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考研秘籍考研網!    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考博真題下載    考研真題下載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級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網 >> 文章中心 >> 專業課 >> 正文  2021年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農業知識綜合一》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研大綱

新聞資訊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單位網上接受咨詢和報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學生“就業之家”研究生專場招聘場面火爆
普通文章 廈大女研究生被殺案終審判決 兇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廣東八校網上試點考研報名將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碩士北京招生單位報名點一覽
普通文章 洛陽高新區21名碩士研究生被聘為中層領導
普通文章 浙江省碩士研究生報名從下周一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紖^網上報名時間安排表
普通文章 廣東:研究生入學考試2003年起重大調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國研招上??紖^報名點一覽表
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寧夏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大連鐵道學院04年碩士接收調劑生源基本原則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溫州師范學院(溫州大學籌)05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學04年考研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沈陽建筑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05年碩士調劑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調劑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學04年研究生招收統考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廣西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21年華中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研大綱  

植物科技學院農業知識綜合一考試大綱  

2010年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農業綜合知識一》考試大綱

農業生態學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考試內容(范圍)

第一章    緒論(分值0-5%)

1、學習目標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農業生態學研究內容與任務,農業生態學產生與發展的必然性與必要性及其重要意義。明確農業生態學在解決農業綜合發展所面臨問題中的地位與作用。

2、考核知識點

(1)識記:生態學、農業生態學的概念;農業生態學的研究對象與任務。

(2)領會:農業生態學發展的背景及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第二章   農業生態系統概述(分值5-10%)

1、學習目標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系統的定義和基本性質;生態系統的概念、基本組分、基本結構、基本功能;了解生態系統與農業生態系統的區別和聯系。

2、考核知識點

(1)識記:系統的基本性質;生態系統、農業生態系統的概念及結構特點。

(2) 領會:生態系統的基本功能;農業生態系統的組成與特點。

第三章   農業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種群(分值5-10%)

1、學習目標

要求了解生物種群的基本概念,種群數量變動規律及其調節,生物種內與種間關系,并能將這些原理運用到農業生態系統的管理中去。

2、考核知識點

(1)識記:種群的概念; 種群調節機制;種間關系;

(2)領會:種群的增長:指數式增長和“S”型增長。

(3)綜合應用:根據生物種間和種內關系,合理管理農業生物種群,及構建和諧高效的農業生物結構。

第四章 農業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群落(分值5-10%)

1、學習目標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群落的基本概念,掌握生物群落的時空結構特征、生物群落的演替過程及趨勢特點,理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并能將這些原理運用到農業生態系統的管理中去。

2、考核知識點

(1)識記:群落結構、生態優勢種、群落演替、頂極群落的概念;生物群落演替的趨勢特點

(2)領會:成層性與鑲嵌性、群落的交錯帶與邊緣效應及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生物多樣性與穩定性的關系;種群的生態對策(K-對策與R-對策)等。

(3)綜合應用:利用群落的結構和演替原理合理管理農業生態。

第五章 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物與環境關系(分值5-10%)

1、學習目標

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了解環境和生態因子的概念與類型,掌握生態因子對生物的作用規律和生物對環境的生態適應以及生物的生態效應。

2、考核知識點

(1)識記:生態因子;最小因子定律與耐性定律;生活型與生態型的概念與類型。

(2)領會:光、溫度、水分、土壤和生物的生態作用;生態因子間相互作用的特點。

(3)綜合應用:從作物的生態適應性出發,對一個特定地區的作物組成及布局的合理性進行分析與評價,并提出調整建議。

第六章  農業生態系統的功能(分值20-30%)

1、學習目標

了解農業生態系統中能量流、物質流關系及對系統整體功能的影響,了解碳、氮、磷和水四種重要物質的循環過程。初步掌握提高農業生態系統能量轉化效率和農田養分循環效率的途徑和方法。

2、考核知識點

(1)識記:氣相型與沉積型循環;能量金字塔;地質大循環與生物小循環。

(2)領會:初、次級生產在農業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和關系;提高能量轉化效率的途徑;養分循環的一般模式;人類對碳、氮、磷、水循環的干擾;水體富營養化、溫室效應、生物富集的內涵與產生原因及危害。

(3)綜合應用:農田生態系統營養物質平衡與調控;運用能、物流的基本原理,對農業生態系統的功能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價。

第七章  農業生態系統的綜合結構(分值5-10%)

1、學習目標

了解農業生態系統幾種結構的概念,理解農業生態系統水平結構、垂直結構、營養結構的特性,初步掌握農業生態系統營養結構設計原理與方法。

2、考核知識

(1) 識記:營養結構的概念及食物鏈加環的類型;

(2) 領會:農業生態系統水平結構、垂直結構、時間結構的特點及其合理性;

(3) 應用:設計一個特定區域的農業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

第八章  農業生態系統調控與優化設計(分值5-10%)

1、學習目標

通過學習,掌握農業生態系統調控的機制及一般步驟,體會在農業生產中的具體應用過程。

2、考核知識

(1) 識記:穩態調控機制;反饋與多元重復補償的概念;

(2) 領會:農業生態系統優化設計的一般步驟與方法;應用于農業生產中的優化生態系統;

(3) 應用:分析診斷已有農業生態系統的合理性;如何建立本地區優化的農業生態系統(模式)。

第九章  農業資源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分值10-15%)

1、學習目標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農業資源的類型、特點和我國農業資源的狀況,以及農業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掌握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與保護的原則和途徑;理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及其發展戰略。

2、考核知識

(1) 識記:自然資源與社會資源;我國農業資源現狀。

(2) 領會:可更新資源和不可更新資源;我國農業資源利用中出現的問題;農業資源的特性;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及發展戰略。

(3)應用:農業資源合理利用的原則和途徑;從農業資源的特性出發,分析資源合理利用及加強資源節約利用的必要性;結合農業生態學的原理,分析農業可持續發展建設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二部分 基本題型(樣題)

一、名詞解釋

二、單項選擇題

三、多項選擇題

四、簡答題

五、分析論述題

 

第三部分  主要參考書

教材:

駱世明主編.農業生態學(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

參考書:

1.《農業生態學》,陳阜主編,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2.

2. 曹湊貴主編,生態學概論(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 沈亨理主編《農業生態學》,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

4. 李博主編.生態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植物生理學》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  考試內容

1 緒論(分值:0-5%)

重點內容:植物生理學產生與發展概要;

主要知識點:

    植物生理學產生的標志性工作與主要人物,經歷的發展階段、發展趨勢

2.植物的水分代謝(分值:10-15%)

重點內容:1. 細胞水勢與植物對水分的吸收;

      2. 蒸騰作用與氣孔運動的機理;

3.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礎

主要知識點:

2.1 植物體內水分存在的狀態、水勢

2.2 植物細胞、根系對水分的吸收

2.3 蒸騰作用及生理意義、類型、氣孔蒸騰作用與氣孔運動的機理、影響蒸騰作用的因素

2.4 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的途徑、速度和動力、機理

2.5 合理灌溉與農業生產

3  植物的礦質營養(10-15%)

重點內容:1. 必需元素的標準及其生理功能;

2. 植物吸收礦質元素的機理及其特點;

3. 合理施肥與作物的高產、優質

主要知識點:

3.1  植物必需元素的標準及其種類、植物必需元素的生理作用

3.2  植物對礦質元素的吸收過程

3.3  礦質元素在植物體內的運輸的形式、途徑和速度、在植物體內的分布和再利用

3.4 合理施肥與農業生產

4  光合作用及其產物的形成、運輸與分配 (20-30%)

重點內容:1. 光合電子傳遞與光合磷酸化;

2. C3、C4途徑的異同點;

3. 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

4. 光合產物的運輸與分配;

5. 光合作用與農業生產

主要知識點:

4.1 光合作用的意義及光合色素

4.2 光合作用過程

4.3 光合同化產物的運輸與分配

4.4 光呼吸的生化過程及其生理意義

4.5  C3、C4和C3-C4中間型植物的光合特征

4.6 影響光合速率的內外因素

4.7 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徑

5  植物的呼吸作用(5-10%)

重點內容:呼吸代謝與農業生產的關系

主要知識點:

5.1 呼吸作用的概念、指標

5.2 呼吸作用與農業生產的關系

6  植物生長物質(10%-15%)

重點內容:1. 植物激素的類型

2. 植物激素的生理效應與作用機理

3. 生長調節劑及其應用

主要知識點

6.1 植物生長物質的概念和種類

6.2 生長素類的生理作用、機理

6.3 赤霉素類的發現、代謝和運輸、生理作用與機理

6.4 細胞分裂素類的代謝及運輸、生理作用與機理

6.5 脫落酸的生理作用

6.6 乙烯的生物合成、生理作用

6.7 其他天然植物生長物質簡介

6.8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抑制劑、延緩劑的應用

7  植物的生長與生殖生理(10-15%)

重點內容:1. 植物光周期與光敏色素及其生理作用;

2. 環境條件對植物生長、生殖的影響與農業生產;

主要知識點

7.1 光形態建成概念

7.2 光敏色素的生理作用

7.3 種子的萌發生理過程、種子壽命與活力

7.4 外界條件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7.5 植物組織培養的理論基礎、技術、應用

7.6 春化作用與成花誘導

7.7 光周期與成花誘導

7.8 花粉與柱頭的生活能力、相互識別

7.9 受精后子房的代謝變化

8  植物的成熟及衰老生理(5-10%)

重點內容:1. 種子和果實成熟的生理生化變化;

2. 種子和延存器官的休眠

3. 植物衰老與脫落的生理生化變化

8.1  種子成熟時的生理生化變化、外界條件對種子成熟的影響

8.2  果實的生長和成熟生理

8.3  植物種子休眠的原因和破除

8.4  植物衰老的概念、生理生化變化及其影響因素

8.5  器官脫落的概念、生理生化變化及其影響因素、機制

9 植物逆境生理(10%)

重點內容  1. 逆境及其植物的抗逆性;

2. 逆境對植物代謝的影響;

3. 植物抗逆性與農業生產

4. 全球氣候變化與對策

主要知識點:

9.1 逆境的概念及其對植物生長、代謝的影響

9.2 植物的抗逆性、生物膜與植物的抗逆性、滲透調節與植物的抗逆性

9.3 脫落酸與植物的抗逆性

9.4 環境污染與植物生長

第二部分 基本題型(樣題)

一、名詞解釋(20%)

二、單項選擇題(20%)

三、判斷題(10%)

四、簡答題(20%)

五、實例分析與論述題(30%)

第三部分  主要參考書

1. 《現代植物生理學》(第二版),李合生主編.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植物生理學(第五版),潘瑞熾主編.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植物生理學,王忠主編.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植物育種學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考試內容(范圍)(含對知識點的掌握要求)

第一章    緒論(分值0-10%)

1、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植物育種學的性質、任務和主要內容,遺傳改良在作物生產發展中的作用;明確作物品種的概念,自然進化和人工進化與植物育種的關系。

2、考核知識點

(1)識記:品種、自然進化和人工進化的概念。

(2)領會:自然進化和人工進化與植物育種的關系。

第二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種類型(分值0-10%)

1、學習目的與基本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作物的繁殖方式,作物的品種類型及其特點;了解植物自交和異交的遺傳效應。

2、考核知識點

(1)識記: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其品種類型。

(2) 領會:作物的繁殖方式與品種類型之間的關系,自交和異交的遺傳效應。

第三章   種質資源(分值5-20%)

1、學習目的與要求

要求了解種質資源在植物育種上的重要性,種植資源的類別及其特點;領會作物起源中心學說及其指導意義。

2、考核知識點

(1)識記:種質資源的概念及其范疇; 種植資源的類別及其特點;瓦維洛夫的起源中心學說。

(2)領會:領會作物起源中心學說及其指導意義。

第四章 育種目標(分值0-10%)

1、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制定植物育種目標的原則,掌握植物育種的主要目標。

2、考核知識點

(1)識記:植物育種的主要目標。

(2)領會:作物產量構成因素及其相互關系,高產育種策略等。

第五章 引種和選擇育種(分值5-20%)

1、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了解作物引種的意義和影響引種成功的因素,領會引種的基本原理和引種的基本步驟;掌握選擇育種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程序。

2、考核知識點

(1)識記:引種的基本原理;選擇育種的基本原理;選擇的基本方法;選擇育種的程序。

(2)領會:植物發育特性與引種的關系及不同作物引種后的生長發育規律;作物自然變異的原因。

(3)綜合應用:根據作物引種規律及其發育特性開展水稻、小麥、棉花、油菜等主要農作物引種。

第六章  雜交育種(分值10-20%)

1、學習目的與要求

了解雜交育種的意義和程序,掌握雜交親本的選配原則、雜交方式及其雜交后代的選擇方法。

2、考核知識點

(1)識記:雜交親本選配原則,雜交方式,雜交后代選擇方法。

(2)領會:雜交后代不同選擇方法的優缺點。

(3)綜合應用:合理應用不同雜交后代選擇方法。

第七章  回交育種(分值5-20%)

1、學習的目的與要求

通過學習,了解回交育種的意義及遺傳效應,掌握回交育種方法、特點及其應用價值。

2、考核知識

(1) 識記:回交育種方法、特點及其應用價值。

(2) 領會:回交育種的意義及遺傳效應。

(3) 應用:在什么條件下應用回交育種。

第八章  誘變育種(分值5-10%)

1、學習的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誘變育種的成就及特點,物理誘變和化學誘變劑的類別、性質及其誘變機理,掌握物理誘變和化學誘變劑的處理方法及其誘變育種的程序。

2、考核知識

(1) 識記:主要物理誘變和化學誘變劑類別,誘變育種程序。

(2) 領會:物理誘變和化學誘變的機理。

(3)應用:利用物理誘變和化學誘變開展誘變育種。

第九章  遠緣雜交育種(分值5-10%)

1、學習的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遠緣雜交育種的作用,困難及其克服方法。

2、考核知識

(1) 識記:遠緣雜交育種的作用,主要困難。

(2) 領會:克服遠緣雜交育種困難的方法。

(3)應用:利用遠緣雜交開展作物育種。

第十章  倍性育種(分值5-10%)

1、學習的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多倍體和單倍體育種的方法。

2、考核知識

(1) 識記:多倍體的類別,單倍體及其主要產生途徑。

(2) 領會:多倍體和單倍體的育種價值。

(3)應用:如何開展倍性育種。

第十一章  雜種優勢利用(分值5-10%)

1、學習的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雜種優勢利用的歷史和現狀,雜種優勢的遺傳學基礎;掌握雜交品種選育的程序和雜種優勢利用的方法。

2、考核知識

(1) 識記:雜種優勢的遺傳學假說,配合力及其測定方法,主要雜交種品種類型,主要雜種優勢利用途徑。

(2) 領會:雜種優勢的遺傳學假說。

(3)應用:不同作物雜交種品種選育方法。

第十二章  雄性不育及其雜交種品種的選育(分值5-10%)

1、學習的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雄性不育的生物學特性,掌握雄性不育的主要類型和雄性不育雜交品種選育方法。

2、考核知識

(1) 識記:不同類型雄性不育的遺傳學特點。

(2) 領會:細胞質雄性不育三系和細胞核雄性不育兩系或三系選育方法。

(3)應用:不同作物雄性不育雜交種品種選育方法。

第十三章  抗病蟲育種(分值5-10%)

1、學習的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作物抗病蟲育種的意義和特點,抗病蟲品種選育和利用的方法;理解作物抗病蟲性的類別和機制,掌握作物抗病蟲的遺傳學特點及其鑒定方法。

2、考核知識

(1) 識記:作物抗病蟲性的類別和機制。

(2) 領會:作物抗病蟲的遺傳學特點及其鑒定方法。

(3)應用:作物抗病蟲的遺傳學特點及其鑒定方法。

第十四章  抗逆性育種(分值0-10%)

1、學習的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作物抗逆育種的意義和特點,掌握作物逆境的種類及其育種方法。

2、考核知識

(1) 識記:作物逆境的種類。

(2) 領會:作物抗逆育種的意義和特點。

(3)應用:作物抗逆品種選育方法。

第十五章  群體改良與輪回選擇(分值5-10%)

1、學習的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作物群體改良的意義,理解群體改良的原理,掌握作物改良的方法。

2、考核知識

(1) 識記:作物改良的方法。

(2) 領會:群體改良的原理。

(3)應用:利用不同方法改良作物群體。

第十六章  種子生產與管理(分值5-10%)

1、學習的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我國作物品種審定與推廣的體制和程序,理解品種混雜退化的原因,掌握作物種子生產的程序。

2、考核知識

(1) 識記:作物種子生產的程序。

(2) 領會:品種混雜退化的原因。

(3)應用:作物種子生產。

第二部分 基本題型(樣題)

一、名詞解釋

二、簡答題

三、分析論述題

第三部分  主要參考書

教材:《作物育種學總論》,張天真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參考書:《作物育種原理》,楊光圣、員海燕主編,科學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詢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考研咨詢 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郵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稱:昆山創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考研秘籍網 版權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日本免费人成网ww555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