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根據許多考生朋友來電話詢問,關于形勢與政策試題的正確答案與依據是什么?現回答如下,供大家參考。 一、單項選擇題 13.關于2003年通過全民公決否決了加入歐元區議案的國家是 A 瑞典 解讀:本題出自《人民日報》2003年9月16日第7版報道:瑞典全民公決反對加入歐元區。9月14日,據瑞典選舉機構深夜公布的初步統計結果,在瑞典當天舉行的全民公決中,多數選民反對加入歐元區,瑞典從而成為歐盟成員中繼丹麥之后第二個決定不加入歐洲經濟與貨幣聯盟的國家?!?A >人民日報》9月17日第7版刊登了一篇“瑞典對歐元說‘不’的新聞解析。 此題屬于直接性試題,考查記憶,只要知道這一新聞,就能正確回答。 14.中印兩國簽署的文件是 A《中印關系原則和全面合作宣言》 解讀:本題出自《人民日報》2003年6月25日第4版刊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共和國關系原則和全面合作的宣言》。在《宣言》的全文之前加了其中的重要內容:中印雙方確認將進一步推動長期建設性合作伙伴關系的發展;印方承認西藏自治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的一部分,重申不允許西藏人在印度進行反對中國的政治活動;印方表示,印度是最早承認只有一個中國的國家之一,其一個中國的政策沒有改變。 此題屬于直接性試題,考查記憶。印度總理的此次訪華的成果具有歷史性的突破,標志著中印長期建設性合作伙伴關系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符合中國對外戰略的目標,實現良好的周邊國家關系。 15.2003年中國與歐盟關系有了進一步發展的突出表現是 B中國與歐盟建立全面伙伴關系 解讀:本題出自《人民日報》2003年10月31日的三篇報道:第1版有“胡錦濤會見歐盟領導人,表示中方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發展中歐關系”;“第六次中歐領導人會晤在京舉行,溫家寶指出發展中歐關系符合各自根本利益”;在第3版刊登“第六次中歐領導人會晤聯合新聞公報?!痹囶}是對這三篇報道的綜合與發揮。 胡錦濤指出,不久前,雙方就中歐關系發表了各自的政策文件,指明了中歐關系的發展方向,表達了進一步深化相互關系的共同意愿,在國際社會引起了良好反響。 溫家寶指出,近幾年,歐盟連續發表發5個對華政策文件。不久前,中方發表了第一份對歐政策文件,以作為對歐方文件的回應。 新聞公報中指出,雙方認為中歐高層政治對話富有成果,各個層面的對話與磋商強度增加,領域進一步拓寬。這種多層次架構的形成,表明中歐伙伴關系日臻成熟,戰略性更加突出。 在新聞公報中包含中歐雙方一系列的全面伙伴關系的內容,由此可以判定中歐關系進一步發展的突出表現應當是建立全面伙伴關系。 本題需要考生對中歐關系的全面了解,才可能作出正確的選擇。 二、不定項選擇題 28.關于“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實施進程困難重重的主要原因是 A以色列右翼勢力的阻攔 B巴勒斯坦激進組織的干擾 C美國偏袒以色列 解讀:本題出自《人民日報》2003年9月8日和11日第3版新聞解析“布什中東政策遭重創”、“布什外交三難題”的報道文章。在后一文章中說,伊拉克的主要戰事結束后,布什有意加快中東和平進程。6月初,布什親赴中東,舉行了美以巴三方領導人亞喀巴會晤。之后,國務卿鮑威爾和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相繼訪問中東。7月下旬,布什分別邀請以色列總理沙龍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總理阿巴斯訪美,舉行了“間接三方會晤”。布什政府雖對中東問題的立場進行了一些調整,但明顯偏袒以色列的政策并未真正改變,致使中東和平“路線圖”進展受阻。6日,阿巴斯突然辭職,以色列公然追殺哈馬斯領導人亞辛并使其受傷,巴激進武裝組織不時發起對以色列自殺性襲擊,使美國推行中東政策遭受重創。 由上述新聞解析的論述可以看出“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實施進程困難重重的主要原因是A、B、C,與伊拉克戰爭、俄羅斯的態度無關。本題需要考生對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的綜合了解或讀過上述兩篇新聞解析文章,就能作出正確的選擇。 29.關于朝核“六方會談”的主要收獲是 A確定了朝鮮半島無核化的目標,同時也認識到需要考慮和解決朝鮮在安全等方面提出的關切 B確認了通過對話以和平方式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的途徑,維護半島的和平與穩定 C原則贊同解決核問題采取分階段、同步或并行實施的方針,探討并確定公正合理的總體解決方案 D主張保持對話、建立信任、減少分歧、擴大共識,在和談進程中不采取可能使局勢升級或激化的言行 解讀:本題出自《人民日報》2003年8月30日第4版的要聞報道。8月29日下午舉行的中外記者新聞發布會上,參加北京六方會談的中國代表團團長、外交部副部長王毅說,這次會談的重要收獲是各方存在一些重要的共同點: ——各方都愿致力于通過對話以和平方式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維護半島的和平與穩定,開創半島的持久和平; ——各方都主張半島應無核化,同時也都認識到需要考慮和解決朝鮮在安全等方面提出的關切; ——各方原則上贊同按照分階段、同步或并行實施的方式,探討并確定公正合理的總體解決方案; ——各方同意在和談進程中不采取可能使局勢升級或激化的言行; ——各方都主張保持對話、建立信任、減少分歧、擴大共識; ——各方同意繼續六方會談的進程,并盡快通過外交渠道確定下一輪會談的時間和地點。 命題將重要收獲的6項共同點改為4項主要收獲,增加美朝雙方初步達成了簽署互不侵犯條約的干擾項。考生只要在考前進行過相關的練習,此題不難回答是A、B、C、D 4項正確選項。 30.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主要任務是 A B C D E 選項 本題出自《人民日報》2003年10月15日第1版全文刊登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 本題極易回答,將七項任務作為5個選項命題,全選即對。
三、2004年形勢與政策試題的特點概括如下: (1) 單選題3分,不定項選擇題6分,共9分; (2) 國內(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2分,國際3分,中外關系4分; (3) 準確性試題4分;發揮性試題5分; (4) 難度增加。
2004年研究生入學考試政治哲學辨析題的啟示 《中國青年報》2004年01月13日 02:03 任汝芬 這兩天,我先后接到西安、北京、南京等地一些考生朋友的電話,詢問剛剛結束的研究生入學考試政治理論試題第31題(屬哲學)的答案。因電話太多,故借《中國青年報》一角,向考生談談我個人的想法。 據考生描述,此題為兩幅漫畫。 要求: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對漫畫中所反映的工作方式進行辨析。 漫畫①一根木頭旁邊站著幾個人,木頭上寫著“工作”二字; 漫畫②有5個人各自肩上扛著分割下來的一節木頭走了。畫下有一句文字說明: “任務終于落實到人了?!? 我聽了考生朋友們的陳述后,第一印象和感覺是這個題出得很深、很靈活、很精彩,既富有哲學寓意,又很有現實意義,但對許多考生朋友來說會比較難答。 我認為回答此題的要點包括: ①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是兩種根本對立的世界觀、發展觀,也是兩種根本對立的工作方式。唯物辯證法堅持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和方法,形而上學堅持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觀點和方法。普遍聯系的觀點和方法包括了整體與部分、全局與局部的辯證關系的觀點和方法。 ②兩幅漫畫是說幾個人不是共同協作把整個木頭移動,而是把整個木頭分割成幾節扛走,破壞了木頭的完整性,是一種孤立的、割裂的工作方式,其哲學寓意是形而上學的觀點和方法。 ③這兩幅漫畫的哲學寓意說明,人們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進程中一定要堅持聯系的、整體的(系統的)、全面的、發展的觀點和方法,反對形而上學的觀點和方法。堅持全面的、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應成為我們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方針。 我認為此題出得很巧: 一是因為此題符合十六屆三中全會關于“五個統籌”的堅持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的思維方法,也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要求的觀點相一致; 二是因為考查了考生是否真正掌握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及其應用。 這個試題對我們的啟示是: ①教師對考生要教懂教會,考生也要真正學懂學會,而不是依靠死記硬背; ②考生應對考試,一定要打好基礎,練好基本功,增強能力,掌握正確的方法; ③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復習與考試。政治理論是科學,而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來不得半點的虛假和浮夸??忌鷧⒓涌荚囍竿侯},是絕對靠不住的,也是不會得到好成績的。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