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考研秘籍考研網!    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考博真題下載    考研真題下載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級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網 >> 文章中心 >> 專業課 >> 正文  2021年廣東藥科大學《藥學綜合》碩士研究生考研大綱

新聞資訊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單位網上接受咨詢和報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學生“就業之家”研究生專場招聘場面火爆
普通文章 廈大女研究生被殺案終審判決 兇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廣東八校網上試點考研報名將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碩士北京招生單位報名點一覽
普通文章 洛陽高新區21名碩士研究生被聘為中層領導
普通文章 浙江省碩士研究生報名從下周一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紖^網上報名時間安排表
普通文章 廣東:研究生入學考試2003年起重大調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國研招上??紖^報名點一覽表
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寧夏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大連鐵道學院04年碩士接收調劑生源基本原則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溫州師范學院(溫州大學籌)05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學04年考研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沈陽建筑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05年碩士調劑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調劑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學04年研究生招收統考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廣西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廣東藥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
《藥學綜合》考試大綱(專業學位)

考查目標
《藥學綜合》是為招收全日制藥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設置的選拔性考試科目,含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含儀器分析)、藥理學。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能夠運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實際問題。其目的是科學、公正、有效地測試考生是否具備攻讀藥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應具備的基本知識、能力和素養要求,為提供擇優錄取的依據。評價的標準是藥學及相關學科較優秀的本科畢業生所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荚囆问胶驮嚲斫Y構
一、答題方式
閉卷、筆試。
二、題量、題分及考試時間
滿分為300分(其中有機化學部分為100分,分析化學(含儀器分析)部分為100分,藥理學部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三、考試課程
   藥學綜合:含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含儀器分析)、藥理學。有機化學部分
考試內容:
一、 有機化合物命名
1、 系統命名法
飽和碳原子和氫原子的分類:  碳原子(伯、仲、叔、季),氫原子(伯、仲、叔)
烴基的名稱:常用烴基的名稱及縮寫,如:甲基(Me-)、乙基(Et-)、正丁基(n-Bu-)、苯基 (Ph-)、芳基(Ar-)等。
系統命名法原則及各類有機化合物的命名:選擇含特征官能團的最長碳鏈作主鏈,從靠近官能團的一端開始編號,取代基命名時排序按“次序規則”。
2、 順、反異構體命名
順、反命名法:兩個相同基團在雙鍵同側的為順式,異側的為反式。
Z、E命名法:按‘次序規則’,優先基團在雙鍵同側的為Z型,異側的為E型。
3、 含手性碳原子的手性分子命名
 R、S命名法:手性碳原子(C*)構型的確定,先將連在手性碳原子上的四個原子或基
團按“次序規則”排序,將次序最低的基團遠離觀察者,其余三個基團的次序由大到
小為順時針排列時,記為‘R構型’, 逆時針排列記為‘S構型’。
4、 多官能團化合物的命名
當化合物中含有多個官能團時,應選取其中的一個作為母體官能團,其余的官能團作為取代基(個別有例外)。一些母體官能團按以下出現的先后順序進行選擇:—COOH,—SO3H,—COOR,—COCl,—CONH2,—CN,—CHO,-C=O,—OH,—SH,—NH2,—C≡C—,—C=C—,—OR,—R,—X,—NO2
例如:CH3COCH2CH2CH2CH2OH          6-羥基-2-己酮
                                 
2-羥基-4-溴-1-苯磺酸      
CH2=CHCH2CH2C≡CH               1-己烯-5-炔
5、 一些常用見化合物的習慣名稱(俗名)或名稱縮寫
         如:氯仿、季戊四醇、肉桂醛、苦味酸;THF、NBS、TNT、DMSO、DMF等。
二、 有機化合物結構
1、同分異構  異構體類型:構造異構(碳鏈、官能團位置、官能團);立體異構(構象、
順反、對映)。
             異構體書寫:常見或結構較為簡單化合物的同分異構體。
如寫分子式為C5H10、C5H12的同分異構體等。
互變異構現象:酮式—烯醇式結構的互變異構、糖類鏈狀與環狀結構互變異構等。
2、構象分析  畫出飽和環狀物(環己烷類、單糖類等)、乙烷及丁烷等物質的典型構象。
3、結構理論  雜化軌道理論: 碳原子的三種雜化軌道類型及空間形狀:sp,sp2,sp3。
             分子軌道理論: 掌握1,3-丁二烯、烯丙基、苯等物質的分子軌道。
             共振論:共振式的書寫及共振論的應用。
             空間效應:掌握空間位阻、張力理論及其對化合物性質的解釋。
             共軛效應與誘導效應及其應用:掌握共軛體系中1,2及1,4加成產物的理
論解釋,誘導效應對物質酸堿性的影響(誘導效應的加和性與傳遞性)。
             芳香親電取代反應的定位規則及應用:掌握兩類定位基及定位效應
                O-、P-定位基:O- 、 -NH2、 -OH﹥-OR﹥-R﹥-X
                m-定位基: +NH3 、-NO2 、-CF3>-COOH 、-COR >-CN、-SO3H。
                      構型與構型轉化:鹵代烴SN2機理構型完全翻轉;SN1構型部分翻轉(±);環加成構型保持;電環化產物構型要根據反應條件來確定;環氧開環為反式;炔烴經琳德拉(Lindlar)催化劑催化加氫產物為順式烯烴,而和金屬鈉或鉀在液氨中還原加氫產物為反式。
三、有機化合物性質
1、物理性質     一般的物理性質如mp、bp、d、n、溶解度等,主要取決于化合物的組成、分子量及分子極性等(分子間作用力)。
2、化學性質     掌握各類有機化合物的主要化學性質。
   取代反應:親電取代 — 芳環上的鹵化、硝化、磺化、F-C反應等(注意定位規則)。
                         反應速度: Ph-R﹥Ph-H﹥Ph-X﹥Ph-NO2
                                        m-定位基會阻礙F-C反應。
                親核取代 — 鹵代烴SN1反應及活性: R3CX、H2C=CH-CH2X﹥R2CHX﹥RCH2X﹥CH3X。
(橋碳叔鹵烴例外,不易發生SN1反應)。
                             SN2反應及活性:H2C=CH-CH2X、CH3X﹥RCH2X﹥R2CHX﹥R3CX。
芳鹵烴的親核取代反應中,芳環上吸電子基越多越有利。
醇類的SN1、 SN2反應及活性與鹵代烴類似。
羧酸衍生物的生成反應及水解、醇解、氨解反應活性:
RCOX>RCOOCOR>RCOOR>RCONH2
                 自由基取代—特定條件下(如高溫、光照及化學引發劑的存在)烷烴鹵化、烯烴中H的鹵化等。
       加成反應:親電加成 — 烯、炔(碳碳不飽和鍵)加成(加HX、H2O、HOX、X2、硼氫化反應等)、加成產物一般符合馬氏規則。
                 親核加成 — 醛、酮(碳氧不飽和鍵)加成(加HCN、NaHSO3、RMgX、PhNHNH2、Ph3P=CHR等),反應受位阻效應影響,反應活性為:HCHO>R-CHO>CH3COR>環酮>RCOR 
                 環加成 —— 共軛二烯與親二烯體反應(D-A反應)。
                 其他加成 — 加氫反應、環丙烷類開環反應等。
       消去反應:E1、E2反應
                              鹵代烴消去HX(強堿、高溫下),一般生成連有最多烷基的烯烴(查依采夫規則);醇消去水(強酸、高溫下)成烯,產物一般符合查氏規則。
            氧化還原:烯、炔的氧化(KMnO4、K2Cr2O7、O3等),醇氧化與脫氫生成醛、酮或羧酸;醛氧化成羧酸;胺及酚氧化成醌。
                       醛、酮還原成醇或烴,羧酸與羧酸衍生物還原成醇,硝基化合物還原成胺或偶氮化合物等。
                       歧化(自身氧化還原)反應,如HCHO、PhCHO等無α-H的醛,在濃堿條件下,其一分子氧化成酸,另一分子還原成醇(Cannizzaro反應)。
                   酸堿性反應:pKa值,有機物的結構對酸堿性的影響(誘導效應等),有機物的酸堿性比較:
    酸:R-SO3H>Ar-COOH>R-COOH>H2CO3>Ar-OH>R-OH>R-C≡CH
 堿:R4N-OH>R2NH>RNH2、R3N>NH3>ArNH2>RCONH2>RCO-NH-COR
縮合反應:醛酮羥醛縮合(弱堿條件下);酯縮合(Claisen縮合,強堿條件下),利用乙酰乙酸乙酯經酮式水解合成甲基酮,利用丙二酸酯經水解合成羧酸。
重排反應: SN1與E1反應中的重排、酰胺重排(Hofmann重排)、烯丙醚重排(Claisen重排)、酚酯重排(Fries重排)。
重氮化反應:利用重氮化反應可使芳環氨基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置換。
其他反應:如熱解反應、偶聯反應等。
四、 有機反應機理
1、 離子型反應機理  
         親電取代機理:芳環親電取代機理。
親核取代機理:SN1、SN2機理,芳鹵被取代機理(苯炔機理)。
親電加成機理:烯、炔(碳碳不飽和鍵)加HX、X2等試劑的機理。
親核加成機理:醛、酮(碳氧不飽和鍵)與親核試劑加成的機理。
親核加成-消除機理:多數醇與有機酸的酯化機理,羧酸衍生物水解、醇解和氨解的機理。
縮合反應機理:醛酮羥醛縮合機理;酯縮合機理。
2、 自由基型反應機理
自由基取代機理:烷烴鹵化機理。
自由基加成機理:烯烴加HBr(R-O-O-R催化)機理。
3、 重排反應機理
SN1與E1反應中的重排、酰胺重排(Hofmann重排)、烯丙醚重排(Claisen重排)、酚酯重排(Fries重排)等機理。
五、 有機化合物制備(合成)
有機化合物制備或合成,即實現各類有機物的相互轉化。其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的問題:碳架變化、官能團轉換、構型控制。
1、 碳架變化
碳鏈增長的反應 親核取代:R—X+NaCN [NaC≡CR、NaCH(COOEt)2、 (CH3COC-HCOOEt) Na+、R2CuLi]  …….
                 親核加成:C=O+HCN [RMgX、Ph3P=CHR]  ……
                 縮合反應:醛酮羥醛縮合、酯縮合  ……
                 親電取代:苯(芳環)+R-X(R-CH=CH2、ROH、R-COX)
                 重排反應:酚醚的形成(Claisen重排) PhO-C-C=C  ……
                           酚酯的形成(Fries重排)    PhO-COR   ……
碳鏈縮短的反應   氧化反應:碳碳重鍵氧化  R-C=C (R-C≡C)+ [O] 
                           鄰二醇氧化   -COH-COH- +  HIO4
                 脫羧反應: R-COOH + Ag2O(HgO) + Br2   
     HOOC-CH2-COOH                              
     R-CHOH-COOH 
                 鹵仿反應: R-CO-CH3 + NaOX (X2 + NaOH)        
                 酰胺重排: R-CONH2 +Br2 +OH-         
成環反應         三元環:丙二酸酯合成CH2(COOEt)2 + X-CH2CH2X(NaOC2H5) 
                 四元環:丁二烯類電環化反應成四元環
                 五元環:HOOCCH2CH2CH2CH2COOH + BaO(加熱)     
                         C-CO-C-C-CO-C + OH- (加熱)                                EtOOC-C-C-C-C-COOEt + NaOEt … +   H3+O                    
六元環:D-A反應成六元環
                        HOOC-C-C-C-C-C-COOH + BaO(加熱)           C-CO-C-C-C-CO-C + OH— (加熱)                                                      EtOOC-C-C-C-C-C-COOEt + NaOEt   … + H3+O     
開環反應:         氧化: 環烯類氧化開環
                          環己醇、環己酮與濃HNO3等共熱氧化開環成己二酸
                          苯在高溫下催化氧化開環成丁烯二酸酐
                   加成: 三、四、五元環高溫下催化加H2
                          三元環加HX
2、官能團轉換
取代與加成:      R-X + H2O(NH3、NaOR、NaCN)                     
     Ar-H  (鹵化、硝化、磺化、F-C反應)                      
     R-OH + HX                    
R-COOH +  SOCl2(RCOOH、NH3、ROH) 
                  羧酸衍生物的水解、醇解、氨解反應。
               重氮化反應可使芳伯胺中的氨基轉換成其他原子或原子團。
               烯烴酸催化下加水主要生成仲醇(符合馬氏規則),炔烴催化加水生成醛或酮,二者與HX或X2反應生成鹵代物、與HOX反應生成鹵代醇、催化加氫生成烷烴,烯烴硼氫化氧化水解主要生成伯醇(反馬氏規則),端炔硼氫化氧化水解成醛。
               環氧化物加水、加HX、加ROH分別生成鄰二醇(反式)、鹵代醇、醚醇。
               環丙烷類加HX成鹵代物,產物符合馬氏規則。
氧化還原:     芳烴側鏈用KMnO4等氧化成羧酸 Ar-R + KMnO4      
               甲苯類用CrO3等氧化成芳醛Ar-CH3 + CrO3                     
烯烴用過氧酸氧化成環氧化合物 R-CH=CH-R + PhCO3H  
               烯烴用堿性稀KMnO4氧化成鄰二醇(順式)、用酸性或濃KMnO4等氧化斷鏈成羧酸或酮、用O3氧化斷鏈成醛或酮。
                炔烴用KMnO4、O3等氧化斷鏈成羧酸。
                伯、仲醇在強氧化劑的作用下氧化(脫氫)生成羧酸或酮;在選擇性氧化劑的作用下伯醇氧化成醛。
                酚及芳胺可被氧化成醌。
                含π鍵的化合物,如含C=C、C=O、CN、NO2等基團的化合物均可以通過還原實現官能團轉換。
一般常用還原方法有催化加氫及化學試劑還原。對于含C=O、CN、NO2等基團的化合物,還可以用LiALH4、NaBH4還原。
此外,還有:
                R2CO + Zn-Hg(HCl)/H2NNH2 (NaOH) 加熱             
                Ar-NO2 + Fe(HCl)           
 消去及其他:   R-CHX-CH2-R + KOH (醇) 加熱   
R-CH2-CH2OH + H2SO4加熱                                            R-CHX-CH2X + NaNH2 加熱     
                Ar-NH2 + NaNO2 (HCl) 低溫     Ar-N2+Cl-+
(H3O+、CuCl、CuBr、CuCN、H3PO2)                  
 利用中和或水解反應,可實現多種官能團轉換。
應用官能團轉換反應時注意:如對多官能團分子進行官能團轉換時,應將不需要轉換的活潑基團保護起來,反應后再恢復。
進行芳環上的多官能團轉換時,要考慮取代定位規則,注意官能團引入的先后次序。
當存在平行競爭反應時(如取代與消除),要注意控制反應條件。
在進行SN1、E1及一些加成反應時,要特別注意重排現象。
3. 產物構型控制
          取代反應:   SN1—外消旋化             SN2—構型轉化
          消除反應:   E2—反式消除
          加成反應:   -C≡C- + H2 (Lindlar)  順式烯烴
-C≡C- + Na (液NH3)  反式烯烴
      + X2 反式鄰二鹵烴
          D-A反應:   產物構型同親二烯體的構型。
六、 有機化合物分析
化學分析
根據結構決定性質的原則,一般可由特定的化學反應現象,對物質進行結構推測。
(1) 一些物質可根據化學反應速度的不同進行結構鑒別,如:
R-X + AgNO3 (HOEt)  AgX
室溫下快速生成沉淀的為 R3CX、Ar-CH2X、CH2=CH-CH2X、RCOX
室溫下無沉淀,加熱后產生沉淀的為 R2CHX、RCH2X、2,4-二硝基鹵苯。
室溫下及加熱時都無沉淀的為 Ar-X、RCH=CHX等。
R-OH + 濃HCl(無水ZnCl2)  R-Cl
  室溫下快速變濁并分層的為 R3C-OH、PhCH2OH、CH2=CHCH2OH
室溫下緩慢變濁并分層的為 R2CH-OH
室溫下不變濁分層,加熱后變濁分層的為 RCH2-OH
(2)一些物質可根據反應產物的不同進行結構鑒別或鑒定,如:
RNH2               RNHSO2Ph(沉淀)        RN-SO2PhNa+ (溶解)
R2NH + PhSO2Cl R2NSO2Ph(沉淀) R2NSO2Ph  (不溶)
R3N                   -----           -----  (分層)
所以伯、仲、叔胺可由上述Hinsberg反應現象進行結構鑒別,先加芳磺酰鹵,再加堿,呈均相溶液的為伯胺、出現沉淀的為仲胺、分層的為叔胺。
利用碘仿反應可鑒別乙醛和甲基酮(生成黃色碘仿沉淀)。
利用O3與烯烴反應產物可鑒定烯烴結構(只生成一種醛或酮的烯烴結構對稱)。
利用Tolles試劑(銀氨溶液)可區別醛和酮,利用Fehling試劑可區別脂肪醛與芳香醛。
利用酸堿性反應可鑒別酸堿,等等。
(3)根據不同物質的不同化學反應進行結構鑒別,如:
丙烯、丙炔、環丙烷的鑒別。
丙烯與丙炔可使KMnO4溶液褪色,環丙烷不能;
丙炔可與銀氨溶液反應產生沉淀,丙烯不能。
類似的鑒別還很多,需要熟悉各類物質的化學性質。         分析化學部分
一、 考查目標
藥學綜合考試中分析化學考試內容主要包括:誤差和分析數據處理、各種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電位法和永停滴定法、光譜分析法(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熒光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色譜分析法(包括平面色譜法、氣相色譜法和高效液相色譜法)。要求考生掌握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關科學實驗技能和測定方法,建立嚴格的“量”的概念,并具備必要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題型及分數比例
分析化學總共100分,包括:單項選擇題30%, 判斷題20%,問答題50%。
三、考試內容
1、 緒論
    了解分析化學的任務、作用以及方法分類。
2、 誤差和分析數據的處理
掌握: 準確度與精密度、系統誤差與偶然誤差、絕對誤差與相對誤差的基本概念;誤差產生的原因及減免方法;準確度與精密度的關系;有效數字的表示方法及其運算法則。
熟悉: 偶然誤差的正態分布和t分布,置信區間的含義及表示方法;顯著性檢驗的目的和方法;可疑值的取舍方法;分析數據統計處理的基本步驟。
了解: 提高分析結果準確度的方法。
3、滴定分析概論
掌握: 標準溶液濃度的表示方法,標準溶液的配制及標定方法;滴定分析有關計算(包括標準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滴定度、被測物質質量和質量分數等計算及其換算);水溶液中弱酸堿和配合物各型體的分布及分布系數的概念和計算;質子平衡的含義及其平衡式的表達。
熟悉: 滴定分析中的常用術語(標準溶液、化學計量點、滴定終點、滴定誤差),基準物質的條件。
了解: 常用的滴定方式。
4、 酸堿滴定法
掌握: 酸堿的定義、酸堿反應的實質;各種溶液pH值計算,酸堿滴定突躍范圍及化學計量點pH值的計算;酸堿指示劑的變色原理、變色范圍及其影響因素,指示劑的選擇原則;酸堿滴定條件的判斷,多元酸堿能否分步滴定的判斷;非水滴定中溶劑的均化效應和區分效應,非水滴定溶劑及滴定劑的選擇;以冰醋酸為溶劑、高氯酸為標準溶液滴定弱堿的原理和方法。
熟悉: 各種類型的酸堿滴定方法;幾種常用指示劑的變色范圍及終點變化情況;常用酸堿溶液的配制與標定;一元酸堿滴定終點誤差;非水溶劑的酸堿性、離解性、極性及其對溶質的影響。
了解: 酸堿滴定法的應用;非水滴定法的特點;弱酸的非水滴定。
5、配位滴定法
掌握: EDTA配合物的特點;副反應(酸效應、共存離子效應、輔助配位效應)系數、條件穩定常數的概念、含義與計算;金屬指示劑的作用原理、使用條件、變色點的計算;配位滴定化學計量點、終點誤差的計算;配位滴定中單一離子滴定酸度的選擇和控制;準確滴定的判據;使用掩蔽劑提高配位滴定的選擇性。
熟悉: 配位滴定曲線及影響滴定突躍范圍的因素;常用的金屬指示劑;配位滴定常用標準溶液及其標定;鈣、鎂、鋅、鋁等離子的測定。
了解: 配位滴定方式及其應用。
6、氧化還原滴定法
掌握: 條件電位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和有關計算;重要的氧化還原滴定反應;條件平衡常數的計算、氧化還原反應用于滴定分析的判據;滴定突躍范圍和化學計量點電位值的計算;碘量法有關原理、測定條件、指示劑、標準溶液配制與標定和應用。各種氧化還原滴定法的滴定結果計算。
熟悉: 影響氧化還原反應速度的因素;氧化還原滴定曲線及影響滴定突躍范圍的因素;氧化還原指示劑的種類和原理;高錳酸鉀法、亞硝酸鈉法、溴酸鉀法及溴量法的基本原理、測定條件、指示劑、標準溶液配制與標定及應用。
了解: 其他氧化還原滴定法的原理、特點及應用。
7、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掌握: 三種銀量法指示終點的原理、滴定條件及應用范圍。重量分析法中溶解度、溶度積、條件溶度積的關系及其計算;影響沉淀溶解度及純度的因素;晶形沉淀與非晶形沉淀的沉淀條件;換算因數與結果的計算。
熟悉: 銀量法滴定曲線、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沉淀重量分析法對沉淀形式和稱量形式的要求。
了解: 銀量法的應用范圍;沉淀重量分析法沉淀的形態和形成過程;沉淀重量分析法的操作過程;揮發重量法與干燥失重。
8、 電位法和永停滴定法
掌握: 常用指示電極與參比電極表示方法、電極反應、電極電位;pH玻璃電極的基本構造、響應機制、性能以及測量溶液pH值的原理和方法;電位滴定法的原理和確定終點的方法及應用;永停滴定法的原理及滴定曲線。
熟悉: 化學電池的組成及分類(原電池與電解池)。
了解: 電化學分析法及其分類;離子選擇電極的類型及應用。
9、光譜分析法概論
掌握: 電磁波的波長、波數、頻率與能量的關系;光譜分析儀器的基本構造。
熟悉: 電磁波譜的分區;電磁輻射與物質相互作用的術語;光譜分析儀器各部分的作用。
了解: 光學分析法的分類;光譜法的發展。
1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掌握: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產生的原因及特征;電子躍遷類型、吸收帶類型以及影響因素;朗伯-比爾(Lambert-Beer)定律的物理意義、成立條件、偏離Lambert-Beer定律的因素及有關計算;吸光系數的物理意義、兩種表示方式及換算關系;單組分定量的各種方法、多組分定量的線性方程組法和雙波長法。
熟悉: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基本構造、主要部件、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幾種光路類型;透光率測量誤差;定性鑒別與純度檢查的方法;多組分定量的其它方法。
了解: 紫外光譜與有機分子結構的關系;比色法的原理及應用。
11、熒光分析法
掌握: 分子熒光的產生機理;激發光譜與發射光譜;熒光光譜的特征;熒光與分子結構的關系;熒光定量分析方法。
熟悉: 分子從激發態返回基態的各種途徑;影響熒光強度的因素;熒光壽命與熒光效率;熒光分光光度計的基本結構。
了解: 其它熒光分析技術。
1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掌握: 共振吸收線、半寬度、原子吸收譜線、積分吸收、峰值吸收的基本概念;原子吸收定量分析方法。
熟悉: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特點;原子吸收線變寬的原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主要部件和作用。
了解: 光譜項與能級圖;實驗條件的選擇及消除干擾的方法。
13、色譜分析法概論
掌握: 色譜流出曲線和有關概念及各種參數的計算;分配系數和保留因子的定義與關系;保留時間與分配系數和保留因子的關系;色譜分離的前提。塔板理論及塔板高度、塔板數的計算;速率理論及影響柱效的動力學因素。
熟悉: 色譜過程;四種基本類型色譜的分離機制、固定相和流動相以及洗脫順序。
了解: 色譜法分類與發展。
14、氣相色譜法
掌握: 氣液色譜固定液的分類及選擇原則;熱導檢測器和氫焰離子化檢測器的檢測原理;分離方程式與分離條件的選擇;定性、定量方法及適用范圍;相對校正因子計算。
熟悉: 氣相色譜儀的一般流程、基本結構和使用方法;柱溫和載氣的選擇;檢測器的分類及應用。
了解:常用的氣固色譜固定相、毛細管氣相色譜法。
15、高效液相色譜法
掌握: 化學鍵合相的種類、性質、特點及使用注意事項;反相鍵合相色譜法保留行為的主要影響因素和分離條件的選擇;運用速率理論進行HPLC分離條件的選擇;流動相對色譜分離的影響;定性、定量方法。
熟悉: 反相離子對色譜法和正相鍵合相色譜法及其分離條件的選擇;高效液相色譜儀的主要部件、紫外檢測器、熒光檢測器和蒸發光散射檢測器檢測原理和適用范圍;溶劑系統選擇的一般原則。
了解: 離子色譜法、手性色譜法和親合色譜法及其常用固定相;溶劑強度和選擇性、流動相優化的方法。
16、平面色譜法
掌握: 薄層色譜法、紙色譜法的基本原理;平面色譜法的參數;比移值與分配系數的關系;吸附薄層色譜法中吸附劑與展開劑的選擇;定性方法。
熟悉: 薄層色譜法的基本操作步驟;影響薄層色譜比移值的因素;定量方法。
了解: 薄層掃描法的原理與應用;高效薄層色譜法。    
藥理學部分
一、藥理學總論 1、藥理學的性質和任務,藥物、藥效學和藥動學的概念。
2、藥物在體內的過程及其影響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的因素。首關消除、肝藥酶、肝腸循環的概念 。
3、藥物消除動力學:一級消除動力學、零級消除動力學。
4、體內藥物的藥量-時間關系(藥時關系):一次給藥的藥-時曲線下面積、多次給藥的穩態血藥濃度與負荷劑量。
5、藥物代謝動力學重要參數:消除半衰期、清除率、表觀分布容積、生物利用度。
6、藥物劑量與效應關系(量效關系);藥物安全性評價的指標及意義。
7、藥物的不良反應;質反應與量反應、最大效應(效能)與效價強度、半數有效量、半數致死量、治療指數的概念;
8、受體的概念和特征;藥物與受體的相互作用及作用于受體的藥物分類:完全激動藥、部分激動藥、競爭性拮抗藥和非競爭性拮抗藥。概念和名詞
1.藥物作用、藥理效應、藥物作用兩重性、對癥治療、對因治療、副作用、毒性反應、后遺效應、停藥反應、變態反應、特異質反應等概念。2.藥物的量效關系及主要術語:量反應、質反應、最小有效量、半數有效量、半數致死量、效能、效價、治療指數。3.受體的概念和特征。4.藥物的吸收、分布及其影響因素,P450酶系及其抑制劑和誘導劑,藥物排泄途徑及其影響腎排泄的因素,藥物與血漿蛋白結合特點和肝腸循環的概念。5.藥動學基本概念及其重要參數:藥-時曲線下面積、生物利用度、藥峰時間、藥峰濃度、消除半衰期、表觀分布容積、清除率等。
二、傳出神經系統藥理學 1、膽堿受體激動藥 毛果蕓香堿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和臨床應用。
2、易逆性抗膽堿酯酶藥的一般特性,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常用易逆性抗膽堿酯酶藥,如新斯的明、依酚氯銨、毒扁豆堿等藥物的作用特點。
3、有機磷酸酯類的中毒機制和中毒表現。急性有機磷酸酯類中毒的治療原則及解毒藥物(阿托品、碘解磷定)的治療原理和使用原則。
4、M膽堿受體阻斷藥阿托品藥理作用和作用機制、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及禁忌癥;山莨菪堿和東莨菪堿的作用特點和臨床應用。
5、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和異丙腎上腺素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
6、多巴胺、麻黃堿、間羥胺、去氧腎上腺素和甲氧明的作用機制、作用特點及臨床應用。
7、β 受體阻斷藥的分類;β 受體阻斷藥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和禁忌癥;常用藥物的作用特點。
8、酚妥拉明、妥拉唑啉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9、骨骼肌松弛藥琥珀膽堿和筒箭毒堿的藥理作用及特點。
10、傳出神經系統受體分類及其主要效應、藥物分類及各類代表藥物。
三、中樞神經系統藥理學 1、鎮靜催眠藥苯二氮卓類藥物的體內過程特點、作用機制、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2、苯二氮卓類與巴比妥類作用的比較有何不同。
3、苯妥英鈉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 卡馬西平、苯巴比妥、撲米酮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乙琥胺的臨床應用與不良反應;抗癇癲藥臨床應用注意事項。
4、硫酸鎂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及過量中毒的救治。
5、抗帕金森氏病和阿爾茨海默病藥物治療的藥理學基礎。
6、擬多巴胺類藥物根據作用機制的不同分為有哪幾類?常用藥物有哪些?及常用藥物的作用特點。
7、左旋多巴的體內過程特點、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以及與多巴脫羧酶合用的目的。
8、氯丙嗪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
9、抗抑郁癥藥的分類。米帕明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和主要不良反應。
10、嗎啡和哌替啶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
11、可待因、美沙酮、芬太尼、噴他佐辛、納洛酮的作用特點和臨床應用。
12、氯丙嗪和阿司匹林解熱藥理作用、作用機制和臨床應用異同。
13、嗎啡和和阿司匹林鎮痛藥理作用、作用機制和臨床應用異同。
四、 自體活性物質藥理學 1、解熱鎮痛抗炎藥的共同藥理作用和作用機制。
2、常用藥物:乙酰水楊酸、對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
3、選擇性環氧化酶-2 抑制劑的作用特點。
4、H1 受體阻斷藥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以及常用藥物的特點。五、心血管系統藥理學 1、鈣通道阻滯藥的分類、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常用鈣通道阻滯藥的作用特點。
2、抗心律失常藥物的基本電生理作用機制。
3、常用抗心律失常藥奎尼丁、普魯卡因胺、利多卡因、苯妥英鈉、普羅帕酮、普萘洛爾、胺碘酮、維拉帕米的藥理作用、作用特點、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
4、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常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的作用特點。
5、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藥的作用機制及臨床應用。
6、呋塞米、氫氯噻嗪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及應用注意事項。
7、螺內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的作用特點和應用。
8、甘露醇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9、常用抗高血壓藥物:利尿藥、鈣通道阻滯藥、β 受體阻斷藥、血管緊張素Ⅰ轉化酶抑制藥、AT1 受體阻斷劑等降壓作用特點、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和主要不良反應。
10、可樂定、硝普鈉、哌唑嗪、米諾地爾的降壓作用特點,臨床應用和主要不良反應。
11、抗高血壓藥物治療的新概念及應用原則。
12、強心苷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毒性反應及其防治。
13、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抑制藥、利尿藥、β 受體阻斷藥治療CHF 的藥理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及應用注意事項。
14、他汀類藥物、考來烯胺和普羅布考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及主要不良反應。
15、硝酸甘油、β 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和鈣通道阻滯藥的抗心絞痛作用機制、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及應用注意事項。六、血液與造血系統藥理學 1、抗凝血藥、促凝血藥、纖維蛋白溶解藥和纖維蛋白溶解藥抑制藥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主要不良反應及防治。
2、抗血小板藥物的作用機制和分類。
3、抗貧血藥(鐵劑、葉酸、維生素B12)和促紅素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七、呼吸與消化系統藥理學 1、平喘藥的分類及常用平喘藥物的作用特點、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
2、抗消化性潰瘍藥的分類及其主要藥物;H2 受體阻斷藥、H+-K+-ATP 酶抑制藥和抗幽門螺桿菌藥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
3、止吐藥的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八、內分泌、生殖與代謝系統藥理學 1、子宮平滑肌興奮藥和抑制藥 縮宮素、麥角生物堿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以及應用注意事項。
2、糖皮質激素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臨床應用、不良反應、應用注意事項和禁忌癥、用法與療程。
3、甲狀腺激素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4、不同劑量的碘及碘化物對甲狀腺功能的影響。
5、抗甲狀腺藥物硫脲類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
6、β 受體阻斷藥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的藥理作用機制。
7、胰島素的體內過程、藥理作用、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口服降糖藥物的分類及每類藥物的作用機制和臨床應用。九、病原微生物藥理學 1、抗菌藥物的作用機制及抗菌藥物的分類。
2、抗菌藥的基本概念、常用術語和細菌耐藥性;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原則。
3、β -內酰胺類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機制和細菌耐藥機制。
4、青霉素G 抗菌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及防治;半合成青霉素的分類及每類藥物的抗 菌作用特點和臨床應用;各代頭孢菌素的抗菌特點和臨床應用。
5、非典型β -內酰胺類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特點和臨床應用。
6、大環內酯類、林可霉素類及多肽類抗生素 紅霉素、克拉霉素、阿齊霉素、克林霉素、萬古霉素、多粘菌素B 的抗菌作用特點和應用。
7、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在抗菌作用、作用機制和不良反應等方面的共性。
8、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等藥物的作用特點和臨床應用。
9、 四環素類及氯霉素類抗生素 多西環素、氯霉素的抗菌作用特點、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
10、喹諾酮類藥物的抗菌作用、作用機制、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及用藥注意事項,常用喹諾酮類藥物的抗菌作用特點。
11、磺胺類藥物的抗菌作用、作用機制和不良反應;磺胺藥與甲氧芐啶合用的藥理學基礎。
12、甲硝唑、替硝唑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
13、 常用抗真菌藥物的種類以及咪唑類抗真菌藥物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14、抗結核病藥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鏈霉素、吡嗪酰胺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
15、抗結核病藥的用藥原則。
16、各類抗瘧藥的作用環節;氯喹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耐藥性和不良反應;奎寧、甲氟喹、青蒿素等藥物的作用特點;伯氨喹的作用特點、應用和不良反應;乙胺嘧啶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17、二氯尼特的作用特點與應用。吡喹酮、甲苯噠唑和阿苯噠唑的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十、 腫瘤與免疫系統藥理學 1、目前臨床應用的非細胞毒類抗腫瘤藥物主要是通過哪些途徑發揮抗腫瘤作用。
2、細胞增值周期動力學與抗腫瘤藥物的作用機制對設計聯合用藥方案的意義。
3、常用抗腫瘤藥甲氨喋呤、6-巰基嘌呤、環磷酰胺、替莫唑胺、順鉑、卡鉑、三尖杉酯堿、長春新堿及紫杉醇的主要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主要不良反應。
4、細胞毒類抗腫瘤藥應用的藥理學原則和毒性反應。
5、免疫抑制藥環孢素A的主要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主要不良反應。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詢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考研咨詢 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郵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稱:昆山創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考研秘籍網 版權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日本免费人成网ww555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