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普通生物學是生物學相關專業學生的一門基礎課程,可
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生命科學最基本的知識和規律。課程
要求學生掌握普通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可以利用所
學知識和專業術語正確闡述生命科學的現象和基本規律。
二、試卷結構
|
本試卷考試時間 3 小時,滿分 150 分。
(二)內容結構
|
本試卷主要考核普通生物學課程的幾個主要教學內容,
包括生物界與生物學,細胞,動物的形態與功能,植物的形
態與功能,遺傳與變異,生物進化,生物多樣性的進化,生
態學與動物行為。
|
《陳閱增普通生物學》(第 4 版),吳相鈺,陳守良,葛
明德主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三)題型結構
|
試卷題型包括名詞解釋(30 分)、選擇題(30 分)、
|
填空題(20 分)、簡答題(40 分)、論述題(30 分)。
三、試卷范圍
|
《陳閱增普通生物學》(第 4 版),吳相鈺,陳守良,葛
明德主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
(一)生命的特征;(二)生物界是一個多層次的組構系
統;(三)把生物界劃分為 5 個界;(四)生物和它的環境形成相
互聯結的網絡;(五)在生物界巨大的多樣性中存在著高度的
統一性;(六)研究生物學的方法;(七)生物學與現代社會生
活的關系。 要求了解生命的共同特征。
|
(一)生命的化學基礎;(二)細胞結構與細胞通訊;(三)
細胞代謝;(四)細胞的分裂和分化。要求了解:細胞的基本
組成元素;細胞的大小和數目;細胞器、細胞膜及細胞核的
結構與功能;細胞骨架的種類、結構與功能;細胞間的連接
方式和連接分子;生物膜的結構和功能,物質的跨膜運輸。
要求掌握:糖類、脂類、蛋白質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結構
和主要功能;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異同;酶促反應的特點
和作用機制,酶的分類,結構和功能;細胞呼吸的概念和過
程;光合作用光反應和暗反應的主要過程;細胞周期的概念
及調控機制;有絲分裂的全過程和各個時相的特點。
|
(一)高等動物的結構與功能;(二)營養與消化;(三)血
液與循環;(四)氣體交換與呼吸;(五)內環境的控制;(六)免
疫系統與免疫功能;(七)內分泌系統與免疫調節;(八)神經
系統與神經調節;(九)感覺器官與感覺;(十)動物如何運
動;(十一)生殖與胚胎發育。要求了解:動物的外部與內部
環境;動物處理食物的過程;血液的結構與功能;味覺、嗅
覺和皮膚感覺;肌肉與肌肉收縮以及骨骼與肌肉在運動中的
相互作用。要求掌握:人的消化系統及其功能;哺乳動物的
心臟血管系統;人的呼吸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滲透調節與排
泄;免疫應答的概念和意義;免疫系統與免疫功能;內分泌
系統與體液調節;體液調節的性質;激素與穩態的概念和意
義;神經元的結構與功能;神經系統的結構;動物和人類的
骨骼;動物的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人類的生殖及人類胚胎
的發育。
|
(一)植物的結構和生殖;(二) 植物的營養;(三)植物的
調控系統。 要求了解:植物的生長、生殖和發育;植物的
生長響應和生物節律。要求掌握:植物的結構和功能;植物
對養分的吸收和運輸;植物的調控系統和激素的概念;植物
對食植動物和病菌的防御。
|
(一)遺傳的基本規律;(二)基因的分子生物學;(三)基
因表達控;(四)重組 DNA 技術簡介;(五)人類基因組。要求了
解:細胞質遺傳的定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基因的表達調
控;遺傳工程的風險和倫理學問題;人類基因組及其研究,
人類遺傳性疾病,癌基因與惡性腫瘤。要求掌握:遺傳的基
本規律,包括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孟德爾定律
的擴展;遺傳的染色體學說;DNA 復制和基因突變的概念和
意義;重組 DNA 技術,基本步驟;基因工程的主要工具酶,
基因工程的應用及其成果。
|
(一)達爾文學說與微進化;(二)物種形成;(三)宏進化
與系統發生。要求掌握:達爾文學說與微進化;物種的概念,
物種形成的方式;生物的宏進化和生物的系統發生。
第六篇 生物多樣性的進化
|
(一)生命起源及原核和原生生物多樣性的進化;(二)植
物和真菌多樣性的進化;(三)動物多樣性的進化; (四)人類
的進化。要求了解:病毒的基本概念;植物和真菌多樣性的
進化,植物適應陸地生活的進化。要求掌握:生命起源及原
核和原生生物多樣性的進化;動物種系的發生,無脊椎動物、
脊索動物多樣性的進化;人類與靈長目進化的過程。
第七篇 生態學與動物行為
|
節;(三)群落的結構、類型及演替;(四)生態系統及其功
能;(五)動物的行為。要求了解:生物與非生物環境之間的
關系;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人類活動對生物
圈的影響。要求掌握:環境與生態因子的概念;掌握種群的
概念和特征;群落的結構、主要類型、演替,物種在群落中
的生態位;生態系統的基本結構,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生產力;
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
響;本能行為和學習行為;動物行為的生理和遺傳基礎;動
物的防御行為和生殖行為;社群生活與通訊;利他行為和行
為節律。
|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