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遼寧大學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817
科目名稱:國際關系綜合
滿分:150分
一、考察目標
本科目是遼寧大學國際經濟政治學院政治學理論、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和外交學四個專業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共用考試科目。通過對本科目的考試,目的是考察考生是否已基本具備政治學理論、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和外交學專業四年制本科畢業生所掌握的基本專業理論知識,是否已經具備繼續從事相關專業碩士階段學習的基本條件。
二、考試大綱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
導論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對象
二、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方法
三、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線索
四、學習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義
第一章 古代希臘政治思想
第一節 西方政治思想的產生
第二節 城邦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特點
第三節 智者和蘇格拉底的政治思想
第四節 柏拉圖的政治思想
第五節 亞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第二章 希臘化時期和古代羅馬政治思想
第一節 希臘化和羅馬帝國時期政治思想的特點
第二節 斯多葛派的政治思想
第三節 波利比阿和西塞羅的政治思想
第四節 羅馬法學對政治思想的影響
第五節 羅馬基督教政治思想
第三章 中世紀西歐政治思想
第一節 5-10世紀西歐的政治狀況和政治觀念
第二節 教權和王權斗爭中的政治思想
第三節 托馬斯·阿奎那的神權政治思想
第四節 城市的興起和反對教會統治的政治思想
第四章 16世紀西歐政治思想
第一節 16世紀西歐的社會狀況及其對政治思想的影響
第二節 馬基雅維利的政治思想
第三節 路德和加爾文的政治思想
第四節 布丹的政治思想
第五節 法國反暴君派的政治思想
第五章 17世紀歐洲大陸政治思想
第一節 17世紀歐洲大陸的社會和思想狀況
第二節 格勞秀斯的政治思想
第三節 斯賓諾莎的政治思想
第四節 普芬道夫的政治思想
第六章 17世紀英國政治思想
第一節 17世紀英國革命和政治思想概況
第二節 霍布斯的政治思想
第三節 彌爾頓和哈靈頓的政治思想
第四節 洛克的政治思想
第七章 18世紀法國政治思想
第一節 18世紀法國的社會狀況和啟蒙運動
第二節 孟德斯鳩的政治思想
第三節 盧梭的政治思想
第四節 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政治思想
第八章 18世紀美國政治思想
第一節 18世紀的美國社會和政治思想的特點
第二節 潘恩的政治思想
第三節 杰斐遜的政治思想
第四節 漢彌爾頓的政治思想
第九章 18世紀末19世紀初德國政治思想
第一節 18世紀末19世紀初德國社會狀況和政治思想特點
第二節 康德的政治思想
第三節 洪堡的政治思想
第四節 黑格爾的政治思想
第十章 19世紀法國政治思想
第一節19世紀法國社會和政治思想的特點
第二節 孔斯坦的政治思想
第三節 社會主義各派的政治思想
第四節 孔德的政治思想
第五節 托克維爾的政治思想
第十一章19世紀英國政治思想
第一節 19世紀英國社會和政治思想的演變
第二節 柏克的政治思想
第三節 邊沁的政治思想
第四節 密爾的政治思想
第五節 斯賓塞的政治思想
(二)國際關系史
導言
第一編威斯特伐利亞:現代國際關系的緣起
第一章現代世界的歷史背景
第一節1500年前后的世界
第二節走出中世紀——西歐的興起
第三節現代國際關系的孕育
第二章威斯特伐利亞體系
第一節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產生
第二節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多極“均勢”格局
第三節17—18世紀的歐洲與世界
第二編從維也納到凡爾賽一華盛頓:“均勢”格局的興衰
第三章維也納體系
第一節維也納體系的產生
第二節維也納體系的多極“均勢”格局
第三節維也納體系的衰落
第四節“歐洲體系”的全球擴張
第四章俾斯麥大陸聯盟體系
第一節大陸聯盟體系的形成
第二節大陸聯盟體系的調整與解體
第三節歐洲列強瓜分世界的斗爭
第五章從多極均勢到兩極對抗
第一節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和戰前危機
第二節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國際關系
第六章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
第一節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的形成
第二節“二十年危機”——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動蕩
第三節兩極對抗格局的形成
第三編雅爾塔:美蘇主導下的兩極世界
第七章雅爾塔體系的建立
第一節二戰的全面爆發與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
第二節全球戰略主導權的轉移
第三節美蘇與雅爾塔體系的形成
第八章冷戰:兩極對抗下的國際關系
第一節冷戰的起源與東西方陣營的激烈對抗
第二節美蘇關系的緩和、沖突與僵持和東西方陣營的分化
第三節新中國外交
第四節冷戰中的第三世界
第九章緩和:由兩極到多元化時期的國際關系
第一節東西方關系的緩和與中、美、蘇戰略大三角
第二節蘇聯的戰略擴張與美蘇爭奪的新態勢
第三節多元化時代的國際關系
第四編全球化時代:轉型中的國際關系
第十章冷戰的終結與全球化時代的來臨
第一節雅爾塔體系的崩潰與冷戰的終結
第二節全球化時代的來臨
第十一章美國霸權與后冷戰時代的國際關系
第一節冷戰后美國霸權的增長
第二節“多強”力量變遷與對外關系
第三節冷戰后的第三世界
結語
(三)當代中國外交
緒論
一、當代中國外交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二、當代中國外交的指導思想
三、當代中國外交的根本立場
四、當代中國外交的主要目標
五、當代中國外交的基本原則
六、學習當代中國外交的目的和意義
第一章確立獨立自主新型外交
第一節獨立自主 維護國家主權安全
第二節建立和發展同社會主義國家的友好關系
第三節應對西方國家對華包圍和孤立
第二章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第一節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第二節妥善處理同亞洲國家的歷史遺留問題
第三節緩和國際緊張局勢的努力
第四節促成萬隆會議 發展同民族主義國家關系
第三章同時應對美蘇戰略壓力與爭取“中間地帶”的戰略觀點
第一節中蘇關系惡化
第二節中印邊境武裝沖突
第三節援越抗美的戰略方針
第四節爭取“兩個中間地帶”的努力
第五節扭轉極左思潮對中國外交的沖擊
第四章 “一條線”戰略與劃分“三個世界”的理論
第一節中國外交戰略調整與中美關系解凍
第二節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權利的恢復
第三節與西方國家關系取得重大進展
第四節加強同第三世界國家的關系
第五章不結盟、全方位和平外交的確立
第一節對外開放政策的確立
第二節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
第三節新時期中國外交戰略調整
第四節全方位和平外交政策的實施
第五節 “一國兩制”構想與和平解決國際爭端
第六節參與多邊外交 維護世界和平
第六章 “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戰略方針
第一節冷戰后中國外交面臨的新形勢
第二節 “韜光養晦、有所作為”戰略方針的確立
第三節 “韜光養晦、有所作為”戰略方針的實施與成效
第七章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提出新安全觀
第一節新安全觀與推動建立伙伴關系
第二節穩定中美關系大局
第三節化解矛盾 穩定周邊
第四節提倡國際關系民主化 開展多邊外交
第五節維護國家統一 反對外來干涉
第八章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
第一節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必然性
第二節和平發展道路的內涵及其戰略取向
第三節和平發展道路的世界意義
第九章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第一節 “和諧世界”理念的提出
第二節維護國際安全 建設持久和平
第三節應對金融危機 促進共同發展
第四節合作處理全球性問題 推進全球治理
第十章新時代中國外交總體布局
第一節改善和發展同發達國家之間的關系
第二節促進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和務實合作
第三節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
第四節積極參與和引導多邊外交歷程
第五節中國外交領域的拓展與深化
結束語: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一)、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中國外交的主題
(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三)、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家關系
(四)、積極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
(五)、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