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鄭州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考試大綱
命題學院(蓋章):哲學學院 考試科目代碼及名稱:826 中西方哲學史 一、考試基本要求及適用范圍概述 本《中西哲學史》考試大綱適用于鄭州大學哲學相關專業的碩士 研究生入學考試。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是哲學專業的基礎理論課 程,主要內容是不同歷史時期代表性哲學家、哲學派別的主要思想, 要求考生了解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的相關理論、中西哲學發展的 基本歷程、基本理論和基本特征;熟練掌握不同歷史條件下哲學家們 所建立的思想體系的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基本理論;進一步掌握當 代學界對中國傳統哲學研究的基本狀況和動態,培養能用所學知識獨 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研究能力。 二、考試形式 碩士研究生入學中西哲學史考試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 試卷結構(題型):名詞解釋、簡答題、問答題 三、考試內容 (一)中國哲學史考試內容: 1、先秦哲學(孔子、孟子、荀子、老子、莊子、韓非、墨子、 名家) 考試內容:了解先秦哲學儒墨道法等各家思想的相互關系及影響。 掌握先秦哲學中儒墨道家各家思想的特點和基本概念、掌握各家代表 人物的核心思想。 2、兩漢哲學(漢初黃老之學、董仲舒、王充、漢代經學) 考試內容:了解兩漢哲學中黃老之學與經學的特點。掌握兩漢哲 學中董仲舒、王充的基本思想及其影響。 3、魏晉玄學(正始玄學(何晏、王弼)、竹林玄學(阮籍、嵇康)、 元康玄學(裴頠、郭象)、玄佛合流(僧肇)) 考試內容:了解魏晉玄學產生的原因及影響。掌握魏晉玄學中不 同發展階段不同代表人物思想及影響。 4、隋唐哲學(儒家:韓愈、李翱、柳宗元、劉禹錫;佛教:天 臺宗、華嚴宗、唯識宗、禪宗;道教:重玄學) 考試內容:了解隋唐哲學中不同佛教宗派的歷史影響、道教的發
展情況。掌握隋唐哲學中儒家思想、不同佛教宗派基本理論和名相概 念。 5、宋明理學(宋初三先生、北宋五子、周敦頤、邵雍、程顥程 頤、朱熹、陸九淵、王陽明) 考試內容:了解宋明理學產生的原因,宋初三先生對理學的貢獻。 掌握宋明理學中的核心概念天理、心、性、心即理、性即理、良知; 掌握宋明理學中主要代表人物的核心思想及其影響。 6、明清哲學(王夫之、方以智、康有為、孫中山) 考試內容:了解明清哲學產生的歷史背景。掌握明清哲學主要代 表人物的哲學思想及主要概念。 (二)西方哲學史考試內容: 1、古希臘羅馬哲學(古希臘早期哲學、蘇格拉底、柏拉圖、亞 里士多德、希臘化和羅馬時期哲學) 考試內容:理解和掌握古希臘早期哲學的產生、發展、主要代表 人物和主要觀點;把握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基本哲學思 想,把握希臘化和羅馬時期哲學的產生、發展、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 觀點。 2、中世紀哲學(教父哲學、經院哲學、中世紀的唯名論與實在 論) 考試內容:了解中世紀哲學的發展線索、主要階段、代表人物, 特別是教父哲學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觀點、經院哲學及其代表人物的 主要哲學思想,把握中世紀的唯名論與實在論的主要代表人物,奇跡
它們之間爭論的主要觀點及其實質。 3、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和宗教改革運動 考試內容:了解和把握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產生的歷史背景、發 展線索和主要貢獻,掌握宗教改革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觀點, 并理解其歷史影響 4、近代英國經驗論哲學(培根、霍布斯、洛克、貝克萊、休謨) 考試內容:掌握近代英國經驗論哲學產生的歷史背景,主要代表 人物特別是培根、霍布斯、洛克、貝克萊、休謨的代表著作和主要哲 學命題和哲學思想。 5、歐洲大陸唯理論哲學和18世紀法國哲學(笛卡爾、斯賓諾莎、 萊布尼茨、百科全書派哲學、盧梭) 考試內容:掌握歐洲大陸唯理論哲學和18世紀法國哲學的生產和 法治過程,特別要掌握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茨、百科全書派哲 學、盧梭的哲學思想。 6、德國古典哲學(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費爾巴哈) 考試內容:理解德國古典哲學生產的歷史背景及其歷史影響,掌 握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費爾巴哈哲學的基本思想。理解德 國古典哲學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影響。 四、考試要求 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科目《中西哲學史》為閉卷,筆試,考試時 間為180分鐘,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試卷務必書寫清楚、符號和西文
字母運用得當。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題紙上無效。 五、主要參考教材(參考書目) 1、郭齊勇:《中國哲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中國哲學史》,北京大學出 版社2003年第2版。 3、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西方哲學史》,高等 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編制單位:鄭州大學 編制日期:2020年9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