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21年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大綱
考試科目 860 軟件工程學科基礎綜合 考試形式 筆試(閉卷)
考試時間 180 分鐘 考試總分 150 分
一、總體要求 《軟件工程學科基礎綜合》包括《軟件工程》和《網絡技術》兩門課程,其中《軟件工程》要 求考生了解軟件工程的基本知識和方法,熟悉軟件工程的主要環節,掌握最基礎的軟件工程理論方 法,并能應用到實際的軟件項目開發中。《網絡技術》要求學生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基本 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和典型網絡協議,了解典型網絡設備的組成和特點, 理解典型網絡設備的工作原理;能夠運用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進行網絡系 統的分析、設計和應用。兩門課程各占總分的 50%。 二、內容 《軟件工程》考試內容如下: 1. 基本概念 重點是軟件的特性、軟件工程學的研究范疇,以及學習軟件工程的意義。掌握軟件的概念、特 點和軟件工程的基本特征;理解為什么學習軟件工程、如何學習。主要知識點: 1) 軟件的概念和特點 2) 軟件危機的概念和產生的原因 3) 軟件工程的定義、三要素和發展過程 2. 過程模型 重點是各種實用的軟件過程模型,以及不同過程模型的特點比較。掌握幾種典型模型的優缺點 和能依據項目特征選擇使用不同的模型;理解為什么有不同的模型、不同模型的特征。主要知識點: 1) 軟件生命周期概念、軟件過程概念、能力成熟度模型 CMM 概念 2) 常見的幾種軟件過程模型:瀑布、增量、原型、螺旋、噴泉等,比較各自優缺點 3. 需求分析 重點是需求分析的一般步驟、數據流圖、用例圖、活動圖、需求規格說明文檔的編制。掌握結 構化分析模型的導出、數據流圖/用例圖/活動圖的基本畫法和需求規格說明文檔的編制;理解需求 分析的過程、主要步驟。主要知識點: 1) 需求分析的概念 2) 需求分析的過程:需求確認與需求變更 3) 需求確認的步驟:需求獲取→需求提煉→需求描述→需求驗證 4) 需求分析三類建模:功能模型、數據模型、行為模型。面向過程和面向對象的需求分析過 程中,三類模型各包含哪些內容? 5) 掌握數據流圖和用例圖作法。 4. 系統設計 重點是面向數據流的設計方法、面向對象的設計方法、過程設計的常用工具。掌握軟件設計的 主要技術、主要內容和主要方法,能根據具體項目進行模塊劃分和軟件架構設計;理解軟件設計和 需求分析之間的相互關系。主要知識點: 1) 系統設計分為概要設計和詳細設計 2) 與設計相關的 8 個概念:抽象、體系結構、設計模式、模塊化、信息隱藏、功能獨立、細 化、重構。其中,著重考察體系結構、模塊化、信息隱藏、功能獨立。 3) 系統設計從體系結構、數據、接口和組件四方面進行設計。面向過程和面向對象的系統設
計,各自包含哪些設計內容? 4) 掌握流程圖和順序圖作法。 5. 質量保證 重點是軟件測試策略和技術。掌握質量保證的概念、軟件測試的概念及常用方法;理解質量保 證活動在軟件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主要知識點: 1) 質量保證的概念 2) 測試策略 V 模型概念,測試與開發的各階段對應關系。 3) 單元測試的內容、集成測試的分類、系統測試的分類、驗收測試的分類。 4) 回歸測試的概念 5) 測試技術常見術語的概念:軟件缺陷、驗證和確認、測試與質量保證、質量與可靠性、調 試與測試、測試用例 6) 白盒測試、黑盒測試、靜態分析各有哪些方法? 7) 掌握邏輯覆蓋與等價類劃分測試方法。 6. 軟件維護 重點是軟件維護的分類、軟件的可維護性的決定因素和軟件維護技術。掌握軟件維護的基本類 型、軟件的可維護性的決定因素、IEEE 軟件維護的過程模型;理解軟件維護的基本概念、軟件維 護在技術上的要點、維護費用的估算、軟件逆向工程的概念及主要內容。主要知識點: 1) 軟件維護的基本概念 2) 理解軟件維護的四個基本類型:糾錯性、適應性、完善性、預防性維護。哪種占比重最大? 哪種最??? 3) 可維護性的決定因素 4) 軟件維護過程模型、軟件再工程、逆向工程的概念 7. 項目管理 重點是項目計劃和估計的方法。掌握軟件項目管理的主要內容和主要方法,能根據具體的項目 進行項目計劃和項目估計;理解軟件項目管理四個基本要素:人、產品、過程和項目。主要知識點: 1) 項目管理四要素:人員、產品、項目、過程(概念) 2) 軟件度量有哪些方法:生產率估計(基于規模(KLOC)、基于功能點(FP))、工作量度 量(算法成本模型、COCOMO 模型)。掌握直接測量(基于規模)方法。 3) 項目計劃與風險管理的概念 《網絡技術》考試內容如下: 1、計算機網絡和因特網 (1) 網絡協議的概念 (2) 無連接和面向連接服務的概念和區別 (3) 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的概念和區別 (4) 網絡延時的概念和計算方法 (5) 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及各層交互的封裝過程 2、應用層 (1) 應用層協議的原理 (2) 應用層協議的實現過程 (3) Web 應用和 HTTP 協議 (4) FTP 協議的實現機制 (5) DNS 的功能和實現方法 (6) 電子郵件系統的構成、傳輸機制和協議 (7) TCP 和 UDP 套接字編程
(8) P2P 文件共享原理 3、傳輸層 (1) TCP 和 UDP 提供的服務及其區別 (2) 校驗和的計算方法 (3) TCP 的連接控制 (4) 可靠數據傳輸原理 (5) 流量控制原理 (6) 擁塞控制原理 (7) TCP 的可靠傳輸、流量控制和擁塞控制的具體實現方法 4、網絡層 (1) 虛電路網絡和數據報網絡的原理 (2)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3) IP 協議及 IP 地址的有關內容 (4) 因特網的選路算法及其原理 (5) 理解因特網中的重要選路協議:RIP,OSPF,BGP 5、鏈路層和局域網 (1) 差錯檢測技術 (2) 以太網的基本原理及技術 (3) 網絡互連設備:集線器和交換機的原理和技術 (4) ARP 協議的原理 6、無線網絡與移動網絡 (1) 無線鏈路和無線網絡的特點 (2) 802.11 無線局域網:802.11 的體系結構、MAC 協議,以及在同一個 IP 子網中的移動過程 (3) 無線個域網的基本概念:藍牙和 Zigbee 技術 (4) 蜂窩因特網的體系結構:3G (5) 移動管理的原理:尋址和路由選擇到移動結點 7、多媒體網絡 (1) 多媒體網絡的應用 (2) 內容分發網絡(CDN)的基本原理:CDN 在 YouTuBe、Netflix 中的應用 (3) 綜合服務和區分服務 8、計算機網絡中的安全 (1) 網絡安全的概念 (2) 密碼學的基本原則 (3) 消息完整性和數字簽名的概念 (4) SSL、IPsec、VPN 的基本概念 (5) 秘鑰分發和認證的過程 (6) 入侵檢測的概念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