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21年江漢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初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
科目名稱 環境監測 編號 820 一、考試性質 “環境監測”課程入學考試是為江漢大學招收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碩士研究 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自主命題入學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 測試學生掌握大學本科階段環境監測課程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以及綜 合應用多種方法處理環境監測實踐問題的能力,評價標準是高等學校本科畢業生能 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證被錄取者具有較扎實的環境監測基礎理論知識 與操作技能,有利于我校在碩士研究生錄取中能更好進行擇優選拔。 二、評價目標 旨在考查境監測的基本概念、環境監測技術進展、監測方案的制訂、樣品采集 及保存技術、樣品預處理技術、分析測定技術、質量保證技術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 識分析和解決實際環境監測問題的能力。要求考生應能: 1.了解環境監測的目的、分類、主要內容、特點和環境監測技術進展; 2. 掌握主要環境介質的監測方案制訂、監測點位布設、樣品采集與保存、樣 品預處理、代表性指標的測定方法等內容; 3. 掌握常用的監測數據處理方法及實驗室內部質量保證措施。 三、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30 分)、簡答題(60 分)、計算題(20 分)、綜合技能題(40 分)。 4.試卷內容結構 第一部分:環境監測的基本概念,約占 30%; 第二部分:主要環境介質的監測方案制訂、監測點位布設、樣品采集及保存、 樣品預處理、測定方法及方法的選擇等,約占 50%; 第三部分:常用的監測數據處理方法及實驗室內部質量保證措施,約占 20%。 四、考試內容 1 第一章 緒論 1. 理解環境監測概念,區分環境監測與環境化學分。 2. 了解環境監測的目的、分類和環境監測的特點 3. 掌握環境監測的一般過程;掌握環境標準的分類和分級。 4. 了解環境監測的發展趨勢。 第二章 水和廢水監測 1. 明確水質監測的對象和目的、監測項目。 2. 掌握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和水污染源監測的方案制訂;地表水監測斷面和 采樣點的設置,工業廢水采樣點的設置,采樣的時間和頻率。 3. 熟悉水質監測方法體系及監測方法的選擇原則。 4. 掌握水樣保存方法和水樣預處理的方法。 5. 了解水樣溫度、顏色、殘渣、濁度、透明度等物理指標的測定。 6. 掌握重金屬的測定方法。 7. 掌握水體有機污染指標的含義,重點掌握 COD、BOD 和高錳酸鹽指數的 5 測定。 8. 掌握 DO、氨氮、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凱氏氮、總氮和總磷的含義及其 測定方法。 9. 掌握離子色譜法測定水體陰離子的方法原理。 10. 了解石油類樣品采集及測定,了解酚類的測定。 第三章 空氣和廢氣監測 1.了解大氣污染源的類型、大氣污染物的存在狀態;掌握大氣污染物濃度表 示方法及其換算。 2. 掌握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和大氣污染源監測方案的制訂,監測站(點)的布 設,采樣頻率和采樣時間。 3. 掌握常用的空氣樣品采集方法和采樣儀器的使用。 4. 掌握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指標的采樣技術、測定技術及 注意事項。 5. 掌握顆粒物的分類以及各種粒徑顆粒物的采樣方法及測定方法;了解顆粒 物中化學組分的測定。 6. 掌握環境空氣質量指數的計算、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的分析與判斷。 7. 了解煙道氣采樣點設置;掌握煙氣和煙塵樣品的采集;了解流動污染源的 采樣監測方法。 8. 了解主要室內空氣污染物及其監測方法。 第四章 土壤、生物和固體廢物監測 2 1. 掌握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方案的制訂;掌握和土壤、生物和固體廢物監測的 采樣布點方法、樣品的采集與制備。 2. 掌握有害固體廢物定義和鑒別方法。 3. 了解固體廢物填埋場監測。 4. 了解土壤污染定義及土壤背景值,了解土壤污染監測特點和生物體污染的 途徑。 5. 掌握土壤和生物樣品的預處理方法(消解、提取、凈化、濃縮)。 6. 掌握土壤樣品和生物樣品中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測定及注意事 項。 7. 掌握生物監測概念、類型與內容;了解水生生物毒性試驗法。 第五章 噪聲監測 1. 了解噪聲的定義、噪聲污染的特征。 2. 掌握級的疊加,計權聲級、等效連續聲級、噪聲污染級、晝夜等效聲級、 統計聲級。 3. 掌握噪聲測量儀器原理及測定注意事項。 4. 掌握城市區域環境噪聲監測和交通噪聲監測及其數據處理。 第六章 環境監測數據處理與質量保證 1. 了解誤差、準確度、精密度、靈敏度和檢測限。 2. 掌握質量保證的意義和內容,掌握監測數據的五個質量特征。 3. 了解質量控制圖的繪制和使用。 4. 掌握常用的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措施。 5. 了解環境標準物質特性及作用。 五、參考書目 奚旦立. 環境監測(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3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