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基礎醫學綜合考試是為大理大學“基礎醫學一級學科”
招收碩士研究生而設置具有選拔性質的自命題入學考試科
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是否具備繼續攻
讀碩士學位所需要的基礎醫學有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礎
技能,評價的標準是高等學校醫學專業優秀本科畢業生能達
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擇優選拔,確保碩士研究
生的招生質量。
|
基礎醫學綜合考試范圍為《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
生物學》、《醫學細胞生物學》和《醫學微生物學》中的任意
三門科目。要求考生系統掌握上述基礎醫學科目中的基本理
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
知識和基本技能綜合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理論問題和實際
問題。
|
本試卷考試時間 3 小時,滿分 300 分。
(二)內容結構
|
以下四門科目中任選三門答題。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生理學》:100 分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100 分
《醫學細胞生物學》:100 分
|
試卷含《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醫學細
胞生物學》和《醫學微生物學》四門科目,每門科目 100 分,
考生從四門科目中任選三門科目答題即可,總分 300 分。每
門科目均含以下題型:
|
A 型題(最佳選擇題):共 1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
|
名詞解釋題:共 7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35 分
問答題:共 3 小題,每小題 15 分,共 45 分。
三、試卷范圍
|
考查范圍:包括《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醫學細胞生物學》和《醫學微生物學》四門科目,考生從
4 門科目中任選 3 門科目答題即可。
《生理學》考查范圍
|
參考教材:王庭槐 主編.《生理學》第 9 版,北京:人
|
1. 內環境、穩態、正反饋及負反饋的概念。
2. 人體功能活動的主要調節方式。
(二)細胞的基本功能
|
1. 動作電位、靜息電位、興奮性、局部興奮、閾電位、
閾值、主動轉運和易化擴散的概念。
2. 細胞膜物質轉運形式的種類和特點。
3.鈉泵的本質及生理意義。
|
4. 動作電位、靜息電位產生的機制及動作電位產生的
意義。
|
1. 紅細胞比容、血漿膠體滲透壓、生理止血、促紅細
胞生成素的概念。
|
2. 內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徑的主要異同點。
3. 血漿膠體滲透壓、血漿晶體滲透壓的形成及生理意
義。
|
4.肝素的抗凝機理、ABO 血型。
(四)血液循環
|
1. 心動周期、中心靜脈壓、心輸出量、射血分數、平
均動脈壓、血壓的概念。
|
3.動脈血壓的形成及影響動脈血壓的因素。
4. 影響靜脈回流的因素。
|
5.心臟的主要神經支配及其作用。
6.減壓反射的過程及生理意義。
|
7.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對心血管作用的異同。
(五)呼吸
|
1. 肺泡通氣量、通氣/血流比值、肺活量、用力呼氣量
和肺順應性的概念。
|
2. 胸內負壓形成的機制及生理意義。
3. 血液中 O2、CO2 和[H+]對呼吸運動的影響及其機制。
4.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來源、作用及生理意義。
5.影響肺部氣體交換的因素。
|
1. 基本電節律、胃腸激素、內因子和胃排空的概念。
2. 胃液、胰液、膽汁的組成成分及作用
3. 消化期胃液分泌的特點、胰液分泌的特點。
4.胃的運動形式及小腸的運動形式。
5.三大營養物質的吸收部位、形式及吸收的途徑。
(七)尿的生成和排出
|
1. 腎小球濾過率、濾過分數、腎糖閾、有效濾過壓和
滲透性利尿的概念。
|
3. 影響腎小球濾過率的因素。
4.ADH 的來源、生理作用及引起 ADH 釋放的因素。
5.水利尿的概念及其機制。
|
7.葡萄糖、碳酸氫鹽在腎小管的重吸收。
(八)神經系統
|
1. 突觸、EPSP、IPSP、脊休克、去大腦僵直、牽涉痛
和牽張反射的概念。
|
2. 丘腦的兩種感覺投射系統的區別與聯系。
3. 內臟痛的特征。
|
4.牽張反射的概念、類型、反射過程及生理意義。
5.小腦的功能。
|
6.植物神經系統的結構(含腎上腺素能受體,膽堿能
受體的類型、分布)和功能活動的特征。
(九)內分泌
|
1. 激素、允許作用、旁分泌、應激反應的概念。
2. 生長素、甲狀腺激素、糖皮質激素和胰島素的生理
作用。
|
3.甲狀腺激素、糖皮質激素和胰島素分泌的調節。
(十) 生殖
|
2.睪丸的生精作用及內分泌機能。
3.卵巢的生卵作用及內分泌機能。
4.雌激素、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考查范圍
參考教材:周春燕,藥立波主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
物學》第 9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年.
(一)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
|
(1)組成蛋白質的 20 種氨基酸的化學結構和分類
(2)氨基酸的理化性質
|
(3)蛋白質的一級結構及高級結構
(4)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關系
|
(5)蛋白質的理化性質(兩性解離、沉淀、變性、凝
固及呈色反應等)
|
(6)分離、純化蛋白質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核酸的結構與功能
|
(1)核酸分子的組成,5 種主要嘌呤、嘧啶堿的化學結
構,核苷酸
|
(2)核酸的一級結構;核酸的空間結構與功能
(3)核酸的理化性質(變性、復性、雜交及應用)
|
(1)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輔酶和輔基,參與組成輔
酶的維生素,酶的活性中心
(2)酶的作用機制,酶反應動力學,酶抑制的類型和
特點
|
(1)糖酵解過程、意義及調節
(2)糖有氧氧化過程、意義及調節,能量的產生
(3)磷酸戊糖旁路的意義
|
(4)糖原合成和分解過程及其調節機制
(5)糖異生過程、意義及調節;乳酸循環及意義
(6)血糖及其調節(血糖的來源和去路,維持血糖恒
定的機制)
|
(2)脂肪酸分解代謝過程及能量的生成
(3)酮體的生成、利用和意義
(4)脂肪酸的合成過程,不飽和脂肪酸的生成
(5)磷脂的合成和分解
|
(6)膽固醇的主要合成途徑及調控;膽固醇的轉化
(7)血漿脂蛋白的分類、組成、生理功用及代謝;高
脂血癥的類型和特點
|
(2)呼吸鏈的組成,氧化磷酸化及影響氧化磷酸化的
因素,底物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儲存和利用。
(3)胞漿中 NADH 的氧化
|
(4)過氧化物酶體和微粒體中的酶類
4.氨基酸代謝
|
(2)氨基酸的一般代謝(體內蛋白質的降解,氧化脫
氨基,轉氨基及聯合脫氨基)。
|
(5)尿素的生成——鳥氨酸循環
(6)一碳單位的定義、來源、載體和功能
(7)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與酪氨酸的代謝
5.核苷酸代謝
|
(1)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原料和分解產物,脫氧
核苷酸的生成;
|
(1)肝在物質代謝中的主要作用
(2)生物轉化的類型和意義
(3)膽汁酸鹽的合成原料和代謝產物
(4)成熟紅細胞的代謝特點
(5)血紅素的合成
|
(6)膽色素的代謝,黃疸產生的生化基礎
7. 物質代謝的整合與調節
|
(2)物質代謝的相互聯系,
(3)組織器官的代謝特點和聯系(肝、心肌、腦、脂
|
肪、腎)
(4)物質代謝調節的方式(細胞水平、激素水平及整
體水平調節)
|
(2)真核基因組的結構與功能(重復序列、多基因家
族、假基因、線粒體基因)
|
(1)DNA 的半保留復制及復制的酶
(2)DNA 復制的基本過程(原核及真核生物的復制特點)
|
(3)逆轉錄的概念、逆轉錄酶、逆轉錄的過程、逆轉
錄的意義
|
(4)DNA 的損傷(突變)及修復
2.RNA 的生物合成
|
(1)RNA 的生物合成(原核及真核生物的轉錄的模板、
酶、基本過程的異同)
|
(2)真核生物 RNA 生物合成后的加工修飾及降解
(3)核酶的概念和意義
|
(1)蛋白質生物合成體系;遺傳密碼
(2)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翻譯后加工
(3)蛋白質生物合成的干擾和抑制
4. 基因表達調控
|
(1)基因表達調控的概念及原理
(2)原核和真核基因表達的調控
5.細胞信號轉導的分子機制
|
(3)膜受體和胞內受體介導的信息傳遞
(4)細胞信號轉導異常與疾病
(四)醫學分子生物學
|
(1)分子雜交與印跡技術的原理及應用
(2)PCR 技術的原理與應用
|
(2)基因重組的概念、基本過程及其在醫學中的應用
3. 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和生長因子
(1)原癌基因的基本概念及活化的機制
(2)抑癌基因和生長因子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機制
4. 基因診斷和基因治療
|
(1)基因診斷的基本概念、技術及應用
(2)基因治療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程序
|
參考教材:陳譽華,陳志南 主編. 《醫學細胞生物學》,
第六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一)醫學細胞生物學研究方法
|
3. 細胞培養技術及原代細胞與傳代細胞的概念,細胞
融合與細胞雜交技術,單克隆抗體技術等。
|
2.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基本知識
(三)細胞膜與細胞表面
|
1. 細胞膜的化學組成與分子結構
2. 生物膜的結構模型、特性及影響膜流動性的因素
3. 細胞表面及細胞外被的結構與功能
4. 細胞膜的跨膜物質運輸
|
1.內質網:形態結構與兩種基本類型:粗面內質網和滑
面內質網的成分與結構特征
|
2.高爾基復合體:結構特征及其主要功能
3.溶酶體:結構,分類,溶酶體的功能,溶酶體與疾病
4.過氧化物酶體:結構,組成和功能
(五)線粒體
|
1.線粒體的結構與功能,線粒體的半自主性
2.線粒體的化學組成:蛋白質,脂類,酶系
(六)細胞骨架
|
3.中間絲:中間纖維的組裝和組織特異性
(七)細胞核
|
1.核膜基本知識,核孔復合體的發現,結構模型及功能
2.染色體的概念及其化學組成,染色體的基本單位—核
小體。染色體的形態結構
|
1.細胞外基質的主要組分:蛋白聚糖,膠原,彈性蛋白,
纖粘連蛋白,層粘連蛋白
|
2.細胞外基質的生物學作用:細胞外基質的作用,細胞
外基質與疾病的聯系
|
1.胞外信號:內分泌,旁分泌,自分泌,近分泌
2.受體:受體的基本概念,膜受體的結構和類型,膜受
體的特點,膜受體的數量和分布,受體的激動劑和拮抗劑,
細胞內受體
|
3.細胞信號轉導中的關鍵蛋白: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酶,
銜接蛋白,G 蛋白
|
4.第二信使及其介導的信號通路:cAMP 信號通路,磷脂
酰肌醇信號通路,cGMP 信號通路
|
5.受體酪氨酸激酶介導的信號通路:Ras-MAPK 信號通路,
PI3K-AKT 信號通路
|
6.細胞因子受體介導的信號通路:JAK-STAT 信號通路及
其與腫瘤聯系
|
7. 蛋 白 水 解 相 關 的 信 號 通 路 : NF-kB 信 號 通 路 ,
Notch-Delta 信號通路
|
8.細胞信號轉導的特點: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級聯反應,
交叉對話
|
1.細胞增殖周期概述:細胞周期的定義和分期
2.細胞周期各期的主要特征:G1,S,G2,M 期的主要特
征,
|
3.細胞增殖的調控因素:生長因子的調控作用,周期蛋
白依賴性激酶和細胞周期蛋白的相互作用,細胞周期檢查點
4.減數分裂和生殖細胞的發生:減數分裂過程,生殖細
胞的發生,減數分裂的生物學意義
5.細胞周期與腫瘤:細胞周期基因失調與腫瘤的聯系
(十一)細胞分化
|
6.干細胞:干細胞的基本特性的特點,胚胎干細胞的生
|
物學特性及鑒定標準胚胎干細胞,造血干細胞的生物學特性
及其在再生醫學中的應用。
|
1.細胞衰老:細胞壽命,細胞衰老表現
2.端粒,端粒酶與細胞衰老:端粒,端粒酶的特點
3.細胞衰老機制:遺傳決定說,自由基學說,神經內分
泌-免疫調節學說,其它細胞衰老學說
4. 細胞衰老與腫瘤的關系
|
1.細胞壞死:細胞壞死的特點和信號通路
2.細胞凋亡:細胞凋亡的生物學和病理學意義,細胞凋
亡的形態和生化特征,影響細胞凋亡的因素,細胞凋亡信號
通路,細胞凋亡與疾病的聯系
|
|
|
|
|
公司名稱:昆山創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考研秘籍網 版權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