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生物醫學工程(077700、083100) 、電子信息(0854)
……………………………………………………………
|
醫用化學與生物化學考試是為中南民族大學招收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碩士
|
研究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招生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
測試考生對大學本科階段所學醫用化學與生物化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掌握
程度,以及運用醫用化學與生物化學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
能力,評價的標準是高等學校本科畢業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
證被錄取者具有基本的醫用化學與生物化學素質,并有利于中南民族大學在生
物醫學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招生過程中對學生在專業上進行擇優選拔。
|
2.熟知常用生物醫學物質的命名和物理化學性質。
3.能用簡單的化學方法對常用生物醫學物質進行鑒別。
4.熟練掌握體內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結構、理化性質、合成和分解代謝過程。
5.能將醫用化學與生物化學課程中所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與臨床病理
現象、典型疾病相聯系。
|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3)小時
2.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
|
單項選擇題:20 小題,每小題1 分,共20 分;
|
多項選擇題:10 小題,每小題2 分,共20 分;
|
名詞解釋題: 6 小題,每小題5 分,共30 分
計算及問答題:6 小題,每小題10 分,共60 分
|
3. 分子或離子分散系
(二)溶液濃度的表示法
1. 溶液濃度的常用表示方法(質量分數、體積分數、質量濃度、物質的量
濃度)
|
(三)電解質的電離與酸堿性
1. 弱電解質電離平衡
2. 水的離子積和溶液的酸堿性
3. 體液pH在醫學上的意義
(四)緩沖溶液
|
(一)有機化合物的結構表示與分類
1. 有機化合物的結構表示
|
1. 烷烴的命名、結構、化學性質、重要的烷烴
2. 烯烴和炔烴的命名、結構、化學性質、重要的烯烴和炔烴
3. 環烴(脂環烴和芳香烴)的命名、結構、化學性質、重要的環烴
(三)醇酚醚
|
1. 醇的分類、命名、化學性質、重要的醇
2. 酚的命名、化學性質、重要的酚
3. 醚的命名、化學性質、重要的醚
(四)醛和酮
|
醛和酮的命名、化學性質、重要的醛和酮
(五)羧酸及其取代酸
|
1. 羧酸的命名、化學性質、重要的羧酸
2. 羥基酸的命名、化學性質、重要的羥基酸
3. 酮酸的命名、化學性質、酮式-烯醇式互變異構現象、重要的酮酸
4. 對映異構:平面偏振光和物質的旋光性、化合物的旋光性與結構的關系、
対映異構體的構型、光學活性物質在醫學上的意義
(六)胺和酰胺
|
1. 胺的分類和命名、化學性質、重要的胺及其衍生物
|
2. 酰胺的結構和命名、化學性質、重要的酰胺及其衍生物
(七)雜環化合物與生物堿
1. 雜環化合物的分類、命名、結構、重要的雜環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2. 生物堿的化學性質、重要的生物堿
第三章 糖類化學
|
1. 單糖的分類、分子結構、主要化學性質
2. 重要的二糖:麥芽糖、乳糖和蔗糖
3. 多糖:同多糖和雜多糖
4. 復合糖:蛋白聚糖、糖蛋白和血型物質
第四章 脂類化學
|
2. 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氨基酸
3. 肽鍵與肽
|
(三)蛋白質的理化性質
1. 蛋白質的兩性電離與等電點
2. 蛋白質的膠體性質
|
2. 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核苷酸
3. 3,’ 5’-磷酸二酯鍵和多聚核苷酸鏈
(二)核酸的分子結構
1. DNA 的分子結構
|
1. 水溶性維生素:B 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活性形式及缺乏癥)
2. 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K(活性形式及缺乏癥)
第二章 酶
|
底物濃度、酶濃度、溫度、pH、激活劑和抑制劑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
(四)酶與醫學的關系
酶與疾病的發生、診斷和治療
第三章 糖代謝
|
(三)糖原的合成與分解
糖原的合成與分解及其生理意義
(四)糖異生
|
2. 糖異生的生理意義
(五)血糖及其調節
1. 血糖的來源與去路
2. 血糖濃度的調節
(六)糖代謝紊亂
|
生物氧化的概念、特點和方式
(二)線粒體氧化體系
1. 呼吸鏈
|
3. 胞質中NADH+H+的氧化
(三)生物氧化與能量代謝
1. 高能化合物的種類
|
3. 影響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4. ATP 的利用、轉移和儲存
第五章 脂類代謝
|
(一)脂類的消化吸收與分布
1. 脂類的消化和吸收
|
(三)甘油三酯的代謝
1.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謝
2. 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謝
(四)類脂的代謝
|
(五)脂蛋白及其代謝
血漿脂蛋白的分類、組成、結構、代謝與功能
(六)脂代謝紊亂
|
脂蛋白異常血癥、動脈粥樣硬化、肝脂肪變性、脂肪肝、肥胖癥
第六章 蛋白質的分解代謝
(一)蛋白質的營養作用
1. 蛋白質營養的重要性
2. 蛋白質的需要量
|
3. 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與互補作用
(二)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和腐敗作用
1. 蛋白質的消化
|
(四)氨基酸的一般代謝
1. 氨基酸的脫氨基作用
2. 氨的代謝
|
4. 氨基酸的脫羧基作用
(五)個別氨基酸的特殊代謝
1. 一碳單位代謝
|
3. 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謝
(六)糖、脂類和蛋白質在代謝上的相互聯系與協調平衡
1. 糖與脂類在代謝上的聯系
2. 糖與蛋白質在代謝上的聯系
3. 脂類與蛋白質在代謝上的聯系
4. 神經內分泌對物質代謝的平衡調控
第七章 核苷酸代謝
|
1.柯尊記主編,《醫用化學與生物化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9,第 2 版。
|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