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態學的形成與發展
生態學基本概念、發展歷程、研究對象、內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態系統的一般特征
生態系統的概念、特征;生態系統的組成、營養結構;生態系統的反饋調節與生態平衡。
第三章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初級生產量、生物量;初級生產及其測定;次級生產量及生產過程;種群層次、食物鏈層次以及生態系統層次上的能量流動分析。
第四章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物質循環概念;水循環、碳循環、氮循環、磷循環以及有毒物質循環過程及特點。
第五章 生物與環境
生態因子概念及類型;生態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生態因子作用的規律;光、溫、風、火及水等生態因子的生態作用及生物的適應。
第六章 種群的一般特征
種群、集合種群、單體及構建生物、種群調節、生態入侵等的基本概念;種群的基本特征;種群數量增長模型;種群調節理論。
第七章 種群生活史
生活史及其概述,繁殖成效;種群的繁殖策略及r-K自然選擇理論。
第八章 種內和種間的關系
種內及種間關系的基本類型,相關概念;競爭模型及判斷;生態位理論。
第九章 群落組成及結構
生物群落的概念、基本特征;群落種類組成;生物多樣性;群落結構;干擾對群落結構的影響;島嶼與群落結構;群落交錯區與邊緣效應。
第十章 群落動態
群落演替概念、類型;演替頂級理論;典型群落演替階段;演替模式。
第十一章 生物群落的分類與排序
群落分類和排序的概念;中國植被分類系統及主要分類單位概念。
第十二章 世界陸地生態系統主要生態系統類型及其分布
陸地生態系統分布的基本規律(經度、緯度、海拔高度三相地帶性);世界陸地主要生態系統類型、分布及特征。
第十三章 應用生態學
全球變暖與溫室效應、臭氧層的破壞、酸雨、人口與資源、生物多樣性保育、生態系統服務、生態系統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