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五邑大學2021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工程經濟學》大綱(初試)
一.現金流量與資金時間價值
考試內容
資金時間價值及產生的原因,現金流量圖的繪制,單利、復利的計算,終值、現值、等值、名義利率、實際利率的概念以及計算,整付類型的資金等值計算,等額分付類型的資金等值計算。
考試要求
1、理解資金時間價值及產生的原因;掌握現金流量圖的繪制方法;掌握單利、復利的計算方法;掌握終值、現值、等值、名義利率、實際利率的概念、計算,等值的計算與應用。
2、熟練掌握整付類型的資金等值計算以及等額分付類型的資金等值計算;要求準確理解對應于6個公式的現金流量特征及6個等值系數的作用,靈活運用6個公式對多種組合類型現金流量進行綜合等值計算。
二.投資方案經濟評價指標及評價方法
考試內容
評價指標的經濟含義;靜、動態投資回收期、凈現值(NPV)、內部收益率(IRR)、凈現值率(NPVR)、凈年值(NAV)、費用現值(PC)、費用年值(AC),價值工程的概念、價值分析的步驟、提高價值的途徑。
多方案比選的原則和方法;壽命期相同的互斥方案的比選方法;壽命期不相同的互斥方案比選的原則及方法;互斥的方案組合的比較與選擇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考試要求
1、理解各個評價指標的經濟含義;熟練掌握靜、動態投資回收期、凈現值(NPV)、內部收益率(IRR)、凈現值率(NPVR)、凈年值(NAV)、費用現值(PC)、費用年值(AC)的概念和計算;了解各個評價指標的優缺點。
2、理解價值工程的概念和提高價值的途徑,熟悉價值工程對象的選擇,熟悉價值分析的步驟,熟悉價值工程方案評價和選擇。
3、理解多方案比選的原則和方法;熟練掌握壽命期相同的互斥方案的比選方法,如凈現值法、增額(差額)內部收益率法、最小費用法等;熟練掌握壽命期不相同的互斥方案比選的原則及方法,如年值法、最小公倍數法、研究期法等;了解互斥的方案組合的比較與選擇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三.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
考試內容
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工作程序、內容構成,市場調查及預測的基本方法。
考試要求
了解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工作程序及內容構成,熟悉市場調查及預測的基本方法。
四.工程項目投資估算和財務評價
考試內容
現金流量表的結構及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現金流入、現金流出項目的構成,凈現金流量的計算;財務評價基本報表的編制;項目財務盈利能力分析與償債能力分析的指標計算與評價。
考試要求
1、理解投資估算的內容和投資估算的編制方法。包括:固定資產投資估算方法,流動資金及鋪底流動資金的估算方法。
2、理解現金流量表的結構及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理解現金流入、現金流出項目的構成,掌握凈現金流量的計算;熟悉財務評價基本報表的編制;掌握項目財務盈利能力分析與償債能力分析的指標計算與評價。
五.不確定性分析
考試內容
敏感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單因素敏感性、多因素敏感性;盈虧平衡分析,盈虧平衡點、銷售收入、生產能力利用率、價格和單位變動成本,概率分析。
考試要求
1、理解敏感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理解單因素敏感性分析的概念,了解多因素敏感性分析的概念;理解盈虧平衡分析的原理與方法,掌握盈虧平衡點的產量、銷售收入、生產能力利用率、價格和單位變動成本的概念、計算及經濟含義;理解盈虧平衡指標的數量變化與項目風險大小的關系。
2、了解概率分析的作用及方法;期望值,標準差和離散系數的經濟含義。
六.設備更新的工程經濟分析
考試內容
第一、二種有形磨損的概念及度量;綜合磨損及度量;設備磨損的補償形式;設備劣化趨勢及經濟壽命的概念;設備大修理的兩個經濟界限;設備的原型更新和技術更新概念;設備更新的經濟壽命分析法。
考試要求
1、理解第一、二種有形磨損的概念及度量;綜合磨損及度量;設備磨損的補償形式;理解設備劣化趨勢及經濟壽命的概念;熟悉設備大修理的兩個經濟界限;
2、理解設備的原型更新和技術更新概念;掌握設備更新的經濟壽命分析法(低劣化數值法,最小年費用法和差額投資回收期法)
七.投資項目的國民經濟評價
考試內容
國民經濟評價的目的及作用;國民經濟評價與財務評價的異同;費用與效益識別的基本原則;直接效益與直接費用概念;外部效果概念;影子價格概念;社會折現率的概念及其主要作用。
考試要求
了解國民經濟評價的目的及作用;了解國民經濟評價與財務評價的異同;了解費用與效益識別的基本原則;了解直接效益與直接費用概念;了解外部效果(間接費用與間接效益)概念;了解影子價格概念(包括影子利率,影子匯率);了解社會折現率的概念及其主要作用。
參考書目
1.《工程經濟學》,黃有亮,東南大學出版社
2.《工程經濟學》,黃渝祥、邢愛芳,同濟大學出版社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