩士調劑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調劑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學04年研究生招收統考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廣西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21年西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大綱

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

《中國古代文學Ⅱ》科目大綱

學院名稱(蓋章):      文學院       

學院負責人(簽字):                     

編  制  時  間:   2020年7月10日

《中國古代文學Ⅱ》科目大綱

一、考核要求

《中國古代文學》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門必修基礎課。課程內容包括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近代等七個文學史時期,包括詩歌、辭賦、散文、駢文、詞曲、戲劇、小說等多種體裁和各個時期的文學發展、嬗變和文藝思潮。本科目要求考生對中國古代文學有比較全面的把握,有比較扎實的專業知識與專業理論基礎。具體包括:主要的作家與作品,作家與作品的基本風格與藝術特色,文學流派及其形成的原因,文學不同時期劃分的依據,對古代文學作家與作品及其相關問題能夠進行有條理性和邏輯性的分析,有較好的審美能力與寫作表達能力等等,同時能注意到中國古代文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緊密聯系。

二、考核評價目標

本科目主要考查學生學習閱讀和分析鑒賞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能力,要求重點掌握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主要作家和代表作品,了解各個時期的文藝思潮、文學現象,以及各種不同的文體、風格與流派,以便為將來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和研究打下比較堅實的基礎。本科目的考試命題,根據教學大綱規定的課時比例來組配試卷,掌握好試題的重點、內容覆蓋面、能力層次和難易度??荚嚥扇¢]卷筆試的方式,題型主要有填空、單選、多選、名詞解釋、簡答、論述、閱讀理解等,可酌情組合,以測試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主要考核評價目標。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50 分鐘。試題量以中等考生能在規定時間內答完全部試題為限度。

三、考核內容

(一) 先秦文學

緒論

中國文學史的分期;中國文學的起源;先秦文學的形態及作者的流變;先秦文化與文學發展的軌跡。

第一章 上古神話

神話的概念及產生的社會文化背景;四大神話及其蘊涵的民族精神——憂患意識、厚生愛民意識、反抗精神;上古神話的思維特征;上古神話的散失和演化;上古神話對后世的影響。

第二章 《詩經》

《詩經》的編定和體制;《詩經》的內容——愛情婚姻、農事詩、征夫詩、思婦詩、民族史詩;《詩經》的藝術特點——賦比興的手法、句式和章法、風雅頌不同的語言風格;《詩經》在文學中上的地位和影響。

第三章《左傳》等先秦敘事散文

敘事散文的發展過程;《左傳》的敘事和記言;《國語》的文學成就;《戰國策》的文學成就;先秦敘事散文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第四章《孟子》、《莊子》等先秦說理散文

先秦說理散文體制的逐步成熟;《孟子》散文的藝術成就;《莊子》哲學思想的詩意表現;《荀子》和《韓非子》的議論文;先秦說理散文的地位和影響。

第五章 屈原與楚辭

楚辭產生的文化背景;屈原的生平和作品;《離騷》的思想內容及美人香草意象、形式和語言;屈原的其他作品——《九歌》《九章》《天問》《招魂》等;宋玉及其作品的地位及影響;楚辭的流變與屈原的地位和影響。

 

(二) 秦漢文學

緒論

漢代作家群體的生成;漢代文學發展的基本態勢;漢代文學與經學的雙向互動;漢代文學樣式嬗變及分期。

第一章 秦及西漢散文

《呂氏春秋》的成書及文學成就;李斯的散文及地位和影響;漢代初年的政論文;《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第二章 司馬相如與西漢辭賦

騷體賦及“九體”;枚乘《七發》和“七體”;司馬相如的天子游獵賦;揚雄四賦;西漢其他賦家的創作。

第三章 司馬遷與《史記》

司馬遷的生平;《史記》的成書;《史記》的敘事藝術、人物刻畫及風格特征;《史記》的地位和影響。

第四章 兩漢樂府詩

樂府和樂府詩;樂府詩的內容與藝術成就:豐富多彩的藝術畫面、嫻熟巧妙地敘事手法、異曲新聲與詩體演變。

第五章 東漢辭賦

班固、張衡的京都賦;述行賦和抒情小賦。

第六章 《漢書》和東漢散文

班固和《漢書》;《吳越春秋》;《論衡》和《潛夫論》。

第七章 東漢文人詩

班固、張衡、秦嘉的詩;酈炎、趙壹、蔡邕的五言詩;《古詩十九首》的思想內容及藝術特色。

(三) 魏晉南北朝文學

緒論

文學的自覺與文學批評的興盛的情況;亂世與亂世文學;門閥制度與門閥觀念下的文學創作;玄學、佛教對文學、文人的影響;魏晉南北朝文學的發展歷程。

第一章 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

曹操與曹丕;曹植的詩歌創作及其藝術成就;建安七子及蔡琰;建安詩歌的時代特征;阮籍、嵇康與正始詩歌。

第二章 兩晉詩壇

陸機、潘岳與太康詩風;左思、張協與劉琨;郭璞的游仙詩;王羲之、孫綽、許詢與玄言詩。

第三章 陶淵明

陶淵明的生平經歷與思想性格;陶淵明的詩歌創作及其藝術成就;陶淵明的散文與辭賦;陶淵明的地位及影響。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南朝民歌與吳楚風情;北朝民歌與北朝各民族的風習。南朝民歌與北朝民歌的差異。

第五章 謝靈運、鮑照與詩風的轉變

謝靈運開啟的新風與山水詩的興盛;鮑照的詩歌創作及其對七言詩的貢獻。

第六章 永明體與齊梁詩壇

沈約、謝朓與永明體;齊梁詩人集團;宮體詩產生的背景及其影響。

第七章 庾信與南朝文風的北漸

北朝文化與文學;南北文風的交融;庾信的詩歌創作及其藝術成就。

第八章 魏晉南北朝的辭賦、駢文與散文

別開生面的魏晉文壇;南朝美文的衍化:齊梁新變之風;《水經注》與《洛陽伽藍記》。

第九章 魏晉南北朝小說

小說的起源與魏晉南北朝小說的興盛;志怪小說與志人小說;《世說新語》的編撰及其文學成就。

(四) 隋唐五代文學

緒論

開放的文化環境與唐代文學的繁榮;漫游、入幕、讀書山林之風、貶謫與唐代文學;佛、道二家對唐代文學的影響;唐代文學的風貌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第一章 南北文學的合流與初唐詩壇

南北文學的合流與隋代文學;初唐詩壇:貞觀詩風及上官體,王績與四杰,文章四友;沈佺期、宋之問與五律的定型;陳子昂與唐詩風骨;張若虛與唐詩興象。

第二章 盛唐的詩人群體

王維、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園詩;王昌齡、崔顥等人的作品;高適、岑參、王之渙等人的邊塞詩。

第三章 李白

李白的生平、思想與人格;李白的樂府與歌行;李白的絕句;李白詩歌的藝術個性;李白的地位與影響。

第四章 杜甫

杜甫的生平;杜甫的律詩;杜甫詩的藝術風格;杜甫詩的地位及影響;杜甫詩的作品分析。

第五章 大歷詩風

士人心態的轉變與大歷詩歌的冷落寂寞情調;大歷詩歌的意象類型;大歷十才子;顧況與李益。

第六章 韓孟詩派與劉禹錫、柳宗元等詩人

韓孟詩派的詩歌主張及藝術風格;韓愈、孟郊等人詩歌的意象類型與技巧的創新;李賀詩歌的藝術表現與怪奇特征;劉禹錫、柳宗元等人的詩歌風貌。

第七章 白居易與元白詩派

重寫實、尚通俗的詩歌思潮與張籍、王建、元稹的詩歌創作;白居易的詩歌主張及其諷諭詩;《長恨歌》、《琵琶行》與元、白唱和詩;白居易的閑適詩;新樂府運動及其詩人;元和體。

第八章 散文的文體文風改革

政治改革與文體文風改革;倡導古文的理論主張與雜文學觀念的復歸;韓愈、柳宗元散文的藝術成就;晚唐古文的衰落與駢文的復興。

第九章 唐傳奇與俗講變文

唐傳奇及其嬗變;唐傳奇的表現藝術;俗講與變文。

第十章 晚唐詩歌

杜牧與晚唐懷古詠史詩;賈島、姚合等苦吟詩人;愛情題材與艷麗詩風;隱士情懷與淡泊詩風;亂離之感與時世諷諭。

第十一章 李商隱

李商隱的生平與詩歌內容;朦朧多義與對心靈世界的開拓;凄艷渾融的風格。

第十二章 詞的初創及晚唐五代詞

燕樂的興起及詞的起源;溫庭筠及其他花間詞人;李煜詞及其他南唐詞人。

(五) 宋遼金文學

緒論

高度繁榮的文化及其對詩文的影響;憂患意識與愛國主題的弘揚;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審美情趣;城市的繁榮與詞的興盛;宋代文學的獨特成就與歷史地位。

第一章 宋初文學

宋初的散文和復古思潮;宋初白體詩人和王禹偁;宋初的晚唐體詩人;西昆體的盛衰。

第二章 柳永與北宋前期詞風的演變

宋初詞人對五代詞風的因革;開拓詞境的嘗試;柳永詞的新變。

第三章 歐陽修及其影響下的詩文創作

歐陽修的散文、辭賦和四六;歐陽修、梅堯臣、蘇舜欽的詩歌;王安石等人的散文;王安石的詩歌。

第四章 蘇軾

蘇軾的人生觀和創作道路;蘇軾的古文和辭賦、四六;蘇軾的詩;蘇軾的詞;蘇軾的意義與影響。

第五章 江西詩派與兩宋之際的詩歌

黃庭堅的詩歌;陳師道的詩歌;江西詩派的形成及演變;陳與義和曾幾的詩歌。

第六章 周邦彥和北宋中后期詞壇

黃庭堅、晁補之、晏幾道、秦觀、賀鑄、周邦彥等人的詞作及其文學成就。

第七章 南渡前后詞風的演變

李清照的詞論及其作品;朱淑真的作品;朱敦儒、張元干、李綱、岳飛等詞人及其作品。

第八章 陸游等中興四大詩人

陸游的創作道路和詩歌淵源;陸游詩歌的特點與成就;陸游的影響;楊萬里與誠齋體;范成大的使金詩和田園詩。

第九章 辛棄疾和辛派詞人

辛棄疾的創作道路;辛棄疾對詞境的開拓;辛詞的藝術成就;辛派詞人。

第十章 姜夔、吳文英及宋末詞壇

姜夔及其詞作;吳文英及其詞作;宋末的其他詞人。

第十一章 南宋的散文和駢文

南宋的政論文和筆記小品;南宋理學家的文論和散文;南宋的四六。

第十二章 南宋后期和遼金的詩歌

永嘉四靈和江湖詩派;宋末詩歌;遼代詩歌;元好問與金代詩歌。

(六) 元代文學

緒論

元代的社會與文學;敘事文學的興盛;元代的抒情文學;元代文學的審美情趣。

第一章 話本小說與說唱文學

說話藝術;小說話本;講史話本;說經話本;諸宮調;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

第二章 關漢卿

關漢卿的生平思想與創作旨趣;《單刀會》、《西蜀夢》、《救風塵》、《竇娥冤》等作品;關漢卿雜劇的藝術特色。

第三章 王實甫和《西廂記》

《西廂記》的作者及故事的創新;《西廂記》的戲劇沖突;《西廂記》的人物塑造、語言藝術和社會影響。

第四章 白樸和馬致遠

白樸的生平;《梧桐雨》、《墻頭馬上》;馬致遠和《漢宮秋》。

第五章 北方戲劇圈的雜劇創作

大都作家群的雜劇創作;河北作家群的雜劇創作;山東作家群的雜劇創作;山西作家群的雜劇創作。

第六章 南方戲劇圈的雜劇劇作

雜劇的南移與衰落;鄭光祖、喬吉、宮天挺、金仁杰、秦簡夫等人的作品。

第七章 南戲的興起與《琵琶記》

南戲的形成與發展;《琵琶記》的悲劇意蘊及藝術成就;四大南戲及其他。

第八章 元代散曲

散曲的興起及其體制風格;元前期散曲創作;元后期散曲創作。

第九章 元代詩文

元代詩文概況;元代前期、中期、后期的詩歌。

(七) 明代文學

緒論

商業經濟的繁榮與城市文化形態的形成;王學左派的興起及其對文學創作的推動;俗文學的發展與對文學特性認識的深化;眾多的文學群體及文學的論爭。

第一章 《三國演義》與歷史演義的繁榮

《三國演義》的成書、作者與版本;《三國演義》的主旨;《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三國演義》的影響。

第二章 《水滸傳》與英雄傳奇的演化

《水滸傳》的成書與作者;《水滸傳》的主旨;《水滸傳》的藝術成就;《水滸傳》的影響。

第三章 明代前期詩文

明初詩歌與散文:高啟、楊基、袁凱等人的詩作,宋濂、劉基的散文;臺閣體與茶陵派;明代的八股制義文。

第四章 明代中期的文學復古

李夢陽與前七子的文學復古;王世貞與后七子的文學復古;前后七子文學復古的得失與影響;歸有光與唐宋派。

第五章 明代雜劇的流變

明初宮廷派劇作家的雜劇創作:朱權、朱有燉、賈仲明、楊訥等;明代中后期的雜劇轉型:王九思、康海等;徐渭及其諷世雜劇。

第六章 明代傳奇的發展與繁榮

明初傳奇概述;明代中期三大傳奇;明代后期傳奇的繁榮;吳江派群體與玉茗堂風格影響下的劇作家。

第七章 湯顯祖

湯顯祖的生平與思想;代表作《牡丹亭》;臨川四夢;湯顯祖的影響。

第八章 《西游記》與其他神怪小說

《西游記》的題材演化及其作者;寓有人生哲理的“游戲之作”;神幻世界的奇幻美與詼諧性;《封神演義》等其他神魔小說。

第九章 《金瓶梅》與世情小說的勃興

《金瓶梅》的創作時代及其作者;封建末世的世俗人情畫;白話長篇小說發展的里程碑;《金瓶梅》的續書及其影響。

第十章 "三言"、"二拍"與明代的短篇小說

白話短篇小說的繁榮;市民社會的風情畫;短篇小說的藝術特色;明代的文言小說。

第十一章 晚明詩文

李贄;袁宏道與公安派;鐘惺、譚元春與竟陵派;晚明小品文;明末文壇:復社與幾社。

第十二章 明代的散曲與民歌

明代散曲;明代民歌。

(八) 清代文學

緒論

文化專制下的學術和文學;清代人文思潮與文學;清代文學的歷史特征。

第一章 清初詩文的繁榮與詞學的復興

清初遺民詩及其影響;清初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錢謙益與虞山詩派;吳偉業和“梅村體”敘事詩;詞的中興:陳維崧和陽羨詞派,朱彝尊和浙西詞派,納蘭性德和“京華三絕”;王士禛與康熙詩壇。

第二章 清初戲曲與《長生殿》、《桃花扇》

清初戲曲:吳偉業、尤侗、李玉、李漁等;洪升與《長生殿》;孔尚任與《桃花扇》。

第三章 清初白話小說

小說續書與《水滸后傳》;《醒世姻緣傳》;李漁的短篇小說;才子佳人小說。

第四章 蒲松齡和《聊齋志異》

蒲松齡與《聊齋志異》的成書;狐鬼世界的建構與內涵;文言短篇小說的藝術創新。

第五章 吳敬梓和《儒林外史》

吳敬梓與《儒林外史》的創作;科舉制度下的文人圖譜;理想文士的探求;《儒林外史》的敘事藝術。

第六章 《紅樓夢》

曹雪芹的家世與《紅樓夢》的創作;賈寶玉和《紅樓夢》的悲劇世界;《紅樓夢》的人物塑造和敘事藝術;《紅樓夢》的影響。

第七章 清中葉文學

袁枚和“性靈派”;桐城派和清代散文;駢文的復興和汪中;浙派詞的嬗變和常州詞派的興起;李汝珍與《鏡花緣》;案頭化的文人戲曲創作;地方戲的勃興和京劇的誕生;講唱文學的盛行。

(九) 近代文學

緒論

西學東漸的狂飆;作家的新舊分野與作家主體的轉型;文學觀念與作品形態的變化;文化下移與文體革命;近代文學的歷史分期及其思想特點。

第一章 龔自珍與近代前期詩文詞

龔自珍的思想與創作道路;龔自珍的散文與詩、詞;魏源與林則徐;宋詩派、桐城派、常州派與近代前期詞。

第二章 近代前期的小說與戲曲

俠義公案小說;人情世態小說;近代前期的戲曲。

第三章 黃遵憲、梁啟超與近代后期詩文詞

黃遵憲與“詩界革命”;梁啟超與新文體;近代后期的散文、詩歌與詞。

第四章 近代后期的小說與戲曲

小說界革命與新小說的興起;譴責小說:《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老殘游記》、《孽?;ā罚幻癯跣≌f:鴛鴦蝴蝶派小說,蘇曼殊的哀情小說;戲劇改良運動與話劇的誕生。

四、參考書目

 

袁行霈等主編:《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章培恒等主編:《中國文學史》,復旦大學出版社。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詢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考研咨詢 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郵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稱:昆山創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考研秘籍網 版權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日本免费人成网ww555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