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遼寧大學2021年招收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普通招考方式)
初試科目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3043
科目名稱:分析化學前沿領域
滿分:100分
1. 分析化學已發展到分析科學階段
§1.1 分析化學研究什么特殊矛盾
§1.2 分析化學三要素
§1.3 分析化學的發展規律
§1.4 分析化學已經發展到分析科學階段
2. 21世紀分析化學展望
§2.1 分析化學
§2.2 儀器分析和分析科學
§2.3 現代分析化學
§2.4 21世紀社會和科技發展都需要分析化學
§2.5 21世紀分析化學展望
3. 分析化學的信息與化學計量學的發展
§3.1 科學技術發展的信息化趨勢:分析化學與化學計量學的關系
§3.2 采樣、試驗設計與優化——獲取化學信息的起點
§3.3 化學量測數據的校正與分辨
§3.4 化學計量學方法的穩健化
§3.5 人工神經網絡等用于非線性校正、化學模式識別及構效關系等研究
§3.6 化學計量學教學及其它
4. 展望21世紀的分析科學
§4.1 總目標
§4.2 靈敏度
§4.3 檢測原理、技術及分析儀器
5. 原子光譜分析法的最新進展和發展趨勢
§5.1 輻射源
§5.2 激發光源、原子化器和離子化源
§5.3 波長選擇系統
§5.4 檢測系統
§5.5 質量分析器
§5.6 樣品引入系統
§5.7 原子光譜法的發展趨勢
6. 近代電分析化學的發展
§6.1 電分析化學方法的進展
§6.2 交叉學科聯用技術
§6.3 在生命科學中的研究與應用
7. 面臨新世紀的流動分析
§7.1 作為高效 引入及處理手段的流動分析
§7.2 作為聯用界面(接口)的流動分析
§7.3 流動分析的微型化
§7.4 可更新反應表面的流動分析
§7.5 過程監測流動分析
§7.6 流動分析教學
8. 激光分析
§8.1 激光拉曼光譜分析
§8.2 激光誘導熒光光譜分析
§8.3 激光光聲光譜分析和激光光熱光譜分析
§8.4 激光電離光譜分析
§8.5 其它激光分析
9. 現代近紅外光譜分析
§9.1 近紅外光譜分析的發展
§9.2 近紅外光譜的產生、測定原理及特點
§9.3 近紅外光譜儀器
§9.4 近紅外光譜定性、定理方法
§9.5 現代近紅外光譜分析的應用
10.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分析的現狀和展望
§10.1 試劑和反應
§10.2 分析和分離技術
§10.3 信號及數據處理技術
§10.4 光度分析裝置和儀器
11. 毛細管電泳展望
§11.1 毛細管電泳的興起與發展
§11.2 毛細管電泳基本原理
§11.3 毛細管電泳分離模式
§11.4 毛細管電泳柱技術
§11.5 毛細管電泳檢測技術
§11.6 毛細管電泳的一些發展動向
§11.7 21世紀毛細管電泳發展趨勢
12. 生物質譜
§12.1 多肽和蛋白質質譜分析
§12.2 核酸質譜分析
§12.3 糖類質譜分析
13. 復雜樣品的分離分析
§13.1 復雜樣品分析的基本思路
§13.2 復雜樣品組成的多模式多柱色譜及聯用技術的綜合分離分析
§13.3 復雜樣品分析的理論基礎
§13.4 在中藥一控制中的應用
14. 人類基因組和脫氧核糖核酸序列分析
§14.1 人類基因組研究
§14.2 人類基因組研究對DNA測序要求
§14.3 DNA序列分析進展
§14.4 醫學應用
15. 生命科學與電分析化學
§15.1 卟啉、金屬卟啉的電化學分析研究
§15.2 生物自組裝膜的模擬和電化學行為
§15.3 酶催化功能和微金屬元素的作用
16. 超分子電分析化學
§16.1 超分子化學的基本性質
§16.2 超分子分析化學
§16.3 超分子電分析化學
17. 細胞生物電化學分析研究進展
§17.1 細胞電化學分析基本原理
§17.2 細胞與染料分子之間的能量傳遞及其在生化分析中的應用
§17.3 細胞介電行為及欺 在生化分析中的應用
§17.4 細胞電化學阻抗行為及其在生化分析中的應用
§17.5 細胞電化學氧化行為及其在生化分析中的應用
§17.6 細胞光電化學行為及其在生化分析中的應用
§17.7 電磁場作用下的細胞生物、生理行為分析
18. 生物傳感器
§18.1 生物傳感器研究動態
§18.2 生物傳感器原理
§18.3 生物傳感器分類
§18.4 結語
19. 光導纖維生物傳感器
§19.1 光導纖維生物傳感器的結構
§19.2 光導纖維生物傳感器的分類
20. 壓電化學與生物傳感
§20.1 傳感原理
§20.2 血液流變學壓電傳感
§20.3 嗅敏與其它仿生傳感
§20.4 酶、免疫與其它生物傳感
§20.5 壓電傳感器用于物理化學過程研究
§20.6 壓電液相化學分析技術
§20.7 發展展望
21. 生物傳感器在軍事醫學中的發展
§21.1 生物傳感器的原理
§21.2 酶傳感器
§21.3 抗體和受體傳感器
§21.4 基因傳感器與基因芯片
22. 小分子發光免疫分析及其進展
§22.1 抗原
§22.2 抗體
§22.3 抗原-抗體反應
§22.4 非標記免疫分析和標記免疫分析
§22.5 免疫分析的熱點和趨勢
23. 生物分析化學中新試劑的進展與展望
§23.1 大環化合物超分子分析試劑
§23.2 非大環的試劑的探針
§23.3 酶法分析試劑
§23.4 免疫分析試劑
§23.5 其它試劑
24. 藥物分析
§24.1 藥典與分析方法
§24.2 新藥研究與開發中的藥物分析
§24.3 藥物分析方法
§24.4 藥物代謝研究中的分析工作
§24.5 手性藥物的分離分析方法
25. 環境分析化學發展趨勢
§25.1 環境分析樣品前處理
§25.2 各種色譜技術的進展
§25.3 光譜、質譜和其它方面的進展
§25.4 聯用技術
§25.5 與生物學科的結合促進環境分析化學的發展
§25.6 計算機的推廣應用促進環境分析化學發展
§25.7 環境分析化學的質量保證
26. 熔融金屬成分直接分析現狀及展望
§26.1 浸入(熔體)式探頭
§26.2 熔體直接激發光譜
§26.3 試樣引出-等離子體光譜法
27. 環糊精及其衍生物作為分析增效試劑的發展
§27.1 理論研究
§27.2 衍生物的制備及問題
§27.3 用于分析的增效試劑
§27.4 兩大熱點
§27.5 用于CE的環糊精
§27.6 對映體分離原理
§27.7 CE的模式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