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武漢體育學院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運動解剖學》考試大綱
|
本《運動解剖學》考試大綱適用于武漢體育學院運動康復、運
動人體科學、特種醫學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解剖學是特種醫學
專業設定的一門重要基礎理論課,要求考生對對其基本概念有較深
入的了解,能夠系統的了解人體各系統的組成和功能,較全面的掌
握人體各器官的形態結構、位置毗鄰、配布形式及其發生發育的規
律,并具有利用所學的基本知識去分析和解決一些與運動有關的實
際問題的能力。
|
(一) 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考試時間 180 分鐘,試卷該部
分滿分 150 分。
|
一、運動系統(解剖功能分析,杠桿原理)
(一)骨學
|
1)骨的分類、構造、物理化學特性及功能。
2)骨的發生和發育,了解骨的可塑性。
2.軀干骨
|
1)軀干骨的組成和功能。
2)椎骨的構成及各部椎骨的特征。
|
3)骶骨的形態結構、骶管裂孔的位置及意義。
4)胸骨的形態及胸骨角。
|
5)肋骨的一般形態結構及第 1、11、12 肋骨的特點。
3.四肢骨
|
(2) 上肢帶骨(鎖骨、肩胛骨)的形態結構及鎖骨的發生。
|
(3) 自由上肢骨(肱骨、橈骨、尺骨)的位置、主要形態結構及肱骨
外科頸、肱骨干中份、肱骨內上髁骨折損傷的結構和產生的臨床
癥狀。
|
(1) 下肢骨的組成、排列和分部。
(2) 髖骨的構成及主要形態結構。
(3) 自由下肢骨(股骨、脛骨、腓骨)的形態結構。
(4) 足骨的分部和跗骨的排列及踝管。
4.顱骨
|
1)顱骨的組成、篩骨、蝶骨、顳骨和下頜骨的分部和主要形態結
構。
|
2)顱底內面的基本形態結構,顱底的結構特點及顱底孔裂通過
的結構。
|
3) 顱側面主要結構(顳窩、顳下窩、翼腭窩、翼點)的位置及交通。
4) 眶、骨性鼻腔的位置、結構及交通。
5) 骨性鼻旁房竇的分類,位置及開口部位。
|
1) 關節的基本結構和輔助結構。
2) 關節的分類和各類關節的運動形式。
2.軀干骨的連結
|
(1) 椎骨間的連結、椎間盤的形態、構成、功能及臨床意義。
(2) 前、后縱韌帶、黃韌帶的位置,特征及功能。
(3) 環枕關節、環樞關節的構成及運動。
(4) 脊柱的整體觀及運動。
2)胸廓
|
1)肩關節、肘關節、橈腕關節的構成、結構特點、運動及參加運動
|
2) 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的構成,結構特點,運動及參加運動的
|
3) 骨盆的構成、大小骨盆的分界線,男女骨盆的區別。
4.顱骨的連結
|
2.背淺肌(斜方肌、背闊肌)、背深肌(豎脊肌〉的位置、功能及神經
支配。
|
3.胸上肢肌(胸大肌,胸小肌,前鋸肌)的位置及功能。
4.肋間肌的種類及功能。
|
5.膈的位置,分部,運動及三個裂孔的位置、通過結構。
6.腹肌的分群,各群肌的分部,肌肉配布,肌纖維方向。
7.腹直肌鞘、(腹)白線的位置及構成。
|
11.臂、前臂肌分群、層次、功能及血管營養、神經支配。
12.髖肌的分群及各群的功能,大腿肌、小腿肌的排列層次及各群肌
的功能。
|
1) 消化管的組成、各段的連接關系,位置及上、下消化道的概念。
2) 咽的分部、位置及通路。
|
3) 食管,胃,十二指腸的形態、分部、位置及食管狹窄。
4) 空、回腸的結構特點,結腸的分部及結構特點。
5)闌尾的位置,根部體表投影及血液供應。
6)直腸及肛管的位置,分部,彎曲,構造及毗鄰。
|
2)肝外膽道的組成與膽汁排出途徑。
3) 胰腺的位置及功能。
|
1.鼻腔的分部,鼻粘膜的分區及鼻旁房竇的位置和開口。
2.喉的位置、構成、喉腔的形態結構。
3.左、右主支氣管形態學上的區別及臨床意義。
4.肺的形態、位置和分葉。
|
1.腎的位置、形態、結構和腎的被膜。
2.輸尿管的分部及狹窄部位。
|
1.心血管系的組成,體循環和肺循環的概念及途徑。
2.心的位置、外形、各心腔的形態結構。
3.心傳導系的組成及功能。
|
4.左、右心冠狀動脈的起始、行程、主要分支。
5.主動脈、頸總動脈、頸外動脈、鎖骨下動脈、腋動脈、橈動脈、
|
尺動脈的起止、行程和主要分支分布。
6.掌淺弓、掌深弓的組成和位置。
|
7.腹主動脈、腹腔干、腸系膜上動脈、腸系膜下動脈的分支。
8.上、下腔靜脈、頭臂靜脈、髂總靜脈的組成,收集范圍及行程。
9.上、下肢的淺靜脈。
|
10.肝門靜脈的組成、屬支、收集范圍,肝門靜脈與上、下腔靜脈的
交通。
|
2.胸導管的組成、收集范圍及注入部位。
3 腋淋巴群、腹股溝淺、深淋巴結的分布及收集范圍。
4.脾的位置、形態和脾的韌帶。
|
1.外耳道的分部、位置及幼兒外耳道的特點。
2.中耳鼓室的位置、形態及交通,咽鼓管的位置、開口和幼兒咽鼓
管的特點。
|
2.頸叢、臂叢、腰叢、骶叢的組成、位置和主要分支、分布。
3.腦神經的名稱、順序、附腦部位、進出顱位置和分布。
4.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展神經的纖維成分,行經和分布。
5.三叉神經、面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的纖維成分,行經和主
要分支分布。
|
(三)中樞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控制調節軀體運動的結構基礎及
其在運動實踐中的應用)
|
1.脊髓的位置、外形特點、脊髓節段與椎骨的對應關系。
2.大腦白質的組成和功能,并掌握身體各部分的一般感覺在大腦皮
質的投射特點
|
4.間腦的位置、分部及下丘腦主要核團(視上核、寬旁核〉的位置和
功能。
|
5.大腦半球主要溝回,分葉及重要中樞。
6.內囊的位置、分部和通過內囊的主要纖維束。
(四)神經系統的傳導通路
|
1.意識性本體感覺(包括精細觸覺)傳導路的組成,各級神經元所
在部位及纖維束在中樞內的位置。
|
2.軀干、四肢痛、溫覺、觸覺傳導路的組成,各級神經元在腦內所
在部位及纖維束在中樞內的位置及向大腦皮質的投射。
3.視覺傳導通路。
|
5.腦和脊髓被膜、蛛網膜下隙和硬膜外隙。
6.腦的動脈、大腦動脈環、腦脊髓的循環途徑。
|
1、全面掌握各系統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2、重點掌握全身主要骨骼的形態結構及骨的發生發育。
3、深入了解關節的基本結構和主要關節的構成及結構特點和運動。
4、掌握主要部位肌肉的排列、位置、層次結構與作用。
5、熟悉和掌握人體各系統中主要臟器的位置、形態結構及配布規
律。
|
6、熟悉、掌握心臟的形態、位置、心傳導系及血液供應。
7、掌握體循環和肺循環主要血管起始,走行及分支分布。
8、掌握視器及前庭蝸器的形態結構。
|
9、掌握神經系統的組成、分部和功能及中樞神經系,周圍神經系
的分類、分部及形態結構,功能聯系。
|
1、系統解剖學,柏樹令主編第 8 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
2、運動解剖學,王松主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編制單位:武漢體育學院健康科學學院
編制日期:2019 年 7 月 1 日
|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