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21 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自命題考試科目考試大綱 (科目名稱:農業知識綜合一 科目代碼:339 )
一、考查目標
《農業知識綜合一》考試內容主要涵蓋農業生態學、植物育種學、植物生 理學課程。要求考生認識生命活動、生長環境的基本規律,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 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能夠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農業知識綜合一》考試內容應主要涵蓋農業生態學、植物育種學、植物生理學 課程,每門課程 50 分,共 150 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填空、簡答題、論述題。 三、考查范圍 (一)農業生態學 1.生態學與農業生態學的概念;生態學的產生和發展的各個階段;農業生態學 的特點和應用; 2.掌握生物與環境的基本概念,生態作用的基本規律境,生態適應的基本規律, 生態因子對生物的影響及生物的適應,生物的生態效應; 3.掌握生物種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種群的數量動態和調節,生物種間相互作用; 1
4.掌握群落的概念、組成與結構,環境梯度和群落分布,群落演替(生態演替), 生物多樣性與群落穩定性,農業生物群落及其演替特征; 5.掌握生態系統的概念、組成、結構、功能和類型,生態系統的能量轉化、物質 循環和信息傳遞; 6.掌握農業生態系統的特點,農業生態系統的資金流動,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產力, 農業生態系統的調控; 7.掌握各類農業形態的生態特征,更替農業出現的背景及特點;中國傳統農業的 生態合理性,中國的生態農業,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出路。 (二)植物育種學 植物繁殖方式與品種類型、育種目標與種質資源、引種規律、選擇育種、雜 交育種、回交育種、雜種優勢利用、分子育種等。總體了解植物進化與遺傳改良、 育種學發展過程及其成就;了解誘變育種、遠緣雜交、倍性育種中的基本概念, 了解群體改良與輪回選擇的意義和原理及主要方法。 1.“植物繁殖方式與品種類型”考核重點:繁殖方式的類型;天然異交率的測定 方法;自交和異交的遺傳效應;作物品種的類型及其育種特點。 2.“育種目標與種質資源”考核重點:現代農業對品種的要求及實現這些要求的 可能途徑;制訂育種目標的原則;種質資源在育種上的重要性;種質資源的類型; 種質資源的保存方法和鑒定方法。 3.“引種規律”考核重點:低溫長日性作物不同緯度和不同海拔引種后生長變化 規律,高溫短日性作物不同緯度和不同海拔引種后生長變化規律。 4.“選擇育種”考核重點:選擇育種的基本原理;純系育種程序、混合選擇育種 程序、改良混合選擇育種。 5.“雜交育種”考核重點:雜交育種的指導思想;雜交親本的選配原則;雜種后 代的處理方法。 6.“回交育種”考核重點:雜交育種的意義;質量性狀基因的回交轉育。 7.“雜種優勢利用”考核重點:雜種優勢的度量方法;雜種優勢利用的基本條件; 自交系的選育和改良方法;雜種品種的親本選配原則;核質互作雄性不育系及其 恢復系的選育方法。 2
8.“分子育種”考核重點:作物轉基因育種的程序;作物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 需具備的條件。 (三)植物生理學 對植物生命活動基本規律的認識程度,結合生產實際分析影響植物生命活動 過程、進而影響生長的種種因素的能力,相應的調控措施的掌握程度。 1. 植物水分生理 重點認識植物細胞、植物根系吸收水分的規律,了解影響根系吸收水分的因素。 2. 植物的礦質營養 重點掌握研究植物必需元素的基本方法,認識植物細胞跨膜轉運、植物根系和地 上部吸收礦質元素的規律,了解影響根系吸收礦質元素的因素。 3. 光合作用 重點認識植物吸收、傳遞和轉化光能基本規律,認識光合碳同化途徑,了解影響 光合速率的因素。 4. 植物的呼吸作用 重點認識植物呼吸代謝途徑、呼吸電子傳遞途徑的多樣性,了解影響呼吸速率的 因素。 5. 植物生長物質 重點認識 5 大經典激素的代謝及其生理調控作用。 6. 植物生長生理 重點認識植物生長的基本規律,了解光對生長的調控作用。 7. 植物的生殖生理 重點認識春化作用和光周期現象的基本理論及其在實踐中的應用。 8.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 重點認識種子和果實成熟、植物衰老時的生理變化規律,了解環境條件對種子萌 發、芽的休眠、植物衰老的種種影響。 9. 植物的逆境生理 重點認識植物適應逆境脅迫的生理機制,了解各種逆境脅迫對植物造成的傷害, 提高植物抗逆性的途徑。 3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