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個人生活中還是在組織管理中,方案都是一種重要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和問題,實現個人和組織的發展目標。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投標文件中的供貨保證措施 貨物應急供應方案篇一
編制目的
為提高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事故處理應對能力,預防和減少突發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事故及其造成的損害,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確保在發生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事故時有效地進行事故控制,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制定本預案。
編制依據
依據《_安全生產法》《_道路運輸條例》、交通運輸部《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辦法》、交通運輸部《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交通運輸部《道路運輸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天津市安全生產條例》《天津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天津市東麗區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預案。
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始終堅持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最大限度減少事故災難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在區政府統一領導下,各有關部門和企業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事故的應急管理、應急救援和應急處置工作。
(3)反應及時,措施有效。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事故發生后,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及時啟動本預案,確保應急救援工作反應及時、處置得當。
(4)整合資源,專常兼備。依靠科技進步,不斷整合本區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兼職應急救援隊伍,完善救援裝備、設施和手段,提高應急自救能力。通過政府購買第三方專業應急救援力量,有效彌補我區危險貨物運輸事故專業應急救援力量不足的短板,提升本區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事故應急救援整體水平。
(5)預防為主,平戰結合。按照長期準備、重點建設的要求,做好應對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事故的思想準備、預案準備、物資和經費準備,將日常管理工作和事故預防工作相結合,加強培訓演練,做到常備不懈。
事故分級
(1)一般事故:道路危險貨物運輸過程中,發生火災事故、爆炸事故、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物質泄漏事故,已經嚴重危及周邊環境、社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3人以下(含3人)死亡,或者10人以下(含10人)重傷、中毒,或者1000萬元以下(含1000萬元)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或造成一定社會影響的。
(2)較大事故:道路危險貨物運輸過程中,發生較大火災事故、爆炸事故、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物質泄漏事故,已經嚴重危及周邊環境、社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含10人)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含50人)重傷、中毒,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含5000萬元)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或造成較大社會影響的。
(3)重大事故:道路危險貨物運輸過程中,發生重大火災事故、爆炸事故、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物質泄漏事故,已經嚴重危及周邊環境、社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含30人)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含100人)重傷、中毒,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含1億元)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或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
(4)特別重大事故:道路危險貨物運輸過程中,發生特別重大火災事故、爆炸事故、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物質泄漏事故,已經嚴重危及周邊環境、社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中毒,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經濟損失的事故,或特別重大社會影響。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東麗區道路危險貨物運輸過程中發生的一般、較大的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事故,以及需要由區政府負責協助處置的重大、特別重大的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事故。
在河道、鐵路上發生的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事故,參照本預案。
應急組織機構
區委、區政府成立東麗區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事故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區指揮部”),負責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全區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區指揮部總指揮由分管道路運輸的副區長擔任,副總指揮由區應急管理局主要負責同志和區運管局主要負責同志擔任。
區指揮部的主要職責是:研究落實應對我區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事故的指導意見和具體措施,組織開展本區較大、一般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研究部署相關應急救援隊伍、應急物資裝備的建設管理工作,指導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等。
辦事機構及其職責
區指揮部下設東麗區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事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簡稱“區指揮部辦公室”),作為區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事故常設辦事機構,設在區運管局,辦公室主任由區運管局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副主任由區應急管理局和區運管局相關分管負責同志擔任,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
區指揮部辦公室的主要職責是:負責組織、協調、指導、檢查本區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事故應對工作;負責開展區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事故應急預案編修;完善相關應急預案支撐文件;檢查區指揮部工作部署的落實情況;協調、指導區指揮部成員單位開展相關應急保障與應急處置工作;負責第三方專業應急救援力量的籌備。
成員單位及職責
區指揮部成員單位由區委宣傳部、區總工會、區發改委、區住建委、區衛生健康委、區城市管理委、區應急管理局、區運管局、公安東麗分局、區消防救援支隊、區氣象局、區民政局、區市場_、區財政局、區商務局、區生態環境局、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水務局、區文化旅游體育局、各街道辦事處(功能區)等單位組成。區指揮部成員單位職責詳見附件1。
現場指揮部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事故發生后,按照“戰區制、主官上”的原則,就近組建現場指揮部,指揮調度現場應急救援力量、調配應急物資,協調有關單位開展搶險救援、醫療救護、轉移疏散、治安維護等工作。到現場參加應急處置的各方面應急力量應主動向現場指揮部報到、受領任務,接受現場指揮部的指揮調度,及時報告現場情況和處置進展。根據工作需要,現場指揮部可設立綜合協調、搶險救援、治安警戒、醫療救護、后勤保障、環境監測、宣傳報道、善后處置、技術專家、事故調查等工作組。
現場指揮部工作實行現場總指揮負責制。發生較大、一般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事故,由區人民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現場總指揮;事件超出本區處置能力,需市級應急指揮機構協調處置的,及時向市委、市政府、市級應急指揮機構報告,并請求援助。現場總指揮負責組織研究并確定現場處置方案,指定工作組負責人員?,F場總指揮發生變動或更替的,應做好相關工作的交接。
應急工作組
現場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搶險救援、治安警戒、醫療救護、后勤保障、環境監測、宣傳報道、善后處置、技術專家、事故調查等應急工作組。
各應急工作組組成及職責如下:
(1)綜合協調組:
牽頭單位:區應急管理局
成員單位: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公安東麗分局、區運管局、區消防救援支隊
職責:根據區指揮部要求,負責應急力量的調派、會議組織、信息報送、指揮部現場管理、應急處置的總體協調、聯系專家等綜合工作;承辦區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2)搶險救援組
牽頭單位:區應急管理局、區運管局
成員單位:公安東麗分局、區市場_、區消防救援支隊
職責:負責實施區指揮部批準的搶險救援方案;負責確定搶險救援所需的物資清單;負責組織指揮救援人員進入事故現場實施搶險救援。
(3)治安警戒組
牽頭單位:公安東麗分局
成員單位:區運管局、相關街道辦事處(功能區)
職責:負責事故現場治安警戒、人員疏散、秩序維護、交通疏導、現場調查取證等工作,保障應急救援高效有序進行;依法控制事故責任人。
(4)醫療救護組
牽頭單位:區衛生健康委
成員單位:相關醫療機構
職責:負責調派衛生應急隊伍,開展事故傷員或中毒人員急救轉運、救治和現場衛生防疫工作。
(5)后勤保障組
各部門根據職責,分別負責各相關行業、領域的應急物資儲備工作,滿足處置突發事件的需要。區發改委、區商務局、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衛生健康委、區市場_、區農業農村委、區水務局、區應急管理局等部門重點做好糧食、生活必需品、藥品、醫療器械以及專項救災物資的儲備管理工作,滿足災后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需要。
區人民政府、區級專項應急指揮機構、有關部門根據本地區、本領域、本系統突發事件風險隱患情況,逐步建立與安全需求相匹配的應急物資儲備,建立政府儲備與社會儲備相結合、長期儲備與臨時儲備相結合、研發能力儲備與生產能力儲備相結合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完善緊急生產、政府采購、調用征用和補償機制。
職責:負責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做好救災物資的儲備、調撥和緊急供應工作;為事故應急救援過程中提供氣象信息;保障事故現場電力供應和通信暢通;負責事故現場搶險物資存放與保管;負責開辟救援綠色通道,協助調集、征用救援車輛,組織公路搶修、維護、保潔,保障公路暢通。
(6)環境監測組
牽頭單位:區生態環境局
成員單位:區氣象局、消防救援支隊、區水務局
職責:負責提供氣象資料;負責事故現場大氣、水質、土壤環境污染影響的環境應急監測工作;根據監測結果及時提出次生環境污染事件的防控建議,提出妥善處置的技術指導意見。
(7)宣傳報道組
牽頭單位:區委宣傳部
投標文件中的供貨保證措施 貨物應急供應方案篇二
*方:xx中學(以下簡稱*方)
乙方:(以下簡稱乙方)
為了使學校食堂、小賣部更好地服務于師生,服務于教育,適應學校后勤服務社會化的改革趨勢,引入競爭機制,經招投標,乙方自愿承包經營*方食堂、小賣部。為了明確*、乙雙方的職責和權利關系,經雙方協商,特訂立如下合同,*、乙雙方共同遵守。
一、承包期限:2015年8月8日至2017年8月7日止。
二、乙方向*方交付承包金額為萬元/年。乙方簽訂本合同時,必須向*方一次*付服務保*金一萬元。每年的承包金分兩次支付,要在每學期開學前一次*清,逾期視為違約,取消合同,*方收取的服務保*金不再歸還給乙方。
三、*方向乙方提供食堂一、二樓現有的設施設備(水電設施、桌椅)。乙方對*方提供的所有設施設備負責保管、維護,使用過程中發生損壞由乙方負責維修和添置,費用由乙方負擔,否則,*方收取的服務保*金不再歸還乙方。食堂、小賣部新增設施、設備等由乙方負責,費用自理,與*方無關。
四、*方提供的水、電等費用按實計算,由乙方負擔(水、電皆按學校電費繳費標準),并按月繳交給學校,未能按時繳交,學校有權停止水、電的提供。
五、食堂、小賣部用房正常的折舊由*方負責、修繕,未經*方同意,乙方不得擅自改造房屋,破壞結構。
六、乙方在經營中必須確保師生的飯菜質量,做到品種多樣,午餐和
投標文件中的供貨保證措施 貨物應急供應方案篇三
(一)繼續圍繞中心工作,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確保中樞暢通,尤其是在信息、調研等方面有新的成果,要為全州糧食工作、局黨組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二)有幾項具體工作:
二是制度修訂,目前制度草案已形成,但還需完善和研究;
三是辦公環境的進一步改造;
四是建議將簡報模式進行更新,重大的、專題的和階段性突出工作出簡報,一季度一期,后附績效考核紀實表,督促工作任務的完成;四是進一步加強學習。
2015年辦公室將局黨組的領導下,積極配合各科室,認真履責,不斷完善自我,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促進局里各項工作發展。
2014年是貫徹落實中央確立的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的第一年。一年來,在州局黨組的統一領導下,在分管領導及各科室、直屬企業組織幫助下,調控工作緊緊圍繞全省糧食工作會議確定的“三主”工作定位、“三版”努力的方向,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突出抓好糧食收購、市場銷售、儲備管理、應急建設、統計監測等重點工作,服務農民增收,保證市場供應,保障糧食安全,較好的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投標文件中的供貨保證措施 貨物應急供應方案篇四
2016年10月16日是第36個世界糧食日,所在周是我國第26個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按照《國家_ 農業部 科技部 教育部 中國氣象局 全國婦聯關于做好2016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活動的通知》(國糧政〔2016〕184號)和《安徽省_省農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氣象局省婦聯轉發關于做好2016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活動的通知》(皖糧法聯〔2016〕113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活動主題
2016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氣候在變化,糧食和農業也在變化”。2016年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的主題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糧食減損增效”。
當前,全球氣候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氣候變化導致自然災害和環境問題日益增多,給糧食和農業領域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同時,人口的持續穩定增長將導致糧食需求呈剛性增長態勢,需要我們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從糧食生產、收獲、儲藏、加工、包裝、運輸、消費等各個環節入手,推動構建能夠適應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穩定的、可持續發展的糧食供應保障系統,促進糧食減損增效,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二、實施單位
市_、市農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氣象局、市婦聯。
三、活動安排
開展啟動儀式。2016年10月14日上午進行集中宣傳,現場設宣傳臺。參加人員:每個單位2-3人,單位分管負責人帶隊?;顒訒r間:10月14日上午8:30。活動地點:市人民東路86號(市_門前)?;顒蝇F場:布置宣傳臺、宣傳展板、懸掛宣傳條幅,發放宣傳資料,各單位自帶本單位席卡、有關宣傳材料(市_牽頭)
糧食減損增效進農村?;顒又芷陂g,組織機關工作人員、農業科技專家、氣象專家等,走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宣傳國家糧食生產、收購政策,調研秋糧收獲收購工作開展情況;講解糧食種植、收獲、儲藏科技知識以及節糧減損知識;普及氣候對糧食生產、收獲、儲藏的影響以及未來氣候變化趨勢;向農戶發放“氣候變化與糧食減損增效”主題宣傳冊、宣傳品(市農委牽頭)。
糧食減損增效進學校。活動周期間,組織學生走進種糧大戶、農技站、糧庫、加工企業、糧油實驗室、農業科研院所、氣象站等,開展糧食種植、收獲、儲藏、質檢、科研、氣象職業體驗,宣傳講解相關科普知識,提升學生愛糧節糧意識和糧食減損增效知識水平。面向學生舉辦各類“氣候變化與糧食減損增效”主題講座,宣傳講解糧食安全形勢、糧食供給狀況、氣候變化對糧食安全的影響等科普知識。組織開展學生主題宣傳作品征集活動,以“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糧食減損增效”為重點,結合本地實際征集評選各類主題宣傳作品,加強優秀作品宣傳運用,在青少年群體中大力營造“珍愛糧食、從我做起,積極促進糧食減損增效”的良好社會氛圍(市教育局牽頭)。
糧食減損增效進家庭?;顒又芷陂g,組織開展社區主題科普講座、社區互動交流活動、主題倡議等活動,向公眾宣傳講解節糧減損、糧油營養健康,以及氣候變化對糧食和農業的影響等科普知識;發放“氣候變化與糧食減損增效”主題宣傳冊、愛糧節糧主題宣傳品。各地還可結合實際開展“氣候變化與糧食減損增效”主題知識競賽、節糧主婦評選、節糧小竅門征集等活動。(市婦聯牽頭)
總結階段。10月23日前,相關部門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認真總結,并將活動情況(含總結報告、活動圖片、視頻材料等)報送市_匯總形成報告上報省級有關部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發揮部門優勢,密切協調配合,加強人員和經費保障,確保各項活動順利進行并形成規模聲勢,切實把本次活動抓實抓好。
(二)做好宣傳報道和新聞服務,緊扣傳播規律和公眾關切,積極融合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優勢,不斷豐富和完善宣傳思路手法,將宣傳報道與糧食減損增效“三進”活動整體推進,切實形成全媒體全覆蓋格局。
(三)切實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厲行勤儉節約、輕車簡從,嚴禁鋪張浪費、大講排場和形式主義。
投標文件中的供貨保證措施 貨物應急供應方案篇五
第一條糧食市場的穩定,直接關系到居民生活安定和社會穩定。為保證特殊情況下的糧食(含食油,下同)有效供給,形成應對突發事件的工作機制,確保糧食安全,制定本應急預案(以下簡預案)。
第二條縣糧食應急供給工作實行縣政府統一領導下的分級、分部門負責制。縣政府要建立糧食應急機制,切實承擔起本縣應急供給的責任,縣有關部門要按照本預案明確的職責制定相應的應急措施。
第三條縣縣級儲備糧是穩定縣市場的重要物質基礎??h糧食應急供給以縣縣級儲備糧吞吐等經濟調節手段為主,特殊情況下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一)10個糧食批發市場。
(二)18個縣_(糧辦室)。
(三)10個糧油購銷企業。
(四)30個城連鎖店(或超縣)。
(五)10個加入本縣糧食購銷企業資源庫的企業。
建立信息收集和發布制度。正常情況下,每周出一期《糧油信息》,每月出一期《糧油綜合信息》,每季度舉行一次糧油市場形勢分析會。特殊時期,要加大監測力度,建立信息日報制度。為政府宏觀決策提供依據。