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21年華中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研大綱
生物化學考試大綱(碩士)
一、要求掌握的基本內容
掌握生物大分子(糖、脂、蛋白質、酶、維生素、核酸、激素)的結構、性質和功能。掌握生物體內主要的物質代謝和能量轉化(糖代謝、脂代謝、氨基酸代謝、核酸代謝、生物氧化)。掌握遺傳信息傳遞的化學基礎,主要包括DNA的復制、RNA的合成、蛋白質的合成及細胞代謝調控等。
二、試題模式及所占比例
生物化學考試總分150分,分概念題和敘述題兩個方面,其中概念題占60-70%,敘述題占30-40%,概念題包括:選擇題(單選,約占20%)、填空題(約占7%)、正誤判斷題(約占10%)、解釋符號(約占7%)、名詞概念(約占20%);敘述題包括:敘述題、計算題和問答題(以敘述題和問答題為主,少量計算題)。
三、復習重點
糖、脂、蛋白質和核酸的結構、性質、功能及代謝;遺傳信息傳遞的化學基礎。
四、課程復習大綱
第1章 糖和結合糖
本章重點和難點:多糖、結合糖的結構和功能
1.1 單糖
1.1. 1單糖的結構
1.1. 2單糖的性質
1. 1. 3單糖的重要衍生物
1.2 結合糖
1.2. 1肽聚糖
1.2. 2糖蛋白
1.2. 3蛋白聚糖
第2章 脂
本章重點和難點:磷脂、糖脂的結構和功能
2.1三脂酰甘油
2.1.1脂肪酸
2.1.2三脂酰甘油的理化性質
第3章 蛋白質
本章重點和難點:氨基酸的性質,肽鍵的結構,蛋白質一級結構和測定,二級結構和高級結構及與功能的關系
3.1 蛋白質概論
3.1.1蛋白質的化學組成及分類
3.1.2蛋白質分子的構象
3.2 氨基酸
3.2.1氨基酸的結構
3.2.2氨基酸的構型、旋光性、光吸收性和側鏈極性
3.2.3氨基酸的酸堿性質
3.2.4氨基酸的化學性質
3.2.5氨基酸的分離和分析
3.3 肽
3.3.1肽和肽鍵的結構
3.3.2肽的重要性質
3.4 蛋白質一級結構
3.4.1蛋白質的結構層次
3.4.2蛋白質一級結構
3.4.3蛋白質一級結構測定
3.4.4蛋白質一級結構與生物功能
3.5 蛋白質二級結構和纖維狀蛋白質
3.5.1肽鏈的構象
3.5.2蛋白質二級結構的基本類型
3.5.3超二級結構
3.5.4纖維狀蛋白質
3.6 蛋白質三級結構、四級結構與功能
3.6.1蛋白質的一級結構決定高級結構
3.6.2維持三級結構的作用力
3.6.3球狀蛋白質的結構域和三級結構的功能
3.6.4蛋白質四級結構與功能
3.6.5免疫球蛋白的結構與功能
3.7 蛋白質的性質及應用
3.7.1蛋白質兩性性質及應用
3.7.2膠體性質與蛋白質沉淀
3.7.3蛋白質的變性
3.7.4分離純化蛋白質的主要方法
第4章 酶
本章重點和難點:酶的催化機理和酶促反應動力學
4.1 酶的概念及作用特點
4.1.1酶的概念
4.1.2酶催化反應的特點
4.1.3酶的化學本質
4.1.4酶的活性中心
4.1.5酶在細胞內的分布
4.2酶的分類和命名
4.2.1酶的習慣命名
4.2.2酶的國際系統命名
4.2.3酶的系統分類及編號
4.2.4按酶蛋白分子的組成分類
4.2.5同工酶、誘導酶
4.3 酶的催化機理
4.3.1酶催化反應高效性的機理
4.3.2酶催化反應專一性的機理
4.3.3酶作用機理舉例
4.4酶促反應動力學
4.4.1酶的量度
4.4.2底物濃度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
4.4.3 pH值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
4.4.4溫度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
4.4.5酶濃度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
4.4.6激活劑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
4.4.7抑制劑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
4.4.8有機介質中的酶促反應
4.5酶活性的調節
4.5.1別構效應調節
4.5.2共價調節酶
4.5.3酶原的激活
4.5.4多酶體系調節
第5章 核酸
本章重點和難點:DNA、RNA的結構和性質
5.1 核酸的化學結構
5.1.1堿基
5.1.2核苷
5.1.3核昔酸
5.2 DNA的結構
5.2.1 DNA的一級結構
5.2.2 DNA的二級結構
5.2.3 DNA結構的不均一性和多形性
5.2.4環狀DNA
5.2.5染色體的結構
5.3 RNA的結構
5.3.1 RNA的類型和結構特點
5.3.2 tRNA的結構和功能
5.3.3 mRNA曲結構和功能
5. 3. 4 rRNA的結構和功能
5.4 核酸的性質
5.4.1解離性質
5.4.2水解性質
5.4.3光吸收性質
5.4.4沉降特性
5.4.5變性、復性及雜交
5.5核酸研究技術
5.5.1核酸的分離純化
5.5.2限制性核酸內切酶
5.5.3 DNA物理圖譜
5.5.4分子雜交
5.5.5 DNA序列分析
5.5.6 DNA的化學合成
第6章 維生素與輔酶
本章重點和難點:脂溶性維生家的活性形式與功能;水溶性維生素與輔酶的關系
6.1脂溶性維生家
6.1.1維生素A與胡蘿卜素
6.1.2維生素D
6.1.3維生素E
6.1.4維生素K
6.2水溶性維生素與輔酶
6.2.1維生素B1
6.2.2維生素B2
6.2.3維生意B3
6.2.4維生素B5
6.2.5維生素B6
6.2.6維生素B7
6.2.7維生素B11
6.2.8維生素B12
6.2. 9硫辛酸
6.2.10維生素C
第7章 激素
本章重點和難點:激素的作用機理及重要的生理功能
7. 1 概論
7.1.1激素的概念
7.1.2激素的分類
7.1.3激素的作用特點
7.2激素的分泌與控制
7.2.1下丘腦分泌的激素
7.2.2垂體分泌的激素
7.2.3腺體分泌的激素
7.2.4激素的分泌與控制
7.3激素的作用機理
7.3.1受體及特點
7.3.2 cAMP—Ca2+ -鈣調蛋白激活蛋白激酶途徑
7.3.3 IP3、Ca2+-鈣調節蛋白激酶途徑
7.3.4受體一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徑
7.3.5細胞內受體途徑
第8章 糖代謝
本章重點和難點:糖的分解代謝,各種糖代謝途徑的相互關系
8.1 糖酵解
8.1.1酵解與發酵
8.1.2糖酵解途徑
8.1.3其它單糖進入糖酵解途徑
8.1.4乳酸的生成
8.1.5乙醇的生成
8.1.6糖酵解的調節
8.2三羧酸循環
8.2.1丙酮酸生成乙酰CoA
8.2.2三羧酸循環
8.2.3三羧酸循環的生物學意義
8.2.4三羧酸循環的回補反應
8.2.5乙醛酸循環
8.3 磷酸已糖支路
8.3.1反應途徑
8.3.2磷酸已糖支路的生物學意義
8.4糖的合成代謝
8.4.1葡萄糖的生成
8.4.2糖異生作用
8.4.3糖原的合成
第9章 脂代謝
本章重點和難點:脂肪酸的分解和合成
9.1 脂類的消化、吸收和轉運
9.1.1脂類的消化和吸收
9.1.2脂類的轉運
9.1.3貯脂的動用
9.2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謝
9.2. 1甘油三酯的水解
9.2.2甘油代謝
9.2.3脂肪酸的(氧化
9.2.4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
9.2.5奇數碳脂肪酸的(氧化
9.2.6脂肪酸的其它氧化途徑
9.2.7酮體代謝途徑
9.3脂肪的合成代謝
9.3.1脂肪酸的從頭合成
9.3.2脂肪酸碳鏈的延長反應
9.3.3不飽和脂肪酸的合成
9.3.4各組織中脂肪代謝的關系
9.3.5脂代謝與糖代謝的特點
9.3.6脂代謝與糖代謝的關系
9.4 磷脂代謝
9.4.1甘油磷脂的水解
9.4.2磷脂的合成
第10章 氨基酸代謝
本章重點和難點:尿素循環、氨基酸分解與三羧酸循環的關系,氨基酸的合成
10.1 蛋白質降解及氮平衡
10.1.1蛋白質的消化吸收
10.1.2氨基酸代謝庫
10.1.3氮平衡
10.2氨基酸分解代謝
10.2.1脫氨基作用
10.2.2脫羧基作用
10.2.3氨的去向
10.2.4氨基酸碳架的去向
10.2.5由氨基酸衍生的其它重要物質
10.2.6氨基酸代謝缺陷癥
10.3氨基酸合成代謝
10.3.1氨基酸合成中的氮源和碳源
10.3.2脂肪族氨基酸合成途徑
10.3.3芳香族氨基酸合成途徑
10.3.4氨基酸合成的調節
10.3.5幾種重要的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
第11章 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謝
本章重點和難點:嘌呤環的合成、嘧啶環的合成、脫氧核糖核苦酸的合成
11.1 核酸和核苦酸的分解代謝
11.1.1核酸的降解
11.1.2核苷酸的降解
11.1.3嘌呤堿的分解
11.1.4嘧啶堿的分解
11.2 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11.1.1從頭合成
11.1.2補救途徑
11.3 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11.3.1從頭合成
11.3.2補救途徑
11.4脫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
11.4.1核糖核苷酸的還原
11.4.2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11.5 輔酶核苷酸的合成
11.5.1煙酰胺核苷酸的合成
11.5.2黃素核苷酸的合成
11.5.3輔酶A的合成
第12章 生物氧化與氧化磷酸化
本章重點和難點:電子傳遞、ATP的生物合成
12.1 生物能學簡介
12.1.1化學反應的自由能
12.1.2自由能變化與化學反應平衡常數的關系
12.1.3標準自由能變化的加和性
12.1.4高能磷酸化合物
12.1.5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特點
12.2線粒體電子傳遞
12.2.1電子傳遞過程
12.2.2電子傳遞鏈
12.2.3電子傳遞鏈有關的酶和載體
12.2.4電子傳遞鏈的抑制劑
12.3氧化磷酸化作
12.3.1氧化磷酸化的概念
12.3.2 P/O比和由ADP形成ATP的部位
12.3.3電子傳遞和ATP形成的偶聯及調節機制
12.3.4氧化磷酸化的偶聯機理
12.3.5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聯
第13章 DNA的復制和修復
本章重點和難點:DNA復制的特點、參與因子、復制過程、DNA的損傷與修復
13.1 DNA的復制
13.1.1 DNA的半保留復制
13.1.2復制起點和復制單位
13.1.3 DNA聚合反應有關的酶
13.1.4 DNA的半不連續復制
13.1.5 DNA復制的拓撲性質
13.1.6 DNA復制體的結構
13.1.7 真核生物DNA的復制
13.1.8 DNA復制的調控
13.2 DNA的損傷及修復
13.2.1 光復活
13.2.2切除修復
13.2.3重組修復
13.2.4誘導修復和應急反應
13.3 RNA指導nNA的合成
13.3.1 反轉錄酶
13.3.2病毒RNA的反轉錄
13.3.3反轉錄的生物學意義
第14章 RNA的生物合成
本章重點和難點:RNA的合成過程、參與因子,RNA轉錄后的加工與修飾
14.1 轉錄
14.1.1 RNA聚合酶
14.1.2 轉錄過程
14.1.3 啟動子和轉錄因子
14.1.4 終止于和終止因子
14.1.5轉錄過程的調節控制
14.2 轉錄后的加工
14.2.1 原核生物RNA加工
14.2.2 真核生物RNA的加工
14.2.3 RNA的拼接和催化機理
14.3 RNA的復制
14.3.1噬菌體QB RNA的復制
14.3.2 病毒RNA復制的主要方式
第15章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本章重點和難點:蛋白質合成過程及各種參與因子的功能、合成后的輸送與加工
15.1 遺傳密碼
15.1.1 遺傳密碼的確定
15.1.2 遺傳密碼的特點
15.2 蛋白質生物合成中的生物大分子
15.2.1 mRNA
15.2.2 rRNA
15.2.3 核糖體
15.2.4輔助因子
15.3 蛋白質生物合成的過程
15.3.1 原核生物蛋白質的合成過程
15.3.2 真核生物蛋白質的合成過程
15.3.3 mRNA的結構與翻譯
15.3.4 蛋白質合成的抑制劑
15.4 多肽合成后的定向輸送與加工
15.4.1 信號肽及信號肽的識別
15.4.2 內質網上多肽的糖基化修飾
15.4.3 高爾基體中多肽的糖基化修飾及多肽的分類
15.4.4 線粒體、葉綠體蛋白質的來源
第16章 細胞代謝和基因表達的調控
本章重點和難點:糖、脂、蛋白質代謝的關系,基因表達的調節
16.1 代謝途徑的相互關系
16.1.1 代謝途徑交叉形成網絡
16.1.2 分解代謝與合成代謝的單向性
16.1.3 ATP是通用的能量載體
16. 1.4 NADPH以還原力形式攜帶能量
16.2 酶活性的調節
16.2.1 酶促反應的前饋和反饋
16.2.2 產能反應與需能反應的調節
16.2.3 酶的連續激活和共價修飾
16. 3 細胞結構對代謝途徑的分隔控制
16.3.1 細胞結構和酶的空間分布
16.3.2 細胞結構對代謝的調節控制作用
16.3. 3 蛋白質的定位控制
16.4 神經和激素對細胞代謝的調控
16.4.1 門控離子通道和神經信號轉錄系統
16.4.2激素和遞質受體的信號轉錄系統
16.5 基因表達的調節
16.5.1 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調節
16.5.2 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調節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