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練習一 Ⅰ、法學基礎理論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滿分6分) 1.公法 2.法系 二、判斷題(每小題1分,滿分19分) ( )1.原始社會的習慣就是習慣法。 ( )2.非規范性法律文件也具有法律效力。 ( )3.法律效力的一般原則是不溯及既往。 ( )4.侵犯人權的法是惡法。 ( )5.司法人員首要的倫理規范是忠誠于法律,只服從法律。 ( )6.只有法才規定人們的權利和義務。 ( )7.調解書、逮捕證是規范性法律文件。 ( )8.古羅馬法中已經規定了公開審判的原則。 ( )9.英美法系中的普通法實際上是判例法 ( )10.違法行為也是違反道德的行為。 ( )11.法律的調整對象是我國法律部門劃分的主要標準。 ( )12.在我國,廣義的立法主體包括最高權力機關。 ( )13.法律淵源就是法律的來源、源流。 ( )14.司法權是執行立法機關法律的一種權力,主要指審判權。 ( )15.行政處分包括行政制裁、行政處罰和勞動教養。 ( )16.法律意識是人們關于法律和法律現象的思想、觀點、知識和心理的總稱。 ( )17.法律關系客體是法律關系主體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 ( )18.義務性規范是禁止人們作出某種行為的法律規范。 ( )19.法的歷史類型是依據法的傳統和外部表現形式的不同,對古往今來的法律所作的分類。 三、論述題(本題15分) 從法的形式特征論述法的主要優點。 Ⅱ、憲法學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滿分8分) 1.國家結構形式 2.平等權 二、選擇題(每小題1分,滿分12分;含單項選擇和多項選擇,備選答案中至少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答題紙上所選答案的字母涂黑;少選、多選、錯選,該題不給分) 1.憲政的基本精神是__________。 A.建立有限政府 B.樹立憲法的最高權威 C.憲法是憲政的前提 D.憲法能夠得到嚴格的遵守和執行 2.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的有__________。 A.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以及國務院秘書長 B.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C.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中央軍委主席及中央軍委其他組成人員 D.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3.憲法的根本法地位表現在___________。 A.憲法規定國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 B.憲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據,是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 C.憲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與其他法律不同 D.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嚴格 4.憲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現在_______。 A.憲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據 B.憲法是一切公民、國家機關和社會團體的最高行為準則 C.憲法規定國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 D.通過或批準憲法的程序往往嚴于普通法律 5:_________是18世紀末資產階級在反封建革命斗爭中的著名綱領性文件,以后成為法國憲法的序言。 A.《人權宣言》 B.《獨立宣言》 C.《自由大憲章》 D.《人身保護法》 6.根據選舉法,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_____產生。 A.上級任命 B.下級委派 C.直接選舉 D.間接選舉 7.任何公民,非經_________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 A.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 B.人民法院決定 C.公安機關批準 D.國家安全機關批準 8.國家的最高監督權由_________行使。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檢察院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9。由立法機關負責保障憲法實施的體制,起源于________。 A.英國憲法 B.美國憲法 B.法國憲法 D.蘇俄憲法 10.根據憲法,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區域包括______。 A.自治區 B.自治州 C.自治縣 D.自治鄉 11._______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A.社會主義制度 B.人民民主專政制度 C.民主集中制度 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12.1803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通過審理_______一案,開創了由最高司法機構審查國會制定的法律是否符合憲法的先例。 A.麥卡洛克訴馬里蘭 B.馬伯里訴麥迪遜 C.辛普森 D.彈劾約翰遜總統 三、分析題(本題10分) 某市人民政府為籌措公路建設資金,加快市區街道改造步伐,發布了《關于營運性出租車收費問題的規定》。該規定要求,一切營運性出租車必須向交通管理部門交納道路建設費、增容費200元,逾期不交者將追究法律責任。作為該市出租車司機的趙某認為,該規定屬于亂攤派的范圍,因而請求人民法院依據憲法和法律撤銷這一規定。人民法院則認為,該規定屬于市政府的行政規定,法院不能受理此案,并告知趙某向省政府和省人大反映情況。趙某則認為法院不履行職責,不公正,因而一定要法院受理此案。(請運用有關憲法和法律知識,對此案進行分析) Ⅲ、中國法制史 一、填空題(本題共2題、4空,每空1分,滿分4分) 1.夏商統治者在君權神授的理論基礎上,提出了______和_______的神權法思想。 2.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____、___制度的形成,標志著封建特權法制度的進一步發展。 二、判斷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 )1.“質劑”是西周適用于買賣關系的契約形式。 ( )2.春秋時期,鄭國執政子產“鑄刑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 ( )3.歷史上有名的漢律60篇包括《九章律》、《傍章律》、《越宮律》、《朝律》和《約法三章》。 ( )4.自唐律開始,中國法律就規定了親親得相首匿制度。 ( )5.“五朝會典”是指《唐六典》、《大明會典》等五個朝代的會典。 ( )6.《大元通制》是元英宗時期制定的一部較為完備的法典。 ( )7.明朝實行“重其所重”的原則,加重了對倫理教化方面犯罪的處罰。 ( )8.1906年,清政府改刑部為法部,作為全國最高審判機關。 ( )9.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制定的第一個憲法文件是《中華民國憲法》。 ( )10.1934年1月,工農民主政權對《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的主要修改是增加了“同中農鞏固的聯合”條文。 三、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滿分8分) 1.西周時期審判案件時判斷當事人陳述真偽的五種方式,稱為( ) A.五過 B.五聽 C.五刑 D.五善 2.秦朝把殺傷、盜竊等危害封建統治的犯罪稱為( ) A.家罪 B.公罪 C.公室告 D.非公室告 3.明朝創設的恥辱刑是( ) A.充軍 B.發遣 C.枷號 D.廷杖 4.在抗日民主政權后期制定的各種憲法性文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 A.《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B.《陜甘寧邊區抗戰時期施政綱領》 C.《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 D.《陜甘寧邊區憲法原則》 5.唐朝中央司法審判機關為( ) A.大理寺 B.御史臺 C.刑部 D.法部 6.清政府在1911年1月25日公布的( )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近代意義上的專門刑法典。 A.《大清律例》 B.《大清現行刑律》 C.《大清新刑律》 D.《暫行新刑律》 7.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A.《呂刑》 B.《法經》 C.《禹刑》 D.《唐律》 8.1864年清政府和英、美、法三國駐上海領事協議內設立特殊審判機構,稱為( ) A.化外人 B.會審公廨 C.觀審處 D.領事法院 四、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滿分8分) 1.唐律疏議 2.馬錫五審判方式 練習一答案 Ⅰ、法學基礎理論 一、名詞解釋 1、公法:一般認為,凡涉及到公共權力、公共關系、公共利益和上下服從關系、管理關系、強制關系的法,即為公法。(3分) 2、法系:根據若干國家和地區基于歷史傳統原因,在法律實踐和法律意識方面所具有的共性而進行的法律的一種分類,(2分)它是這些具有共性或共同傳統的法律的總稱。(1分) 二、判斷題 1、錯誤 [解析]原始社會的習慣不具有階級性和國家強制性,因此不能與作為一種特殊社會規范的習慣法混同。 2、正確 [解析]規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都具有法律效力。只是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效力在約束力范圍方面是針對具體的人、具體的事,不具有普遍約束力。 3、正確 [解析]在一般情況下,各法治國家堅持新的法律頒布后只對生效后的事件和行為適用,不承認法律的溯及力。在特殊情況下,采取有利追溯的原則。 4、正確 [解析]法有善惡之分。一般而言,保護人權的法是善的,而侵犯人權甚至否定人權的法是惡的,人們便有權予以抵抗,即惡法非法。 5、正確 [解析]司法人員只有忠誠于法律和服從法律,才能排除法律之外的其他任何影響,公正獨立地行使司法權,倍守法律公正的最高理念。評判司法行為優劣的最高的和惟一的標準就是法律。 6、錯誤 [解析]在一般社會規范中,黨章、團章也規定權利和義務。因此,不能說只有法才規定權利和義務。 7、錯誤 [解析]調解書和逮捕證都是非規范性法律文件,二者是在適用法律過程中產生的法律文件,只對具體人和事適用,只適用一次。所以,調解書和逮捕證不是規范性法律文件。 8、正確 [解析]與東方相比,古羅馬法院組織出現較早,且在法律中規定了許多關于訴訟的專門原則,如“公開審判”,“不告不理”等。 9、正確 [解析] 11世紀英國王室法院的法官在巡回審判中,有選擇地適用各地的習慣法而形成判例,通行于全國,因而稱普通法。普通法和以后形成的衡平法都由判例組成,故又統稱判例法。 10、錯誤 [解析]違法行為并非都是違反道德的行為,例如某些違反程序性法律規范的行為就不一定是違反道德規范的行為。 11、正確 [解析]一般而言,劃分法律部門的標準有二,即法律的調整對象和法律調整方式。其中,法律調整對象是劃分法律部門的主要標準,大多數法律部門就是根據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的性質和種類的不同來劃分的。 12、正確 [解析]在我國,立法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在廣義上,立法主體既包括最高權力機關及其常設機關,也包括經授權的地方各級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 13、錯誤 [解析]法律淵源主要指法官等職業法律群體對什么樣的法律性資料所具有法律效力的認定,而不是指法律從哪里來及其發展變化。 14、正確 [解析]司法權是國家權力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立法權、行政權相脫離,包括審判權和檢察權兩種。司法權是按照執行立法機關制定公布的法律處理具體案件的一種權力,主要是審判權。 15、錯誤 [解析]行政制裁是國家行政機關對行政違法者所實施的強制性罰措施,分為行政處分、行政處罰和勞動教養3種。行政處分只是行政制裁的一種形式。 16、正確 [解析]法制意識是社會意識的一種特殊形式,是人們關于法制和法律現象的思想、觀點、知識和心理的總稱。 17、正確 [解析]法律關系客體是權利和義務所指的對象,又稱權利客體等。 18、錯誤 [解析]義務性規范是規定人們必須依法作出一定行為的法律規范,禁止人們作出某種行為的法律規范稱為禁止性規范。 19、錯誤 [解析]法的歷史類型是根據法律經濟基礎和意志內容兩個標準,對歷史上的法所作的分類。依據法的傳統和外部表現形式的不同對歷史上的法律所作的分類應稱為法系。 三、論述題 答:(要點)1、法具有規范性。(2分)概括、反復適用,所以其作用是高效率的。(1分)。2、法具有國家性。(2分)3、法具有普遍性。(2分)4、法具有利導性。(2分)5、法具有強制性。(2分)6、法具有程序性。(2分)(本論述題作適當展開的,加1分至2分) Ⅱ、憲法學 一、名詞解釋 1、國家結構形式:是指特定國家的統治階級(1分)根據一定原則采取的調整國家整體與部分、(1分)中央與地方相互關系的形式。(2分) 2、平等權:是憲法所規定的公民的一項基本原則,(1分)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即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保護,違法行為受到追究;不允許任何公民享有法外特權。(2分)我國公民的平等權還包括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內容。(1分) 二、選擇題(每小題1分,滿分12分) 1、A [解析]權利制約權力是憲法的核心,這一核心在政治實踐中的集中表現,就是一切公共權力的合法性都植根于憲法之中,即必須建立有限政府。因此,建立有限政府應當為憲政的基本精神。 2、D [解析]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均有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的規定,以避免任職上的終身制。 3、ABD [解析]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法是憲法在法律上的特征,也是憲法區別于其他普通法的重要特征。憲法的根本法地位主要表現在:在內容上,憲法規定國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在法律效力上,憲法的法律效力最高,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據,是一切公民、國家機關和社會團體的最高行為準則;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憲法比其他法律更加嚴格。因此,本題的答案應當為ABD。 4、AB [解析]憲法的最高法律效力是指憲法在整個法律體系中處于最高的法律地位。其含義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憲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據,任何普通法律、法規都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2)憲法是一切公民、國家機關和社會團體的最高行為規則。因此,本題的答案應為AB。 5、A [解析]憲法是人權的保障書。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以《人權宣言》作為反封建專制的重要武器和旗幟,并在1791年法國的第一部憲法中將其作為序言,以強調其重要地位和作用。 6、D [解析]根據我國選舉法的規定,我國只有縣級以下含縣級的人大代表的選舉實行直接選舉,縣級以上的人大代表的選舉則是實行間接選舉。因此,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是由間接選舉產生。 7、AB [解析]我國《憲法》第37條第2款明確規定,“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因此,答案應選AB. 8、C [解析]在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國家最高監督權,其內容包括兩個方面:(1)監督各項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以及各種規章是否符合憲法的原則和條文的規定;(2)監督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各政黨和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的行為是否違反憲法。 9、A [解析]由立法機關負責保障憲法實施的體制起源于英國,英國長期奉行“議會至上”的原則,認為議會是代表人民的民意機關,是主權機關。因此,作為立法機關的議會應當高于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法律是否違憲,由議會來判斷。 10、ABC [解析]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區域包括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3種,不包括民族鄉,我國沒有自治鄉的提法。因此,本題的答案應為ABC. 11、D [解析]在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是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因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直接全面地表現了我國的階級本質,是我國國家機構得以建立。、健全和國家政治生活得以全面開展的基礎,是其他政治制度的核心,而且反映了我國政治生活的全貌。 12、B [解析]1803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通過審理“馬伯里訴麥迪遜”一案,開創了由最高司法機構進行違憲審查的制度。 三、分析題 答:(1)某市人民政府發布的《關于營運性出租車收費問題的規定》屬于在其職權范圍內的行政命令。因為,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本行政區域內,有權發布行政決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行政工作,但不得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相抵觸。(3分) (2)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因此,趙某認為市政府的行政命令違法,有法律所規定的訴愿權。(2分) (3)根據我國憲法和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只能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司法審查,而無權審查并撤銷人民政府的行政命令。(1分)我國憲法規定,上級人民政府對下級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對本級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決定和命令有權變更和撤銷。(2分)因此,法院告訴趙某向省政府和人大反映情況是符合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因為省政府是市政府的上級行政機關,領導和監督下級行政機關的工作,而人大及其常委會作為權力機關,有權監督行政機關的工作,(1分)趙某應當聽從法院的司法建議,采用正確合法的途徑反映情況,解決問題。(1分) Ⅲ、中國法制史 一、填空題 1、天討天罰 [解析]:夏商統治者聲稱自己是奉“上天”之意來治理天下,而頒布法律,實施刑罰也是奉行“天意”。 2、八議官當 [解析]八議,是指封建貴族官僚中的八種人犯罪后,須“議其所犯”,對他們所犯罪行實行減免刑罰的制度。指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官當,是指封建社會允許官吏以官爵折抵徒罰的一種特權制度。 二、判斷題 1、對 [解析]凡買賣奴隸,牛馬須使用較長的契券,稱為“質”買賣兵器,珍奇等小件物品則使用較短的契約,稱為“劑”。 2、對 [解析]公元前536年,鄭國執政子產將鄭國的法律條文鑄在金屬鼎上,向全社會公布,史稱“鑄刑書”,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動。 3、錯 [解析]因為“約法三章”不在漢律60篇內。 4、錯 [解析]“親親得相首匿”制度形成于西漢宣帝時期。 5、錯 [解析]“五朝會典”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光緒等5個朝代編纂的會典的統稱。 6、對 [解析]元英宗至治三年修訂了一部較為完備的法典——《大元通制》,共2000多條,分制沼條格,斷例、別類四部分,較全面地反映了元朝法制的基本狀況。 7、錯 [解析]明朝“重其所重”,主要表現在對謀反、大逆等賊盜犯罪的處罰上。對有關風俗教化方面的犯罪,則采用“輕其所輕”的原則。 8、錯 [解析]清末司法改革中將刑部改為法部,作為純粹的司法行政機關。 9、錯 [解析]南京臨時政府制度制定的第一個憲法文件是《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0、對 [解析]1934年1月的第二次代表大會對《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大綱》作了修改,最主要的是在第1條內增加了同中農鞏固的條文。 三、單項選擇題 1、B [解析]“五聽”是西周時期審理案件時運用察言觀色的辦法判斷當事人陳述真偽。這五種方式具體為辭聽、色聽、氣聽、耳聽、目聽。 2、C [解析]公室告,秦朝把殺傷人、偷盜等危害封建統治的犯罪列為嚴懲對象,這類犯罪稱為“公室告”。 3、C [解析]枷號,明朝創沒的恥辱刑,它使犯人在監獄外帶枷示眾,受盡羞辱和痛苦。 4、C [解析]是抗日民主政權制的《施政綱領》的代表,規定了保障抗戰、加強團結、健全民主、發展經濟、普及文化教育的“二三制”政權組織形式和保障人權等內容。 5、A [解析]大理寺,職掌中央司法審判權,審理中央百官與京師徒刑以上的案件,對刑部移送的地方死刑案件有重審權。 6、C [解析]是清政府于1911年1月25日公布的一部專門刑法典,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上的專門刑法典。分為總則和分則2編,共53章,411條,另附《暫行章程》5條,與中國傳統法典在結構、表現形式等方面均有較大的不同。 7、B [解析]《法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封建成文法典,《法經》共有6篇,分別是《盜法》、《賊法》《網法》、《捕法》、《雜法》和《具法》,它是戰國初期魏國李惺在總結春秋以來各國公布成文法的經驗的基礎上制定的,在中國封建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8、B [解析]會審公界廨,又稱會審公堂,是1864年清政府與英、美、法三國駐上海領事協議在租界內設立的特殊審判機關。 四、名詞解釋 1、唐律疏議:《唐律疏議》原稱《永徽律疏》,是唐高宗永徽年間制定的一部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地典,也是中華法系和中國封建社會的代表性法典?!短坡墒枳h》包括律文和疏議兩部分。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唐高宗頒行《永徽律》。永徽三年(公元652年),長孫無忌等大臣歷時一年,完成對律文的疏議解釋,并將律文與疏議合編在—起,于永微四年(公元653年)頒行天下,稱為《永徽律疏》。到元朝以后,始稱《唐律疏議》。《唐律疏議》是中國古代最優秀的法典,也是迄今完整保存下來的最早的一部法典。 2、馬錫五審判方式。所謂“馬錫五審判方式”,是反映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創造性地運用到審判工作中去的嶄新形式??谷諔馉帟r期,兼任陜甘寧邊區高等法院隴東分庭庭長馬錫五同志通過巡回審判,及時糾正了一些錯案,解決了纏訟多年的疑難案件,使違法者受到制裁,無辜者獲得釋放,人民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因而受到普遍的歡迎與贊揚,這種工作方式被稱為“馬錫五審判方式”。 “馬錫五審判方式”的基本特點是:實事求是、深入農村調查研究;認真貫徹群眾路線,實行審判與調解相結合,司法干部與人民群眾共同斷案;堅持原則、忠于職守,嚴格依法辦事;方便群眾訴訟,手續簡便,不拘形式。 下一頁:練習題二及答案 本新聞共5頁,當前在第1頁 1 2 3 4 5 |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上一篇文章: 文都教育:2006考研法律碩士統考主觀題預測
下一篇文章: 法學碩士VS法律碩士VS法學本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