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綜合”含三大衛生、流行病學和衛生統計學內容,內容如下:
(一)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
1.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職業病與職業中毒基本概念和診斷原則。
2.常見職業中毒和物理因素損害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及防治措施(刺激性、窒息性氣體,鉛、苯、汞、錳、砷、農藥、塵肺、高溫、電離輻射、噪聲振動)。
3.職業性有害因素的識別、評價與控制。
4.職業衛生法規與監督管理(職業病防治法、職業衛生標準、職業衛生監督)。
(二)環境衛生學
1.環境衛生學的基本概念,環境因素和環境的分類,各類環境介質的特點。
2.常見的環境衛生問題,環境因素的變化與人群健康的關系(飲用水、空氣、地質和土壤公共場所、家用化學品和化妝品、居住環境)對人群健康影響及其意義。
3.城鄉規劃衛生和環境質量評價的基本內容、方法和重要意義。
(三)營養與食品衛生學
1.人體對營養的需要(營養學基礎)、各類食物的營養價值。
2.特定人群的營養、營養與疾病、社區營養、臨床營養及分子營養學等。
3.食品污染與預防;各類食品的衛生問題;食源性疾病與預防;食品衛生監督管理。
(四)流行病學
1. 疾病的監測與三級預防;
2. 病例對照研究、隊列研究的概念、特點、目的、主要研究類型;研究設計與實施;資料的整理與分析;優點與局限性;
3.篩檢的概念、篩檢試驗的評價;篩檢效果的評價;
4.傳染病流行過程,潛伏期的流行病學意義,影響人群易感性的主要因素;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計劃免疫及其評價;
(五)衛生統計學
1.統計學基本概念(研究單位、研究因素、同質和變異、總體和樣本、總體參數和樣本統計量、抽樣誤差和概率判斷、統計描述和統計推斷。
2.數值變量資料統計描述和統計推斷,單變量資料的正態分布、正態性檢驗。
3.分類變量資料統計描述和統計推斷。
4.等級資料統計描述和統計推斷。
5.雙變量計量資料統計描述和統計推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