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標志物的概念與分類。
2.基因突變的概念及類型。
3.生物樣本分離純化與質量鑒定。
4.核酸分子雜交技術(Southern印跡、Northern印跡、原位雜交)基本原理。
5.常用探針標記方法。
6.核酸實時定量檢測技術。
7.DNA測序新技術及DNA自動化測序。
8.雙向凝膠電泳的原理。
9.生物質譜技術的基本原理。
10.蛋白質芯片的基本原理。
11.蛋白質分選與膜泡運輸。
12.感染性疾病的分子生物學檢驗。
13.單基因遺傳病的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
14.線粒體病的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
15.腫瘤的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
16.重組DNA技術。
17.細菌的形態結構與功能。
18.細菌的生理結構與遺傳變異。
19.細菌感染的病原學診斷。
20.抗菌藥物的敏感性試驗。
21.各種常見細菌、真菌、螺旋體、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體的生物學特性及檢測。
22.病毒的基本特性。
23.常見呼吸道病毒、腸道病毒、肝炎病毒、皰疹病毒、黃病毒、反轉錄病毒的生物學特性及檢測。
24.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
25.消毒滅菌和醫院感染。
26.細菌耐藥性檢測。
27.微生物學檢驗的質量保證。
28.臨床微生物學檢驗標本的采集。
29.抗原抗體反應原理、抗原抗體反應的特點、影響抗原抗體反應的因素、免疫學檢測技術的類型。
30.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備。
31.單克隆抗體及基因工程抗體的制備。
32.凝集反應的特點、直接凝集反應、間接凝集反應。
33.沉淀反應及其在醫學檢驗中的應用。
34.放射免疫技術及臨床應用。
35.酶免疫技術及臨床應用。
36.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及臨床應用。
37.生物素-親和素放大技術及臨床應用。
38.固相膜免疫測定。
39.免疫組織化學技術及臨床應用。
40.免疫細胞的分離及其表面標志檢測技術。
41.細胞因子與細胞粘附因子的測定。
42.流式細胞儀分析技術及在免疫學檢查中的應用。
43.體液免疫球蛋白測定及臨床意義。
44.補體檢測及應用。
45.免疫檢驗自動化儀器分析。
46.臨床免疫檢驗的質量保證。
47.感染性疾病與感染免疫檢測。
48.超敏反應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檢測。
49.腫瘤免疫、移植免疫及其免疫學檢驗。
50.血液分析儀及臨床應用。
51.血型和輸血。
52.尿液生成和標本采集及處理;尿液分析儀及其臨床應用、尿理學檢驗。
53.糞便檢驗、腦脊液檢驗、漿膜腔積液檢驗、精液檢查、前列腺液檢查、陰道分泌物檢查、羊水檢查、脫落細胞檢查。
不提供參考書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