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兼職: 《俄羅斯文藝》、《漢學研究》、《海外中國學評論》、《中國學》編委,俄羅斯《圣彼得堡大學學報》外籍編委 主持科研項目 1.200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俄國漢學的歷史及成就”。 2.2003年度天津市社科基金項目“天津楊柳青年畫在俄羅斯的收藏與研究”。 3.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近代以來中俄文化交流史研究”。 4.2007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917年俄國漢學家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認識及影響” 5.2008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清代俄國人的中國觀”。 6.201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百年來中國文學海外傳播研究”子課題。 7.2015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清代俄國人親歷中國重要實錄的翻譯與研究”。 學術成果 著作(包括編著、合著、參著、主編等): 1.《俄國漢學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獨著) 2.《俄羅斯漢學三百年》,學苑出版社,2007年。(獨著) 3.《中國文化概觀(俄文版)》,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年初版,2002、2004、2007年第二、三、四次重印。(編著) 4.《明清傳教士與歐洲漢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參著) 5.《俄語常用詞快速記憶》,1995年南開大學出版社初版,1998、1999、2000、2002、2004年第二、三、四、五、六次重印。(獨著) 6.《新編經貿俄語教程》,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年。(合著) 7.《中國俄蘇文學研究史論》,重慶出版社,2007年。(參著) 8.《世界之中國:域外的中國形象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參著) 9.《中國木版年畫集成·俄羅斯藏品卷》,中華書局,2009年。(副主編) 10.《心靈的橋梁-中俄文學交流計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大學出版社,2010年。(副主編) 11.《俄羅斯的中國形象》,人民出版社,2010年。(參著) 12.《溝通中俄文化的橋梁—俄羅斯漢學史上的院士漢學家》,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年。(參著) 13.《李福清中國民間年畫論集》,中國戲劇出版社,2012年。(主編) 14.《中俄文化交流史(清代民國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年即出。(第二作者) 譯著: 1.Васильев В. П. Очерк истории китай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Переиздание на русском и китайском языках / Перевод на китайский язык Янь Годуна.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Институт Конфуция в СПбГУ, 2013. 334 с.(獨譯) 2.《東正教在華兩百年史》,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一譯者) 3.《窺視紫禁城》,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第一譯者) 4.《1907年中國紀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2016年云南出版集團出版修訂版(獨譯) 5.王西里:《中國文學史綱要》,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年。(獨譯) 部分重要論文: 1.俄羅斯漢學的危機(閻國棟),《國外社會科學》2015年第6期。 2.門捷列夫的中國緣和中國觀(閻國棟) ,《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5年第3期。 3.18世紀俄國漢學家的中國歷史文化觀,《暨南學報》,2014年第7期。 4.俄國漢學家王西里的中國文學觀,《文學遺產》,2014年第6期。 5.Академик Рифтин навсегда останется в наших сердцах//Вестник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2014,№.3. 6.遙遠的記憶與誘人的傳聞——17世紀中期前俄國的中國形象,《俄羅斯研究》,2013年第3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明清史》2013年第9期)。 7.亦友亦師亦榜樣,《俄羅斯文藝》,2013年第2期。 8.18世紀俄國文化精英理想化的中國觀,《天津社會科學》,2012年第3期。 9.俄羅斯的《詩經》翻譯與研究,《社會科學戰線》,2012年第3期。 10.路易十四派遣“皇家數學家”傳教士來華的背景,《史學集刊》,2012年第2期。(第二作者) 11.18世紀俄國中國知識的歐洲來源,《國外社會科學》,2011年第4期。 12.羅蒙諾索夫的中國觀,《俄羅斯文藝》,2011年第2期。 13.葉卡捷琳娜二世的中國觀,《俄羅斯研究》,2010年第5期。 14.Первый русско-китайский словарь, составленный китайцем//Вестник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2010,№2. 15.程耀臣與國人所編首部俄文詞典,《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 16.溝通中俄文化的先驅——張慶桐生平事跡補苴,《俄羅斯文藝》,2009年第2期。 17.Янь Годун. Китайские преподаватели в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ом императорском университете// 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е: 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Сборник статей. Вып.28. СПб. 2008. 18.18世紀中俄圖書交流研究,《俄羅斯研究》,2007年第1期。 19.俄國漢學若干問題芻議,《南開學報》,2006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歷史學》2006年第11期轉載)。 20.Russia is the Home of an Outstanding Sinology School//Far Eastern Affairs, № 4, 2006. 21.В России есть корифей конфуцианства//Проблемы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2006. №2. 22.Россия—Родина выдающейся школы китаеведения//Проблемы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2006. №5. 23.從傳統語文學到跨學科跨文化研究,《中國俄語教學》,2006年第3期。 24.郎喀使華與早期中俄文化交流,《歷史檔案》,2004年第4期。 25.十八世紀俄國漢學之創立,《中國文化研究》,2004年第2期。 26.帝俄藏學的歷史與成就,《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1期。 27.試論19世紀上半葉俄國漢學研究的民族化,《國外社會科學》,2003年第5期。 28.18世紀俄國的中國風探源,《俄羅斯文藝》,2003年第4期。 29.Изучение российской синологии в Китае//Восток-запад. Историко-литературный альманах. Под редакцией акад. В.С.Мясникова. М., Издательская фирма «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2002. 30.比丘林的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2期。 31.莫斯科的中國文化的知音,《俄羅斯文藝》,2001年第3期。 講授課程:(本科;研究生) 本科生:網絡新聞 碩士研究生:中俄文化交流史、俄羅斯漢學研究、歐美漢學專題、專業經典文獻導讀 博士研究生:中俄文化交流研究,專業經典文獻翻譯,俄羅斯人中國觀研究,俄羅斯漢學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