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昆蟲記讀書筆記摘抄好詞好句篇一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作家法布爾先生寫的一部關于研究昆蟲的科學著作。法布爾先生還因此榮獲“科學詩人”等桂冠。
這本書介紹了各種昆蟲奇特的生活方式和捕獵的方法。捕食的螳螂,田野地頭的蟋蟀,圣甲蟲,小蜜蜂……那可算得上是書中的'主人公了!
我最感興趣的那便是《螳螂捕食》了。中國有句古話: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告訴地方的小小的甲蟲來說,卻是多么大的挑戰啊!有時,甚至可能將性命都搭上去。
多么值得我學習的小甲蟲呀!想起我以前玩電腦游戲,總是選“簡單”這一級別,跟那只小甲蟲相比,我真是無地自容了。一只小甲蟲,都知“勤奮+努力成功”的道理。而我們呢?五年級的學生,當老師布置幾道難題時,同學們剛開始是蠻起勁的,沒過幾分鐘,就沒耐心了。這些題雖然有點難度,但是也不是困難到極點。況且,也總有做出來的人,為什么別人能做出來,而我們卻做不出來呢?那是因為我們太懶惰了,沒有上進心,只會向簡單的題目挑戰,不敢向困難的題目挑戰。
寫到這里,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個人如果只向容易攻克的題目,比自己弱小的人挑戰,那么,也就是永遠的弱者。
昆蟲記讀書筆記摘抄好詞好句篇二
觀察是需要光亮的,大自然的光亮除了天上的太陽,還有地上的螢火蟲。那奇妙的小動物,為慶祝小小生命的歡愉,在尾巴上燃放煙火。從出生到生命的結束,螢火蟲在不斷地發光,生命不息,光亮不止。我們從中是不是也有所觸動。
“螢火蟲的光是白色的,非常柔和而且幽靜,沒有一點兒刺激,就像星星的光華被這只小小的昆蟲給收集起來了一樣。讓我們懷疑天上的星星原本就是無數螢火蟲在那里睡眠?!狈ú紶枌ξ灮鹣x的熱愛,讓他用心去觀察,去體驗,用充滿無比喜愛的語言描述了那點點亮光。他對語言的駕馭能力非比尋常。因此,人們贊譽法布爾“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書寫”。
《昆蟲記》將昆蟲世界化做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被達爾文譽為“無與倫比的觀察家”的法布爾以人性觀照蟲性,書中描寫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人們不僅能從中獲得知識和思想,而且閱讀本身就是美的享受。文中運用了巧妙的擬人手法,還有法國式的幽默生動。讓我們在探索昆蟲王國神秘的同時,不斷了解昆蟲先生、女士的生活、習性。法布爾先生還用了許多生動的修辭:比喻、擬人、夸張,把昆蟲的動作、神態描寫的讓人感到如臨其境。好象自己也走進了昆蟲的王國,和它們一起高興、唱歌、憂郁。仔細觀察吧,你也會發現許多的樂趣。
昆蟲一樣有著和人一般的生活。盡管它們的生命是那么弱小,那么卑微,那么微不足道。但它們的生活同樣很精彩,應該得到我們的尊重。尊重每一個生命,自己就得到了尊重。
昆蟲記讀書筆記摘抄好詞好句篇三
這一段時間,本就喜愛動物的兒子迷戀上了兒童版的《法布爾昆蟲記》,每一冊都愛不釋手,什么手術專家,沙泥蜂、聰明的獵人,節腹泥蜂、戰爭狂,紅螞蟻等等這些不起眼的小家伙都被法布爾先生賦于了生命與情感,兒子和他的昆蟲朋友仿佛相見恨晚,連玩橡皮泥都讓媽媽幫他捏出這些昆蟲的樣子,喜愛的程度可見一斑。
法布爾先生將嚴肅的學術寫成了有趣的故事,生動有趣、充滿詩意,他的心思、文筆都如同孩子般純真、樸實、又充滿想像力。一類類的小昆蟲在他的筆下充滿了喜怒哀樂、栩栩如生,又都擁有著大自然賦予的神奇能力,連我這樣的大人都被深深吸引了,從沒想到自然科學也可以寫成這樣充滿趣味的故事。
我和兒子一同學習了紅螞蟻的勇敢與紀律性,領略了小小寄生蠅的`威力,欽佩沙泥蜂捕食夜蛾幼蟲的專業性,更加感嘆昆蟲界的神奇與大自然的定律。看著這些故事情不自禁地對自然界和一切生命都充滿敬畏之情。
在古代,埃及人認為,蜣螂是一種神圣的動物,而且他們認為小甲蟲是從原球里出來的。事實上,這個圓球只是它的食物而已,這個圓球并不好吃,它只是把別的地方的垃圾搓起來成了圓球而已。
對于蜣螂來說做一個這樣的圓球可不太容易,需要克服一些困難,但一些貪吃的家伙仍然做得很大。等到圓球做好后,他們必須把它搬到適當的地方去,他們走得十分艱辛,而且他們走的都是險峻的斜坡,攀登那些簡直不可能的地方。不僅如此,他們還要防止那些賊蜣螂來搶他們辛苦的成果,那些蜣螂很狡猾,他們假意幫他們運食物,等到他們不注意時,那些賊蜣螂便會把糞球運走,被偷走糞球的蜣螂就會自認倒霉,不過他們會打起精神再做一個糞球。雖然運食物回家路途十分艱辛,再遇到賊蜣螂搶走它的食物時,它仍毫不氣餒,重新再來。
看到這,我就想到看過的一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叫劉輝的人。他生下來就沒有雙臂,可他克服了歧視,克服了困難,他不僅學會了游泳,還學會了彈鋼琴,雖然他在學鋼琴時,他的十個腳趾無數次被磨破,他也不知多少次從琴凳上摔下來,但他不氣餒,不放棄,終于能彈奏出了優美的旋律,當別人問他為什么這樣做時,他笑著回答了一句,至少我還有腳。
昆蟲記讀書筆記摘抄好詞好句篇四
好詞:
好句:
1、如果我把竹蜂的小房間拿開,我便可以觀察到掘地蜂的家了。在一些小房間中居住著正在成長之中的昆蟲。還有一部分小房間中,住滿了掘地蜂的幼蟲。也有一些小房間中,大多數是藏著一個蛋形的殼。這種殼分成了好幾節,上面還有突出來的呼吸孔。這種殼特別的薄,而且還很脆,非常易碎。它的顏色是琥珀色的,非常透明。因此,從外邊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里面有一個已經發育完全的蜂螨在掙扎著,好像極其渴望自由,希望能早日從里面解放出來。
3、從它的地理位置上來看,簡直是不能侵入的。而且,若是使用放大鏡進行仔細觀察,也看不出什么受過傷害的痕跡。經過了三年之久的周密而細致的觀察,我終于尋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于是,在我記錄的昆蟲的生活史上,便又增加了最為奇怪有趣的一頁。下面就是我所研究出來的一些結果。
4、蜂螨,即便是在它發育完整的時期內,也只不過有一兩天的壽命而已,它的全部生命,是在掘地蜂的門口度過的。而這短暫的生命,除去要繁殖子孫后代以外;其余的什么也沒有了。
5、蜂螨也具備其它的動物所有的消化器官,但是,它究竟要不要吃食物呢?我表示懷疑。對于雌甲蟲而言,它惟一的愿望,便是要產下它的小寶寶。等這件大事做完以后,它便壽終正寢,放心地離開這個世界了。那么,雄性又怎么樣呢?它們要在這種土穴上伏上一兩天之后,也同樣命歸九泉了。這也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問題的答案,為什么在蜂的住宅旁邊的那片蜘蛛網上,懸掛著那么多莫名其妙的尸首?,F在可知道它們的來源了。
昆蟲記讀書筆記摘抄好詞好句篇五
我最喜歡的書叫做《昆蟲》,它詳細而深刻地描述了許多種類昆蟲的生活和習性。感覺很有趣。我每天讀兩篇文章。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種叫螳螂的美麗昆蟲。
據說在古希臘,農民看見一只昆蟲直立在燃燒的太陽草地上,前腿像胳膊一樣,伸到一半空,好像在祈禱。這只昆蟲是螳螂。螳螂生來就有一個美麗苗條的身材,非常漂亮。但是螳螂很殘忍。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看過卡通片《黑貓警長》。有一集是關于螳螂的.丈夫是怎么死的。不錯。新娘螳螂吃了他,這令人驚訝嗎?!我也是,感覺不可思議。它們不僅會吃掉它們的丈夫,還會吃掉它們的兄弟姐妹,所以螳螂真的比狼邪惡十倍。因為即使是狼也不會吃同類。
而且,螳螂媽媽也很殘忍。產卵后,它們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在一邊跑掉了,再也沒有回頭,再也沒有回來。所以螳螂是無情的東西。
這本書還詳細介紹了蟬、螢火蟲、蜜蜂和許多其他昆蟲。這本書里我知道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F在我真的不擇手段地喜歡這本書。
昆蟲記讀書筆記摘抄好詞好句篇六
《昆蟲記》的英文名稱是《the records about insects》,是法國杰出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不僅是一部文學巨著,也是一部科學百科。
《昆蟲記》,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作者用了畢生的精力研究了昆蟲世界,那份執著,那份堅持不懈的精神實在讓我佩服。書中充滿了驚奇,充滿了情趣,通過這本書我知道了另一個世界的奧秘——昆蟲世界的真面目,更讓我發現了大自然中蘊含著的各種科學真理。
作者用那生動活潑的行文,輕松詼諧的語調,向我們描述了昆蟲世界中的一幕幕。因為這部科學百科同時也帶有文學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同時也展現了昆蟲的獨一無二的個性。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后代做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喂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還有,螢火蟲、螞蟻、蜘蛛、蟋蟀、毛毛蟲,燕子、麻雀……林林總總,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昆蟲的景況,涵蓋了關于昆蟲的進食、保護自己、交配、養育后代、勞作、狩獵及生死,幾近所有的細節。
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作者的精神我很受啟發:我們應該有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應該有始有終的去把它做好,相信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哪怕你的追求在別人看來是枯燥的,寂寞的,乏味的,只要你有恒心,就一定可以創造出奇跡。
《昆蟲記》不僅僅浸溢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某種精神。那種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這就是法布爾精神。學學他的精神吧!雖然我們不一定要像法布爾一樣去探索昆蟲的奧秘,但我們可以學他的精神,去做好其他事情!
《昆蟲記》是一本很好的書。它里面記載了許多昆蟲的故事。有可怕的黑腹舞蛛,還有建筑大師迷宮蛛;多情的大孔雀蝶,不幸的小闊條紋蝶等。
這本書也使我明白了許多昆蟲小知識。比如說:螳螂既高貴有優雅,但是,它在昆蟲世界里,是和平居民中的惡虎,是狡猾兇狠的巨妖,它絕不會放棄那些送上門來的新鮮嫩肉。還有螢火蟲,它可是天才麻醉師。它在吃獵物前,會先給獵物注射一種麻醉藥,使對方失去知覺,就像人類奇妙的外科手術那樣,在動手術前,想讓病人受麻醉而不感到痛苦。
其中,我最喜愛的昆蟲就是黑步甲。它會裝死,作者法布爾把它夾在指頭中間轉幾下,就可以達到目的。黑步甲躺在那里一動不動,好像已經死去了一樣。它把爪子折起來,攏在靠近腹部的位置,觸角交叉成十字形。過了一會兒,復活的時候到了,當它慢慢地爬起身子,想逃跑的時候,作者又將它捉住了。黑步甲在作者的擺弄下,又裝死了四次。現在我們來看看黑步甲第一次裝死到最后一次裝死的持續時間分別為:十七分鐘、二十分鐘、二十五分鐘、三十三分鐘和五十分鐘,裝死的時間一次比一次長。后來,我才知道,原來,黑步甲的假死狀態根本就不是裝出來的,而是它真的暈了——這是一種暫時的麻木昏睡狀態。
昆蟲記讀書筆記摘抄好詞好句篇七
近日,我讀完了《昆蟲記》這本書,感觸很深。
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致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讀者讀得興趣盎然。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于作者的仔細觀察,細致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后面,還生長著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為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致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里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著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致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F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學問呢!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這是讀完《昆蟲記》后,我深刻體會到的。
昆蟲記讀書筆記摘抄好詞好句篇八
近日,我讀完了《昆蟲記》這本書,感觸很深。
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致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讀者讀得興趣盎然。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于作者的仔細觀察,細致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后面,還生長著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為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致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里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著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致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昆蟲記讀書筆記摘抄好詞好句篇九
1、如果我把竹蜂的小房間拿開,我便可以觀察到掘地蜂的家了。在一些小房間中居住著正在成長之中的昆蟲。還有一部分小房間中,住滿了掘地蜂的幼蟲。也有一些小房間中,大多數是藏著一個蛋形的殼。這種殼分成了好幾節,上面還有突出來的呼吸孔。這種殼特別的薄,而且還很脆,非常易碎。它的顏色是琥珀色的,非常透明。因此,從外邊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里面有一個已經發育完全的蜂螨在掙扎著,好像極其渴望自由,希望能早日從里面解放出來。
3、從它的地理位置上來看,簡直是不能侵入的。而且,若是使用放大鏡進行仔細觀察,也看不出什么受過傷害的痕跡。經過了三年之久的周密而細致的觀察,我終于尋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于是,在我記錄的昆蟲的生活史上,便又增加了最為奇怪有趣的一頁。下面就是我所研究出來的一些結果。
4、蜂螨,即便是在它發育完整的時期內,也只不過有一兩天的壽命而已,它的全部生命,是在掘地蜂的門口度過的。而這短暫的生命,除去要繁殖子孫后代以外;其余的什么也沒有了。
5、蜂螨也具備其它的動物所有的消化器官,但是,它究竟要不要吃食物呢?我表示懷疑。對于雌甲蟲而言,它惟一的愿望,便是要產下它的小寶寶。等這件大事做完以后,它便壽終正寢,放心地離開這個世界了。那么,雄性又怎么樣呢?它們要在這種土穴上伏上一兩天之后,也同樣命歸九泉了。這也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問題的答案,為什么在蜂的住宅旁邊的那片蜘蛛網上,懸掛著那么多莫名其妙的尸首?,F在可知道它們的來源了。
昆蟲記讀書筆記摘抄好詞好句篇十
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其畢生精力深入到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下了《昆蟲記》這部昆蟲學巨著。
讀了《昆蟲記》這本書,我知道了關于昆蟲的很多不為人知的事情,比如在田野里經常閃爍著亮光,大家都知道是螢火蟲的杰作吧!以前,我以為螢火蟲只吃樹葉、草,但讀了這本書后,我大吃一驚,螢火蟲是一個食肉動物,是獵取野味的獵人,而且在獲取獵物的時候,手段是罕見的惡毒!聽到這件事情,你們一定非常驚訝吧?螢火蟲在吃獵物之前,就像人類奇妙的外科手術那樣,先給獵物注射一針麻醉,使它失去知覺,再將它化作清湯,喝下肚。螢火蟲的工具非常簡單,是兩片變成鉤狀的顎,細得像一根頭發絲。螢火蟲用它的工具反復輕輕地敲打著蝸牛的外殼,就像在和蝸牛逗著玩,而不是咬。它是利用帶槽的彎鉤把毒汁傳到了蝸牛的身體里,使它無法動彈。
這時,你們一定會認為蝸牛已經死了,其實它還沒有死,那是因為它已經被螢火蟲進行了深度麻醉,現在正屬于半死不活的狀態。就這樣,螢火蟲把蝸?;梢后w,再喝下肚。
螢火蟲是依靠自己的特殊工具戰勝強大的蝸牛的,這就是智慧的力量。
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也是依靠自己的智慧戰勝了強大的動物,所以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類,都不要以自己的弱小而害怕,也不要以自己外表的強大而驕傲。我們應該發揮智慧的力量,戰勝強敵,創造美好的生活。
昆蟲記讀書筆記摘抄好詞好句篇十一
食物的圓球做成后,必須搬到適當的地方去。于是甲蟲就開始旅行了。它用后腿抓緊這個球,再用前腿行走,頭向下俯著,臀部舉起,向后退著走。把在后面堆著的物件,輪流向左右推動。誰都以為它要揀一條平坦或不很傾斜的路走。但事實并非如此!它總是走險峻的斜坡,攀登那些簡直不可能上去的地方。這固執的家伙,偏要走這條路。這個球,非常的重,一步一步艱苦的推上,萬分留心,到了相當的高度,而且它常還是退著走的。只要有一些不慎重的動作,勞力就全白費了:球滾落下去,連甲蟲也被拖下來了。再爬上去,結果再掉下來。它這樣一回又一回地向上爬,一點兒小故障,就會前功盡棄,一根草根能把它絆倒,一塊滑石會使它失足。球和甲蟲都跌下來,混在一起,有時經過一、二十次的繼續努力,才得到最后的成功。有時直到它的努力成為絕望,才會跑回去另找平坦的路。
有的時候,蜣螂好像是一個善于合作的動物,而這種事情是常常發生的。當一個甲蟲的球已經做成,它離開它的同類,把收獲品向后推動。一個將要開始工作的鄰居,看到這種情況,會忽然拋下工作,跑到這個滾動的球邊上來,幫球主人一臂之力。它的幫助當然是值得歡迎的。但它并不是真正的伙伴,而是一個強盜。要知道自己做成圓球是需要苦工和忍耐力的!而偷一個已經做成的,或者到鄰居家去吃頓飯,那就容易多了。有的賊甲蟲,用很狡猾的手段,有的簡直施用武力呢!
有時候,一個盜賊從上面飛下來,猛地將球主人擊倒。然后它自己蹲在球上,前腿靠近胸口,靜待搶奪的事情發生,預備互相爭斗。如果球主人起來搶球,這個強盜就給它一拳,從后面打下去。于是主人又爬起來,推搖這個球,球滾動了。強盜也許因此滾落。那末,接著就是一場角力比賽。兩個甲蟲互相扯扭著,腿與腿相絞,關節與關節相纏,它們角質的甲殼互相沖撞,摩擦,發出金屬互相摩擦的聲音,勝利的甲蟲爬到球頂上,賊甲蟲失敗幾回被驅逐后,只有跑開去重新做自己的小彈丸。有幾回,我看見第三個甲蟲出現,像強盜一樣搶劫這個球。
但也有時候,賊竟會犧牲一些時間,利用狡猾的手段來行騙。它假裝幫助這個被驅者搬動食物,經過生滿百里香的沙地,經過有深車輪印和險峻的地方,但實際上它用的力卻很少,它做的大多只是坐在球頂上觀光,到了適宜于收藏的地點,主人就開始用它邊緣銳利的頭,有齒的腿向下開掘,把沙土拋向后方,而這賊卻抱住那球假裝死了。土穴越掘越深,工作的甲蟲看不見了。即使有時它到地面上來看一看,球旁睡著的甲蟲一動不動,覺得很安心。但是主人離開的時間久了,那賊就乘這個機會,很快的將球推走,同小偷怕被人捉住一樣快。假使主人追上了它——這種偷盜行為被發現了——它就趕快變更位置,看起來好像它是無辜的,因為球向斜坡滾下去了,它僅是想止住它??!于是兩個"伙伴"又將球搬回,好像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
假使那賊安然逃走了,主人艱苦做起來的東西,只有自認倒霉。它揩揩頰部,吸點空氣,飛走,重新另起爐灶。我頗羨慕而且嫉妒它這種百折不撓的品質。
上面的幾段文字,寫了蜣螂在制作完成自己的食物后,在推到儲藏地點的路上,另一只蜣螂以合作的形勢來幫助這只在搬運糞球上有困難的同類,但實際上是想奪走他的勞動成果的故事。
通過這個故事,我發現所有動物和人類是一樣的,自然中其實有著和人類社會一樣的東西,在蜣螂的小社會中有一心為人的好人,有盡職盡責的母親,但也有罪惡的強盜,強盜在被人發現后也會裝出假象,又和主人和好如初……這和人類社會是一樣的,只不過他們可扮演的角色少一些。其實自然是十分神秘偉大的,他不光造就了人類,還造就了地球上的一草一木、山川河流、獅子老虎……自然中有許多有趣的動物植物,我們需要去探索自然的奧秘,了解自然,這樣才能和自然更好相處。
法布爾作為一名生物學家,卻能將生物界的一舉一動展現在我們的面前,他將兩只蜣螂比作強盜和主人,通過他細致耐心的觀察,生動有趣的文筆,為我們展現了現在城市中的孩子所不能見到的大自然的景象,雖然我們不能像他一樣在自然中享受快樂,但通過讀這本書,可以讓我們認識許多昆蟲,知道他們的生活習性,了解更多的知識。希望大家有時間讀讀這本生物學名著,對我們的學習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