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21年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大綱
考試科目 821 經濟學基礎 考試形式 筆試(閉卷)
考試時間 180 分鐘 考試總分 150 分
一、總體要求 重點考察學生對經濟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整體掌握程度,測試學生應用經濟學思維方式和 原理對經濟現象(背景)的建模能力和相應的模型分析能力,以及對模型分析結果進行經濟解釋的 能力。 二、內容 微觀經濟學部分: 1. 經濟學的基本框架 掌握經濟學的定義和經濟研究基本框架,通過供給與需求的基本原理和市場均衡的概念建立家 庭、廠商與政府的經濟行為在市場中的直覺聯系,能運用彈性的基本理論分析實際問題。 2. 消費者行為與需求 掌握消費者的效用最大化行為的基數效用分析和序數效用分析的方法,能夠推出消費者均衡, 并從消費者均衡條件推導出個人需求曲線和市場需求曲線。 3. 生產與成本分析 掌握生產函數、總(平均、邊際)產量、邊際收益遞減規律、規模報酬的特征、技術與生產函 數的關系、預算約束、等產量線、生產均衡、總(平均、邊際、機會)成本、技術特征與成本函數 的關系,并能夠應用廠商利潤最大化條件推導出供給行為。 4. 完全競爭市場 掌握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征及其經濟含義,完全競爭市場中廠商的利潤最大化行為(供給規則) 和行業供給行為,短期和長期均衡以及相應均衡條件,完全競爭市場的效率特征。 5.不完全競爭市場 掌握不完全競爭市場的定義、類型、效率特征及產生不完全競爭的原因,掌握壟斷、壟斷競爭 和寡頭壟斷市場中廠商的利潤最大化條件,短期和長期均衡以及相應均衡條件。 6. 要素市場均衡與收入分配 掌握邊際收益產品、要素需求的本質、要素市場均衡條件,勞動力市場、資本市場以及土地市 場均衡的基本原理和特征。 7.一般均衡與福利經濟學 掌握競爭市場一般均衡的條件及其效率特征,應用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方法理解市場失靈的無 效率性質,一般均衡條件推論政府經濟政策的基本方向。 8. 政府的微觀經濟職能 了解市場機制缺陷及其政策暗示、政府的功(職)能、政府政策工具及其經濟含義,政府在效 率與公平之間權衡的原理。 9. 不確定性與博弈論 理解不確定性的的定義,掌握博弈論的基本模型結構和博弈均衡概念(納什均衡和子博弈精煉 均衡)的含義,能夠求解完全信息下的靜態和動態博弈模型,并對特定的對經濟現象作出解釋。 宏觀經濟學部分: 10. 基本的宏觀經濟分析框架 了解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分離的背景及宏觀經濟學的發展,測量宏觀經濟變量的國民帳戶 體系及其計算方法,掌握宏觀經濟研究的主要問題及分析方法,掌握后續課程需要了解的基本概念, 搭建理論分析的基本平臺。
11. 經濟增長 理解經濟增長的概念、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和相應的影響機制。 12. 失業與通貨膨脹 理解現代通貨膨脹理論對通貨膨脹的解釋及菲利普斯曲線 13. 產品市場均衡分析 在財政收支在消費、儲蓄和投資等微觀經濟行為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收入和支出的分析,掌 握乘數及加速原理,并分析財政收支對產品市場均衡的影響機制和應的政策含義。 14. 貨幣市場均衡分析 掌握貨幣供給的內容及存款創造機制和貨幣總量控制的手段,并能夠應用貨幣總量控制的手段 影響貨幣市場均衡的機制和相應的政策含義。 15 IS-LM 模型 1、 理解貨幣市場均衡產生的利率和收入水平之間的關系 2、 掌握商品與貨幣市場同時均衡的總需求理論及相應的財政、貨幣政策作用機理 16. AD-AS 模型 理解總需求曲線與總供給曲線的含義及其推導原理,并 能夠利用總供給與總需求模型分析政策 變量對均衡產量和價格的影響。 17.宏觀經濟流派 了解宏觀經濟學的古典學派、凱恩斯主義、現代貨幣主義、理性預期以及供給學派的理論,模 型的區別與聯系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