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科學
1.外科病人的體液和酸堿平衡失調
2.輸血
3.外科休克
4.重癥監測治療與復蘇
5.圍手術期處理
6.外科病人的代謝及營養治療
7.外科感染
8.創傷、燒傷、凍傷、動物傷害
9.外科腫瘤學概論
10.移植
11.神經外科臨床診療
12.乳腺甲狀腺疾病診療
13.胸心外科相關疾病診斷與治療。
14.胃腸道外科(含直腸肛管)診斷與治療
15.肝膽胰脾外科診斷與治療。
16.泌尿外科與腎臟移植診斷與治療。
17.骨科診斷與治療。
18.脊柱外科診斷與治療
(二)臨床流行病學
1. 臨床流行病學的定義、地位、特點與研究內容、研究方法
2. 如何臨床研究問題提出選擇與研究方案設計原則
3. 臨床研究中的誤差與控制
4. 臨床研究的類型
(三)循證醫學
1. 循證醫學的基本概念與方法
2. 臨床證據的分類分級
3. 各種臨床研究證據的應用
主要參考書:
吳孟超,吳在德.《黃家駟外科學(第7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趙玉沛,陳孝平.《外科學(第3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詹思延. 《臨床流行病學(第2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黃悅勤. 《臨床流行病學(第4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
康德英,許能鋒.《循證醫學(第3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王家良.《循證醫學(第3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李幼平.《循證醫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
劉續寶.《臨床流行病學與循證醫學(第4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