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21年江漢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初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
科目名稱 環境化學 編號 806 一、考察性質 環境化學考試是為江漢大學招收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自主命題的入學考 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學生掌握大學本科階段環境化學課程的基本知識、 基本理論,以及綜合運用環境化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評價標準是高等學校本科畢 業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證被錄取者具有較扎實的環境化學基礎知識,有利 于我校在碩士研究生錄取中能更好進行擇優選拔。 二、考查目標 旨在考查環境化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計算方法,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 決實際環境問題的能力。本考試大綱側重于各類有害物質在環境介質中的存在、行為、效應 以及減少或消除其產生的理論和方法。要求考生應能: 1.了解環境化學研究的內容、特點和發展動向; 2.掌握主要環境污染物的類別和它們在環境各圈層中的遷移轉化過程; 3.掌握典型污染物在環境各圈層中的歸趨和效應。 三、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試卷題型結構 選擇題(20-30 分)、簡答題(35-45 分)、計算題(20-30 分)、綜合題(45-55 分)。 4.試卷內容結構 第一部分:環境化學的基本概念,約占 30%; 第二部分:主要環境污染物的類別和它們在環境各圈層中的遷移轉化過程,約占 30%; 第三部分:典型污染物在環境各圈層中的歸趨和效應,約占 30%; 第四部分:受污染環境的修復和綠色化學,約占 10%。 四、考察內容 第一章 環境化學發展及基本內容 環境化學基本概念、發展動向、研究內容及熱點問題 第二章 大氣環境化學 1.掌握大氣層的結構,大氣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來源和消除。 2.掌握輻射逆溫層的含義、特點,大氣穩定度的含義及意義,影響大氣污染物遷移的因 素,最大混合層高度的含義及其與逆溫的關系,了解天氣形式和地理地勢的影響。 3.掌握自由基化學基礎,光化學反應基礎,大氣中重要自由基的來源,氮氧化物的轉化, 光化學煙霧,硫氧化物的轉化及硫酸煙霧型污染,酸性降水,了解溫室氣體和溫室效應,臭 氧層的形成與耗損。 4.掌握大氣顆粒物的來源與消除途徑、一次和二次顆粒物的含義、干濕沉降的機制,大 氣顆粒物的粒徑分布、胺粒徑大小分類、三模態,了解大氣顆粒物的化學組成,大氣顆粒物 中的 PM 。 2.5 第三章 水環境化學 1.掌握天然水的組成、性質、碳酸平衡,水體富營養化的含義、機理。了解水中污染物 的分布和存在形態、優先污染物的含義及種類,水中營養元素。 2.掌握吸附作用的類別和機理、水中顆粒物的聚集原理、方式,溶解-沉淀平衡、氧化 -還原平衡(pE 的概念及其與 E 和絕對電位的關系)。了解水中顆粒物的識別、配合作用、 腐殖質的含義、結構特點及其配合作用。 3.掌握分配理論、標化分配系數生物濃縮因子。了解水解作用,光解過程的類型,生物 降解模式、生長代謝、共代謝模式。 第四章 土壤環境化學 1.了解土壤組成、粒級分組、質地分組理化特性。掌握土壤膠體的性質、土壤膠體的離 子交換吸附、土壤酸度、活性酸度、潛性酸度、代換性酸度、水解性酸度、土壤堿度、土壤 的緩沖性能、氧化還原性。 2.了解土壤中重金屬向植物體系內遷移的主要方式及影響因素,以及植物對重金屬產生 耐性的幾種機制。 3.能夠舉例說明典型農藥在環境中的主要轉化途徑及原理。 第五章 化學物質的生物效應與生態效應 1. 了解污染物質在生物體內的轉運及消除。物質透過細胞膜的形式;物質在生物體內的 轉運,生物轉化及消除。 2. 了解污染物質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積累。生物蓄積,生物富集、生物放大和生物積累。 3. 掌握有機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耗氧(有機污染物)、有毒有機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4. 了解無機物質的生物轉化。氮硫的微生物轉化,重金屬元素的微生物轉化。 5. 掌握污染物質的毒性。典型污染物在環境各圈層中的轉化效應;重金屬元素及有機污 染物在諸圈層中的轉化效應。 第六章 典型污染物在環境各圈層中的轉歸與效應 1.了解污染物在多介質環境中過程的研究方向,多介質環境中逸度的定義。 2.了解汞,鎘,鉻,砷環境中的來源、分布、遷移、引起的疾病。 3. 掌握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特性、在環境中的分布,主要有機鹵代物和多環芳烴的分布、 來源、轉化、結構與性質的關系。 第七章 受污染環境的修復 了解幾種常見修復技術,微生物修復、植物修復、化學氧化、電動力學修復、活性反應 格柵,以及表面活性劑等技術的基本概念、原理、優缺點以及適用范圍。 第八章 綠色化學的基本原理與應用 了解綠色化學的重要學術意義和實用價值、以及綠色化學在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 發展戰略方針方面的作用。 五、參考書目 《環境化學》,第二版,戴樹桂主編,北京:高等教學出版社,2015 年。 《環境化學》,第一版,朱利中主編,北京:高等教學出版社,2011 年。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