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
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709
科目名稱:大學化學
第一部分 目標與基本要求
一、課程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考核,了解考生對大學化學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本課程是基礎課,要求學生掌握的基本理論主要包括化合物的定義、結構、特性以及分析方法等內容。
二、基本要求
通過本課程的考核,考生對大學化學的知識體系應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應該比較系統地掌握大學化學的基本理論,了解相關應用。
第二部分 內容與考核目標
一、有機化學部分
1. 緒論
(1)了解有機化合物的涵義、有機化學及其發展簡史、有機化學的重要性
(2)理解有機化合物的結構與特性
· 共價鍵的本質(價鍵法、分子軌道法、鮑林共振論簡介)
· 共價鍵的參數:鍵長、鍵角、鍵能、元素的電負性和鍵的極性
· 有機化合物的特性:物理特性、立體異構,官能團異構,同分異構現象(體),構型與構象,Kekulé A (凱庫勒)及Couper A(古柏爾)的兩個重要基本規則
· 共價鍵斷裂方式和有機反應類型
· 有機化合物的酸堿概念(電離、溶劑、質子、電子、軟硬酸堿等理論)
(3)了解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2. 有機化合物的分類、表示方式和命名
(1)了解有機化合物的分類:按碳胳分類,按官能團分類
(2)理解并掌握有機化合物的表示方式:構造式、立體結構、同分異構
(3)理解并掌握有機化合物的命名:烷烴、烯烴和炔烴、芳香烴、烴衍生物的等的系統命名
3、立體化學:手性分子
(1)理解并掌握手性的基本特性
· 手性定義
· 手性化合物判據
(2)掌握手性化合物立體化學
· R/S(CIP)規則
· 多中心手性分子
· 立體構型
(3)理解并掌握手性化合物性質
· 光學性質
· 手性物質(藥物)
· 手性技術(制備、檢測)
二、分析化學部分
(一) 化學分析
1、概論
(1)了解分析化學的任務和作用,
(2)了解分析方法的分類。
(3)理解基準物質和標準溶液等概念、標準溶液的配制方法;
(4)掌握滴定分析的方式、對化學反應的要求及相關計算。
2、分析試樣的采集與制備
了解分析試樣的采集、制備、分解及理解測定前的預處理。
3、分析化學中的誤差與數據處理
(1)掌握誤差、偏差、靈敏度、準確度、精密度以及檢出限的概念、相互間的關系及計算方法。
(2)掌握有效數字的概念及修約規則。
(3)了解隨機誤差正態分布的特點及區間概率,
(4)掌握有限數據的t分布,利用t分布計算平均值的置信區間;
(5)掌握t檢驗、F檢驗和異常數據取舍的方法。
(6)了解誤差的傳遞及計算。
(7)掌握一元線性回歸分析法及線性相關性的評價(標準曲線及其線性范圍,標準曲線的繪制,相關系數)。
4、分析化學中的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
(1)掌握分析全過程的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
(2)掌握標準方法與標準物質;
(3)了解不確定度和溯源性。
5、酸堿滴定法
(1)了解活度的概念和計算。
(2)掌握酸堿質子理論和酸堿平衡理論。
(3)掌握組分分布分數和氫離子濃度的計算方法。
(4)掌握酸堿指示劑的原理、變色范圍及選擇原則。
(5)理解酸堿滴定曲線方程的推導和滴定誤差的計算。
(6)理解各種滴定方式,并能設計常見酸、堿的滴定分析方案。
(7)掌握緩沖溶液的組成、性質、緩沖容量以及PH值的計算方法。
6、氧化還原滴定法
(1)了解氧化還原平衡及影響氧化還原反應方向的因素。
(2)掌握標準電極電勢及條件電極電勢的概念、區別及計算方法。
(3)了解氧化還原滴定的樣品預處理、指示劑的原理、滴定曲線和滴定誤差計算。
(4)掌握KmnO4法、K2Cr2O4法及碘量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7、重量分析法
(1)掌握沉淀的溶解度的計算及影響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2)了解沉淀的形成過程及影響沉淀純度的因素。
(3)掌握沉淀條件的選擇和重量分析結果的計算。
(二)儀器分析
1、緒論
了解分析化學中的儀器和方法,掌握分析儀器的性能指標和計算方法。
2、光譜分析
a.光譜分析法導論
(1)了解電磁輻射的性質。
(2)掌握電磁輻射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原理。
(3)了解光學分析儀器的大致構造。
b.原子光譜
(1)掌握原子吸收光譜、原子發射光譜,原子熒光光譜,X射線熒光法,X射線吸收法,X射線衍射法的基本原理,
(2)了解原子化的方法、試樣引入技術、原子光譜儀器基本結構及分析中的干擾效應及抑制方法。
c.分子光譜
(1)掌握紫外-可見吸收、熒光/磷光/化學發光、紅外吸收、激光拉曼散射等光譜學方法,
(2)掌握光吸收定律等概念及應用。
(4)了解光譜分析儀器的基本構造。
(5)能夠靈活應用各種光譜解析簡單化合物的化學結構。
3、質譜分析方法
(1)掌握質譜法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概念。
(2)掌握質譜的離子化方法和不同質量分析器的原理。
4、表面分析方法
(1)掌握電子能譜法,二次離子質譜法,電子顯微鏡和電子探針,掃描隧道顯微鏡和原子力顯微鏡的基本原理,
(2)了解其儀器結構。
3、分離方法
(1)理解化學中分離富集的方法和基本原理。
(2)理解并掌握色譜法的基本理論、色譜分析定性及定量方法。
(3)掌握柱效/選擇性/分離度的基本概念、影響因素及計算方法。
(4)了解各種色譜儀基本構造。
(5)掌握氣相色譜固定相,氣相色譜分離條件及檢測器的選擇原則,
(6)了解氣相色譜分析方法及應用。
(7)掌握高效液相色譜分離的基本原理、方法分類和應用對象、分離條件及檢測器的選擇原則。
(8)了解電泳法的基本原理和分類;
(9)掌握毛細管電泳法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概念,了解其儀器構造。
(10)了解超臨界流體色譜和萃取的原理。
第三部分 有關說明與實施要求
1、基本要求:
本課程對各考核點的能力要求一般分為三個層次:
較低要求——了解,
一般要求——理解,
較高要求——掌握、應用。
2、命題說明:
(1)本課程的命題考試是根據本大綱規定的考試內容來確定。
(2)題型:是非題、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簡答題、論述題等多種題型。
(3)試題主要測驗考生對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運用所學理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命題時試題要有一定的區分度,難易程度要適當,一般應使本學科、專業本科畢業的優秀考生能取得及格以上成績。
3、參考書目:
(1)基礎有機化學 (上冊),邢其毅,裴偉偉,徐瑞秋,裴堅,第四版,2016,北京大學。
(2)分析化學(上冊),武漢大學,第五版,2006,高等教育出版社。
(3)分析化學(下冊),武漢大學,第五版,2007,高等教育出版社。
4、其他規定: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總分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