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重慶醫科大學2021年面向港澳臺地區招收
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考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
616管理綜合
Ⅰ 考試性質
管理綜合考試是為高等院校招收公共管理(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而設置具有選拔性質的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是否具有備繼續攻讀碩士學位所需要的公共行政學、衛生事業管理學和社會保障學有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評價的標準是高等學校衛生事業管理專業優秀本科畢業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高等院校擇優選拔,確保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質量。
?、?考查目標
管理綜合考試范圍為公共行政學、衛生事業管理學和社會保障學。要求考生系統掌握上述學科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綜合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衛生事業管理學約50%
公共行政學約30%
社會保障學約20%
四、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 第1-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填空題第6-25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單項選擇題 第26-55小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
簡答題第56-60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
?、?考查內容
一、衛生事業管理學(梁萬年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年7月,第四版)
(一)緒論
1.衛生事業概念、特點。
2.衛生事業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3.衛生事業管理的概念、過程、客體、主要內容、管理方式,我國衛生事業取得的成就與面臨的挑戰。
4.衛生事業管理學的研究對象、內容。
5.我國的衛生工作方針。
(二)管理理論與方法。
1.管理理論基礎。
2.衛生事業管理的相關理論。
3.衛生事業管理常用的研究方法。
4.衛生管理研究方法新進展。
(三)衛生規劃
1.衛生規劃的基本概念。
2.衛生規劃過程。
3.衛生規劃評價。
4.區域衛生規劃。
(四)衛生組織
1.組織體系概述。
2.衛生行政組織體系。
3.衛生服務組織體系。
4.第三方組織。
5.衛生組織體系管理。
6.衛生組織體系的變革與發展。
(五)衛生政策
1.衛生政策概述。
2.衛生政策過程。
3.衛生政策管理。
(六)衛生系統績效評價
1.績效評價的基本概念。
2.衛生系統績效評價理論。
3.衛生系統評價主要指標和方法。
4.衛生系統績效評價案例。
(七)衛生資源管理
1.衛生資源管理概述。
2.衛生資金管理。
3.衛生物力管理。
4.衛生信息管理。
5衛生技術資源管理。
(八)衛生人力資源管理
1.衛生人力資源管理概述。
2.衛生人力資源規劃。
3.衛生人力資源開發與培訓。
4.衛生人力資源的使用。
(九)醫療服務管理
1.醫療服務管理概述。
2.醫療服務準入管理。
3.醫療服務質量管理。
4.醫療服務安全管理。
(十)公共衛生服務管理
1.公共衛生服務管理概述。
2.公共衛生服務管理的內容。
3.公共衛生服務管理的策略。
(十一)醫療保障制度
1.醫療保障制度基本理論。
2.醫療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
3.中國醫療保障制度。
4.國外部分發達國家醫療保障制度。
5.中國醫療保障制度的改革與發展。
(十二)藥品政策與管理
1. 藥品的概念與特征。
2. 國家藥物政策。
3. 藥品價格和費用控制。
4. 藥品監督管理。
(十三)基層衛生服務管理
1. 基層衛生服務概述。
2. 基層衛生服務體系管理。
3. 基層衛生服務體系改革與發展。
(十四)衛生應急管理
1. 衛生應急管理概述。
2. 衛生應急管理過程及相關理論。
3. 突發事件應急醫學救援管理。
4. 國內外應急管理體體制建設。
(十五)醫學教育與科技管理
1. 醫學教育管理。
2. 醫學科技管理。
(十六)中醫藥事業管理
1. 中醫藥事業概述。
2. 中醫藥事業管理學
3. 中醫藥事業發展概況。
4. 中醫藥事業管理的基于與挑戰。
(十七)衛生改革與發展
1. 衛生改革的背景與動力。
2. 衛生改革的目標。
3. 衛生改革步驟。
4. 衛生改革與發展的國際趨勢。
5. 中國衛生改革與發展。
二、公共行政學(王學棟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一版)
(一)緒論
1.行政、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
2.公共行政學的產生與發展。
(二)公共行政組織及其人員
1. 公共行政組織概述。
2. 公共行政組織的結構框架。
3. 公共行政組織體制。
4. 公共行政人員。
(三)政府職能及其治理工具
1. 政府職能概述。
2. 政府職能的定位與范圍。
3.西方國家政府職能的演變及其發展趨勢。
4.轉型期我國政府職能的轉變。
5.政府治理工具及其選擇。
(四)公共行政的政治與法律基礎
1. 公共行政的政治基礎。
2. 公共行政的法律基礎。
(五)公共行政的權力基礎
1. 行政權力概述
2. 行政權力的分化與結構
3. 行政權力的基礎與手段。
4. 行政權力的行使與運用。
(六)公共行政的財政基礎
1.公共財政的內涵與職能。
2.公共財政收入。
3.公共財政的支出。
4.政府預算。
(七)公共行政的運行機制
1.行政領導。
2.行政指揮。
3.行政協調。
4.行政溝通。
5.行政控制。
(八)公共行政的運行過程
1.行政決策。
2.行政執行。
(九)公共行政的方法與技術
1.系統分析方法。
2.目標管理方法。
3.戰略管理方法。
4.全面質量管理方法。
(十)公共行政的責任與倫理
1. 公共行政責任。
2. 公共行政倫理。
(十一)政府績效評估
1. 政府績效評估的內涵與理念。
2. 政府績效評估的類型、程序和方法。
3. 我國政府績效評估的困境及其對策
(十二)行政生態與行政發展
1. 行政環境與行政生態
2. 風險社會與危機管理
3. 行政改革與行政發展。
三、社會保障學(趙曼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第二版)
(一) 社會保障的制度結構
1. 社會保障思想的變遷。
2. 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沿革。
3. 社會保障的制度結構。
(二)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
1.從風險到保險。
2.逆向選擇。
3.道德風險。
4.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的區分。
5.政府與市場。
6.公平與效率。
(三)就業與失業保險
1.就業的意義、現狀與難點。
2.失業與失業保險。
3.失業保險的市場失靈。
4.失業保險基金的籌集與支付。
5.失業保險的管理。
6.我國失業保險制度改革。
(四)工傷保險與生育保險。
1.工傷保險的內涵與功能。
2.工傷保險的目標與手段。
3.工傷歸責的發展階段與邏輯。
4.工傷保險的范圍與實施原則。
5.工傷認定與工傷的勞動能力鑒定。
6. 工傷保險待遇及工傷保險爭議處理。
7.工傷預防與工傷康復。
8.生育保險
(五)醫療保險
1.健康、疾病風險與醫療保險。
2.社會醫療保險的保障范圍。
3.社會醫療保險的財務機制與費用支付。
4.社會醫療保險領域的道德風險及規避。
5.我國醫療保險制度改革與展望。
(六)養老保險
1.養老模式的分類與家庭生產理論。
2.養老保險的保障對象和實施方式。
3.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模式的選擇。
4.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來源、結構及費率水平。
5.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及計發辦法。
6.基本養老保險的退修條件與政策。
7.基本養老保險的統籌層次。
8.機關和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
9.養老保險社會化管理與服務。
(七)社會救助
1. 社會救助的歷史演進與特征。
2. 社會救助與反貧困。
3. 社會救助與非營利組織。
4. 社會救助對象與救助標準。
5. 社會救助基金的籌集和使用。
6. 社會救助體系與管理。
(八)社會福利與社會優撫
1. 社會福利。
2. 社會優撫。
(九)農村社會保障
1. 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切入點與原則。
2. 農村社會保障建設的目標與手段。
3.農村養老保險。
4.農村醫療保險。
5.農民工社會保險關系的轉移續接。
(十)靈活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障
1.靈活就業的概念、歷史與現狀。
2.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障問題的癥結-----逆向選擇。
3.規避逆向選擇的手段
4.建立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障的載體。
(十一)企業年金制度
1. 企業年金的產生與發展歷史。
2. 企業年金的運行機理。
3.我國企業年金的治理結構與運行框架。
4. 企業年金方案設計。
(十二)社會保障基金運行與管理
1. 社會保障基金的形成路線與運行軌跡。
2. 社會保障基金的籌資模式。
3. 社會保障基金的財務機制與代際贍養關系。
4. 社會保障待遇支付方式中受益基準制和繳費基準制。
5. 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運營與保值增值。
6. 社會保障基金與相關經濟變量的聯動效應。
7. 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督。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