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考研秘籍考研網!    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考博真題下載    考研真題下載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級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網 >> 文章中心 >> 專業課 >> 正文  2021年湖南中醫藥大學《中藥綜合》招收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考研大綱

新聞資訊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單位網上接受咨詢和報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學生“就業之家”研究生專場招聘場面火爆
普通文章 廈大女研究生被殺案終審判決 兇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廣東八校網上試點考研報名將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碩士北京招生單位報名點一覽
普通文章 洛陽高新區21名碩士研究生被聘為中層領導
普通文章 浙江省碩士研究生報名從下周一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紖^網上報名時間安排表
普通文章 廣東:研究生入學考試2003年起重大調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國研招上海考區報名點一覽表
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寧夏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大連鐵道學院04年碩士接收調劑生源基本原則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溫州師范學院(溫州大學籌)05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學04年考研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沈陽建筑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05年碩士調劑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調劑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學04年研究生招收統考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廣西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21年湖南中醫藥大學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藥綜合考試大綱

Ⅰ.考試性質

中藥綜合考試是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全國招生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掌握大學本科階段中藥學專業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評價的標準是高等學校本科畢業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證被錄取者具有基本的中藥學理論素質,并有利于我校在專業上擇優選拔。

Ⅱ.考查目標

中藥綜合考試涵蓋中藥學、中藥藥理學和分析化學課程。要求考生:

1.中藥學

(1)了解各朝代學術發展特點,熟悉其代表著作;

(2)掌握中藥炮制的目的;

(3)掌握中藥藥性理論的概念及中藥治病的基本原理;掌握四氣五味、升降浮沉及歸經的概念、作用及臨床意義;掌握毒性的概念(古、今),應用有毒藥物的注意事項;

(4)掌握中藥“七情”配伍關系的含義及對臨床的指導意義;

(5)熟悉用藥禁忌的內容及十八反、十九畏。

(6)掌握藥物 126 味,熟悉藥物 97 味,了解 92 味的藥物功效、應用的異同點。

2. 中藥藥理學

(1)掌握中藥藥理學的概念、研究內容、學科任務;中藥藥效學與中藥的藥性(四氣五味)的關系;中藥藥理作用的特點及其影響因素;中藥有毒無毒的認識、中藥不良反應的種類、常見各系統不良反應、常見的妊娠禁忌藥;各類中藥的主要藥理作用及特點。

(2)熟悉中藥藥理學研究的基本知識、基本方法;中藥復方研究的基本內容;各類方藥的研究思路及與主要功效相關的藥理作用的相關實驗方法、檢測指標;中藥藥動學研究內容;中藥藥理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3)了解中藥藥理學研究方法進展;中藥體內過程主要特征與研究現狀;中藥新藥藥效學與毒理學研究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要求。

3. 分析化學

分析化學理論考試涵蓋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兩部分,內容主要為:分析化學數據處理、滴定分析,定量分析計算,光譜分析,電化學分析,色譜分析,質譜分析,核磁共振譜分析等。要求考生:

(1)了解分析化學的分類、任務、原理等,在生產、教學及科研中的任務和作用。

(2)熟悉并掌握基于化學反應的各種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等。

(3)掌握分析數據的處理理論及方法。

(4)了解儀器分析的分類、任務、原理等,在生產、教學及科研中的任務和作用。

(5)熟悉基于光、電、色,質、核磁共振等儀器分析方法特點、基本原理、儀器結構、定性定量分析、結構分析、應用等。

(6)掌握各種儀器分析數據的處理、譜圖分析等。

Ⅲ.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3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中藥學33.3%(100分)

 中藥藥理學33.3%(100分)

  分析化學33.3%(100分,其中化學分析約20%,儀器分析約80%)

 

  四、試卷題型結構

1. 中藥學

單選題30分(30小題,每小題1分);

配伍選擇題10分(10小題,每小題1分);

多項選擇題10分(5小題,每小題2分);

填空題20分(10小題,每小題2分,1空1分);

判斷改錯題10分(5小題,每小題2分);

問答題20分(2小題,每小題10分)。

2. 中藥藥理學

單項選擇題30分(15小題,每小題2分);

多項選擇題14分(14小題,每小題1分);

問答題20分(2小題,每題10分);

分析論述題36分(3小題,每題12分)。

3. 分析化學

  填空題約20分(10小題);

單項選擇題約24分(12小題,每小題2分);

  判斷題10分(10小題,每小題1分);

  譜圖分析題約16分;

計算題30分(3小題)。

 

 

Ⅳ.考查內容

一、中藥學

 

(一)總論

1.各朝代學術發展特點,熟悉其代表著作;

2.中藥炮制的目的;

3.中藥藥性理論的概念及中藥治病的基本原理;四氣、五味的作用及對臨床的指導意義;五味的概念、作用及對臨床的指導意義;升、降、浮、沉的概念,不同作用,升降浮沉與性味的關系。影響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對臨床的指導意義;歸經的概念以及其對臨床的指導意義;毒性的概念(古、今),應用有毒藥物的注意事項;

4.中藥“七情”配伍關系的含義及對臨床的指導意義;

5.用藥禁忌的內容及十八反、十九畏。

 

(二)各論

各個藥物功效、應用的異同點。

【掌握藥物】麻黃、桂枝、紫蘇葉、荊芥、防風、羌活、白芷、薄荷、牛蒡子、桑葉、菊花、葛根、柴胡;石膏、知母、梔子、夏枯草、黃芩、黃連、黃柏、金銀花、連翹、板藍根、蒲公英、魚腥草、射干、白頭翁、生地黃、玄參、牡丹皮、赤芍、青蒿、地骨皮;大黃、芒硝;獨活、威靈仙、木瓜、秦艽、防己、五加皮、桑寄生;廣藿香、蒼術、厚樸;茯苓、薏苡仁、澤瀉、車前子、茵陳、金錢草、虎杖;附子、干姜、肉桂、吳茱萸;陳皮、枳實、木香、香附;山楂、六神曲、麥芽;使君子、苦楝皮、檳榔;小薊、地榆、白及、三七、茜草、艾葉;川芎、延胡索、郁金、土鱉蟲、馬錢子;半夏、川貝母、浙貝母、瓜蔞、桔梗、苦杏仁、紫蘇子、百部、桑白皮、葶藶子;朱砂、磁石、龍骨、酸棗仁;石決明、牡蠣、代赭石、羚羊角、牛黃、鉤藤、天麻;麝香、石菖蒲;人參、黨參、黃芪、白術、甘草、鹿茸、淫羊藿、杜仲、續斷、菟絲子、當歸、熟地黃、白芍、阿膠、何首烏、北沙參、麥冬、龜甲、鱉甲;五味子、烏梅、山茱萸、桑螵蛸、蓮子;硫黃;爐甘石。

【熟悉藥物】生姜、香薷、細辛、藁本、蒼耳子、辛夷、蟬蛻、蔓荊子、升麻;蘆根、天花粉、竹葉、淡竹葉、決明子、龍膽草、苦參、穿心蓮、大青葉、青黛、貫眾、野菊花、土茯苓、山豆根、白花蛇舌草、熊膽粉、紫草、水牛角、銀柴胡、胡黃連;甘遂、巴豆霜;徐長卿、川烏、蘄蛇、烏梢蛇;砂仁、豆蔻;豬苓、滑石、木通、石韋;小茴香、丁香、高良姜、花椒;青皮、沉香、川楝子、薤白;萊菔子、雞內金;大薊、槐花、側柏葉、白茅根、蒲黃;姜黃、乳香、雞血藤;天南星、竹茹、紫菀、款冬花、馬兜鈴、枇杷葉、白果;琥珀、柏子仁、遠志;珍珠母、刺蒺藜、羅布麻葉、地龍、全蝎、蜈蚣、僵蠶;冰片;西洋參、山藥、大棗、紫河車、巴戟天、補骨脂、百合、天冬、石斛、玉竹、枸杞子;麻黃根、浮小麥、訶子、肉豆蔻、海螵蛸、芡實;雄黃;紅粉、硼砂。

【了解藥物】淡豆鼓;白鮮皮、紫花地丁、重樓、大血藤、敗醬草、白薇;番瀉葉、蘆薈、火麻仁、郁李仁、京大戟、芫花、商陸、牽牛子;蠶沙、桑枝、豨薟草、絡石藤、雷公藤、老鸛草、狗脊;佩蘭、草果;香加皮、瞿麥、地膚子、海金沙、萆薢;胡椒、蓽茇、蓽澄茄;檀香、烏藥、荔枝核、佛手、柿蒂;稻芽;南瓜子、鶴草芽、雷丸、鶴虱、榧子;苧麻根、仙鶴草、棕櫚炭、血余炭、炮姜;沒藥、五靈脂、澤蘭、王不留行、自然銅、蘇木、骨碎補、血竭、三棱、穿山甲;白附子、芥子、皂莢、旋覆花、白前、前胡、竹瀝、天竹黃、海藻、昆布、黃藥子、海蛤殼;首烏藤、合歡皮;珍珠;蘇合香;太子參、白扁豆、蜂蜜、肉蓯蓉、益智仁、沙苑子、蛤蚧、冬蟲夏草、南沙參、黃精、墨旱蓮、女貞子;五倍子、赤石脂、覆盆子、金櫻子;砒石、鉛丹。

 

二、中藥藥理學

 

第一章  緒論

中藥藥理學的基本概念、研究內容、學科任務和研究方法及進展(血清藥理學、腦脊液藥理學、網絡藥理學等)。中藥藥理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學科地位)。

 

第二章 中藥藥性理論及現代研究

中藥四性(氣)、五味理論的現代科學內涵;中藥四氣的現代研究進展;中藥歸經的研究思路。了解現代科學對中藥升降浮沉及歸經理論認識,以及中藥十八反、十九畏、有毒無毒的現代研究。

 

第三章  中藥藥效學

中藥藥效作用的特點。中藥功效與藥理作用的關系。中藥藥理作用的特點。中藥藥理學研究的基本知識,中藥復方藥理研究的基本內容。中藥藥效學研究要點,對已知功效中藥進行新藥研發的藥效學實驗設計。

 

第四章  中藥毒理學

傳統理論中“有毒與無毒”的內涵,中藥不良反應的種類(舉例),常見各系統不良反應(代表有毒中藥名稱及成分、相關的毒性機制),配伍禁忌、妊娠禁忌、飲食禁忌等,有毒中藥開發和利用的思路和方法,了解新藥研發中安全性評價的內容和意義。

 

第五章  中藥藥動學

中藥藥動學的研究內容、方法、意義與研究現狀,中藥體內過程的特點。

 

第六章 影響中藥藥理作用的因素

影響中藥藥理作用的藥物因素(品種與產地、采收與貯藏、炮制、制劑與煎煮方法、配伍和禁忌等)和機體因素(生理狀況、病理狀況、腸道內微生態環境等)。了解影響中藥藥理作用的環境因素(地理條件、氣候寒暖等)。

 

第七章 清熱藥

清熱藥的主要藥理作用,代表藥黃芩、黃連、金銀花、知母、青蒿等。黃連抗菌作用及成分、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金銀花抗菌的有效成分;知母解熱的成分和相關機理。清熱藥的研究思路及實驗研究方法。黃連解毒湯與主要功效相關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第八章 解表藥

解表藥的主要藥理作用,代表藥麻黃、桂枝、柴胡、葛根等。麻黃發汗、平喘、利尿、興奮中樞作用成分、機制、特點;柴胡功效(解表泄熱、疏肝解郁、升陽舉陷)相對應的藥理作用;葛根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成分、機理),雌激素、抗骨質疏松作用。解表藥的研究思路及實驗研究方法。

 

第九章 瀉下藥

瀉下藥的瀉下作用(分類、瀉下成分、機理、特點),代表藥大黃、芒硝等。大黃瀉下作用的成分、機理、特點,大黃對實驗性胰腺炎、腎功能不良者的作用,大黃對血液系統的影響,大黃在歐美屬于限制性使用的植物,為什么?芒硝瀉下作用的成分、機理、特點,不良反應及使用注意。瀉下藥的研究思路及實驗研究方法。大承氣湯與主要功效相關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第十章 祛風濕藥

祛風濕藥的主要藥理作用。雷公藤的主要藥理作用及不良反應;秦艽抗炎作用的成分、機制和作用靶位。

 

第十一章 芳香化濕藥

芳香化濕藥的主要藥理作用,對胃腸道的雙向調節、抗潰瘍的藥物及相關作用機制。厚樸肌松作用的成分、機制;蒼術抗潰瘍的機制;藿香正氣散與主要功效相關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第十二章 利水滲濕藥

豬苓、茯苓增強免疫抗腫瘤的成分、機理;澤瀉治療高脂血癥的相關機制;茵陳保肝、利膽成分及特點。

 

第十三章 溫里藥

溫里藥的主要藥理作用,代表藥附子、干姜等。附子對心血管系統作用、成分及相關機理,附子“散寒止痛”的藥理依據,附子的毒性成分,中毒解救。干姜的藥理作用。溫里藥的研究思路及實驗研究方法。四逆湯與主要功效相關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第十四章 理氣藥

理氣藥的主要藥理作用,代表藥枳實/枳殼、青皮/陳皮、香附等。枳實的主要藥理作用(胃腸道、心血管)及相關成分、機制、給藥途徑。青皮對胃腸道作用特點,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及成分、機制、給藥途徑。理氣藥對消化道作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十五章 消食藥

消食藥助消化作用,不同藥物助消化的成分及特點,代表藥山楂、雞內金、萊菔子、神曲等。山楂的助消化作用及特點,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雞內金助消化作用的特點。

 

第十六章 止血藥

止血藥的主要藥理作用及相關機制,代表藥三七、蒲黃等。三七的主要藥理作用及對應的成分、機理、特點。止血藥與主要功效相關的藥理作用的研究方法。

 

第十七章 活血化瘀藥

活血化瘀藥主要藥理作用及相關的作用機制,代表藥丹參、益母草、延胡索、莪術等。丹參抗心肌缺血的成分、機理。促進組織的修復與再生。延胡索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和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相關成分、機理、特點);益母草產后調理的依據(成分、機理、臨床特點)?;钛鏊幣c主要功效相關的藥理作用的研究方法。

 

第十八章 化痰止咳平喘藥

代表藥桔梗、苦杏仁、半夏等。桔梗化痰作用(成分、機理)、不良反應;杏仁平喘作用(成分、機理)、不良反應(毒性機制);半夏的藥理作用及不良反應?;抵箍绕酱幍难芯克悸芳皩嶒炑芯糠椒āP∏帻垳c主要功效相關的藥理作用和臨床用途。

 

第十九章 安神藥

安神藥的主要藥理作用。酸棗仁鎮靜催眠抗驚厥的作用(實驗研究指標)及相關機制。安神藥的研究思路、實驗研究方法和藥效指標。

 

第二十章 平肝息風藥

平肝息風藥的主要藥理作用,代表藥天麻、鉤藤、地龍等。天麻的藥理作用及相關成分;鉤藤降壓作用(成分、機理)、戒毒作用。平肝息風藥的研究思路及實驗研究方法。

 

第二十一章 開竅藥

開竅藥的主要藥理作用及相關作用環節,代表藥麝香、冰片等。本章藥物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特點以及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及特點。冰片促滲透作用。開竅藥的研究思路及實驗研究方法。

 

第二十二章 補虛藥

補益藥的主要藥理作用、相關作用機制、特點,代表藥人參、黃芪、當歸、甘草、何首烏、冬蟲夏草、淫羊藿等。人參的主要藥理作用、相關機制、特點;甘草的主要藥理作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抗潰瘍、解毒)及對應的成分和機制;當歸的藥理作用(血液系統、心血管系統、生殖系統);何首烏降脂、抗動脈硬化的成分、相關機制,何首烏的不良反應。淫羊藿的藥理作用及特點。補虛藥的研究思路及實驗研究方法。六味地黃丸與主要功效相關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第二十三章 收澀藥

收澀藥的主要藥理作用。五味子保肝降酶的作用、機制、臨床運用及特點,五味子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第二十四章 其他藥

有毒外用藥的使用注意;馬錢子的藥理作用、不良反應。

 

 

三、分析化學

 

(一)化學分析

第一章 緒論

1.分析化學的任務和作用。

2.分析化學的特點和分類。

 

第二章 誤差和分析數據的處理

1.誤差的產生與種類:偶然誤差;系統誤差。

2.誤差的表示方法:準確度與誤差;精密度與偏差,準確度與精密度的關系及提高準確度的方法。

3.有效數字的意義,有效數字的計算規則以及在分析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4.定量分析結果的統計處理及逸出值的舍棄原則。(G檢驗)

5.顯著性檢驗和相關與回歸。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論

1.滴定分析法的特點。

2.滴定分析法的基本條件。

3.基準物質和標準溶液的配制、標定。

4.有關滴定分析的計算。

 

第五章 酸堿滴定法

1.酸堿指示劑,指示劑的變色原理和變色范圍,影響指示劑變色的因素,指示劑的選擇原則。

2.滴定曲線及影響突躍范圍的因素。

3.強酸清定強堿,強堿滴定弱酸及多元酸的滴定。

4.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

 

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

1.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性質及其配合物。

2.EDTA的電離平衡及其金屬配合物。

3.EDTA配合物的穩定性及酸度對穩定性的影響。

4.配合物的表現穩定常數。

5.金屬指示劑的原理。

6.配位滴定中掩蔽劑的應用。

 

第七章 氧化還原滴定法

1.氧化還原反應的特點,反應速度和計量關系。

2.Nernst方程。

3.碘量法:指示劑,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

 

第八章 電位法及永停滴定法

1.電化學概述:化學電池,電極電位與Nernst方程式,電動勢及有關離子濃度的計算,液接電位極化。

2.電位法測定溶液的pH值,指示電極,參比電極,玻璃電極的原理,pH值的測定。

3.電位滴定法:方法與滴定終點的確定,類型。

 

(二)儀器分析

第一章 緒論

1.儀器分析方法的特點:與化學分析比較。

2.儀器分析方法分類:光學分析法,電化學分析法,色譜法,其它儀器分析法。

3.分析化學的發展趨勢:分析化學發展趨勢對儀器分析的要求;近代儀器分析發展前景,根據各專業具體要求,強調幾種儀器分析的最新進展。

4.定量分析方法的評價指標:標準曲線(繪制、線性范圍、相關系數),靈敏度,精密度,準確度及檢出限的概念

 

第二章 光學分析法導論

1.電磁輻射的性質:波動性和粒子性,電磁波譜區,光輻射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2.原子光譜與分子光譜,發射光譜與吸收光譜。

 

第三章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1.電子躍遷的類型及吸收帶。

2.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的常用術語。

3.紫外吸收光譜與分子結構的關系及其影響因素。

4.光吸收的定量定律:Lambert-Beer定律。

5.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簡介。

6.定性分析分析方法。

7.定量分析方法。

 

第四章  熒光分光光度法

1.子熒光光譜的產生,激發光譜與熒光光譜。

2.熒光分光光度計簡介。

3.熒光強度與分子結構的關系。

4.定性與定量分析。

5.熒光分光光度法的應用。

 

第五章  紅外分光光度法(IR)

1.概述紅外光譜產生的基本原理。

2.振動能級與振動形式。

3.有機化合物的特征頻率、特征區與指紋區。

4.影響譜帶位置的因素。

5.紅外光譜與分子結構的關系。

6.紅外分光光度計簡介及樣品的處理。

7.紅外光譜解析

 

第六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

1.共振線與吸收線。

2.原子濃度與吸收強度的關系。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4.定量分析方法。

5.干擾及其抑制。

6.本法在中藥微量元素分析中的應用

 

第七章  核磁共振波譜法

1.核磁共振波譜基本原理:原子核的磁性,核自旋能級和核磁共振,核自旋能級分布和馳豫。

2.核磁共振波譜主要參數:屏蔽常數和化學位移δ,偶合常數J,峰面積和積分高度。 核磁共振波譜儀:連續波核磁共振儀,脈沖傅立葉變換核磁共振儀。 

3.1H核磁共振波譜, 13C核磁共振波譜的特點,.1H 核磁共振波譜圖解析。

 

第八章  質譜法及波譜棕合解析

1.質譜原理和各類儀器簡介。

2.各種類型的質譜峰的形成及識別。

3.分于離子峰的確定及分子結構的推測。

4.分子的裂解規律及其分類。

5.各類有機化合物裂解簡介。

6.質譜解析。

 

第九章  色譜分析法基本理論

1.色譜特點、分類,分離分析原理、過程。

2.基本類型色譜法的分離機制,流出曲線,術語。

3.色譜基本理論,色譜參數、信號及色譜定性定量分析。

 

第十章  經典液相色譜法(LC)

1.液相色譜法特點及其分類。

2.液相柱色譜及平面色譜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方法及特點。

3.液相色譜過程、規律,色譜等溫曲線,各種峰形規律及修正方法。

4.各種色譜分析法在中草藥成分分離和鑒別工作中的應用。

 

第十一章  氣相色譜法(GC)

1.氣相色譜的特點、分類介紹。

2.儀器結構及操作要求、峰流出規律及調控方法。

3.色譜柱的制備及其類別;固定液。

4.各種定量方法。

5.GC在有效成分的分離分析中的應用。

 

第十二章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

1.HPLC的特點、基本原理、出峰規律。

2.固定相與流動相選擇規律及操作要求。

3.HPLC的流程及其儀器簡介。

4.定性與定量分析方法。

5.HPLC在分析檢測領域中的應用。

 

第十三章  高效毛細管電泳法(HPCE)

1.HPCE的分類、特點

2.電泳與電泳淌度

3.電滲與電滲淌度

4.表觀淌度及其物理意義

5.各類毛細管電泳的基本原理,特點、應用。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詢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考研咨詢 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郵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稱:昆山創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考研秘籍網 版權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日本免费人成网ww555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